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在九世纪出现了应对战斗的武士团体,在为统治者效命的同时也就出现了武士们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守则,武士道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茶叶也在同一时期传入日本,并于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和相对稳定的江户时期形成了完善的茶道技艺与思想并被掌权者所推崇.武士道与茶道始终保持着追寻生命意义的并行轨迹,最终通过提高精神境界达到一种思想领域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
(一)深厚的历史渊源,使军国主义复活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1.长期的军国主义的传统,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思想基础 从镰仓幕府到德川幕府,由将军掌握实权的层层武士制度,统治日本长达六七百年.宣扬武士道的武家统治,使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根深蒂固."武士道"的实质是一种"奴道",是封建制度下面的食禄报恩主义."武士道"的"轻生观"、"重然诺"、"尚意气",是为日本社会所赞美的,以为是道德的极致,人生的真意,宇宙的大法.日本人赞美的武士道精华,一是"仇讨"即复仇,二是"切腹"自杀,是由日本宗法社会的神权迷信而来.  相似文献   

3.
三岛由纪夫在整个文学生涯的创作中伴随着对日本社会思想的讨论,而最终这种病态的思想葬送了他的一生。通过对武士道精神对三岛由纪夫本人及其写作影响的分析,说明日本武士道精神对三岛由纪夫文学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智 《中国经贸》2014,(15):85-85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士气的作用。日本企业大多都是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武士道是在日本吸收东方、特别是中国优秀文化,并使之日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对于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日本“寿退社”为例,探讨了日本职业女性就业观的形成原因。认为旧式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遗留在日本女性的意识中而影响了她们的就业观;现代企业制度及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对日本女性就业观也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众道"在日本指的是男子之间的"情(近似于恋情)",亦被称为若道或是若众道,它是武士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古代日本武士间众道现象的发展与流变,概述了众道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众道出现的客观原因:战争原因;男女地位变迁与分工。  相似文献   

7.
宋皓琨 《理论观察》2008,(6):132-133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及创作的转折点,对苏轼后期的诗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诗人例穷”思想,苏轼在后期生活中为这一思想打上了浓重的身世之感,是他对自身遭遇的痛苦反思与体味;“止乎礼义”是苏轼为自身制定的得以安身立命的创作规范;“平淡”是与苏轼的贬谪心态相适应的一种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8.
柳忠京 《魅力中国》2014,(20):227-227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它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时期。“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是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思想即指统治者应当能做到,有管理而不干涉。有统治而不压迫;“有为而治”则指管理者人为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该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与社会关系及现代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中世纪著名歌论家藤原定家在《每月抄》里提出的“有心”理论,作为当时没落的王朝贵族的艺术观,贯通“愍物宗情”、“妖艳”、“幽玄”等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识,博采众长、绝伦逸群,开一代歌论新风。从平安朝贵族兴盛时起至镰仓时代武士阶级出现时止的四百余年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宗教思想产生深刻的变化,古代神道、皇家贵族已从人们思想中丧失威严,“诸行无常”、“欣求净土”的禅宗、净土宗等等于世盛行。  相似文献   

10.
透过日本文化看日本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往历史,但在对日本的认识上还存在着盲点。崇拜强者文化、等级制度文化、武士道文化影响着日本,使之形成了恃强凌弱的外交、军国主义的外交。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主张自由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后来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第一,提倡教育独立;第二,提倡完全人格教育;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第四,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人民主权说是在此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性质与目的的分析;而社会契约论是对政治与法律统治与维护社会平等进行的探讨。卢梭的平等思想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中起着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论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が散る》入手,首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立意、主人公设定、中心主题、表现手法进行比较,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和日本“青春”与“爱恨”、“生死”的关系,以及中日社会心理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了中日现代青春文学的差异性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及时行乐”(Carpe Diem)是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非常普遍的一个主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对中世纪宗教禁锢人类思想的反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然而诗人以“及时行乐”为主题,却有着不同的目的。同样是认识到时间的摧毁力量,有的诗人以此为理由,劝诫爱人与自己把握时光,及时行乐;有的诗人,如斯宾塞、莎士比亚,却以及时行乐为武器,向时间发起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田哲学思想根底的“纯粹经验”和作为西田哲学思想资源的老庄哲学中的“坐忘”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共通性,但两者之间在最终的指向上是决然不同的。不过,通过对庄子之“坐忘”的扬弃,西田以“纯粹经验”作为经验知识世界的思想根底,既为日本文化在经验知识世界中全面接受西方社会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合理性和推动力,也为日本文化精神保存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居留地。  相似文献   

16.
武士道精神 培养情感的武士道精神。在培养审美意识以及日本人情感时,需借助一定的精神力量。所谓逻辑,用数学语言来说,就如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如果不标出座标轴,就不知道处于什么位置。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座标轴就是人的行为准则、价值基准的精神模式,即通常所说的道德。20年以前,我就一直在想,应该让培养情感模式的“武士道精神”复活。  相似文献   

17.
日本“脱美入亚”新战略的产生及对我国的影响贾广葆80年代中期,日本提出了以自己为“领头雁”,亚洲“四小”、东盟为其左右翼的“雁行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日元升值为契机,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外...  相似文献   

18.
平成萧条期以来接连攀升的失业率打破了日本长期保持的“稳定雇佣神活”,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作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中的两个,都开始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与IT革命的进展不无关系,本文探讨了IT革命对日本就业数量和结构的影响方式及途径,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未来就业变化的6大趋势及其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历史上都有以家训治家的传统,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家训多出自名门巨室,殷实富厚之家,其内容亦多为儒者推衍经传之言,主要基于门荫之绵延,富贵之长久。而家训在日本则非仕宦儒者之专有物,人们认为“家宪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一家的盛衰”,所以,家训遍及日本名色人等的“家”之中,贵族、武士、町人、普通百姓之家皆有之,因商家家训既受武家家训的影响,又反映了庶民社会的家族制度与观念,故在日本的家训中颇具代表性,商家家训也称家规、家宪、家Dang、家慎、家禁,名称各异,体制自由,内容驳杂,长短不拘,辑治家之要,人生之至理于其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初期几乎占领朝鲜全境速胜的原因:日本对入侵朝鲜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朝鲜国内政局不稳,面对日军入侵,毫无准备;当时日本的国力已经远超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也强于朝军;明朝内部对派兵援朝分歧严重,出兵迟缓。这次战争,对中、日、朝三方乃至东亚国际关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