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平 《中国经贸》2010,(2):105-106
新会计准则颇引为注目的一点就是会计理念的转变:由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为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作为现行国际财务概念框架的核心,以实现决策有用性为目标,将资产定位为未来经济利益,以现行价值作为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在确认和计量时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通过对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来确定企业的全面收益,从而还原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本原逻辑关系,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了全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李仁献 《魅力中国》2009,(36):33-3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得税费用。其理论基础是依据业主权益理论,从净资产的角度计算利润总额和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观认为,对企业收益的计量就是对业主权益的计量,资产增加与负债减少时就会产生收益,企业本期的利润总额主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的概述,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收益计量模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会计收益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在所得税会计、存货计价方法、多种计量模式运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贾成伟 《中国经贸》2011,(18):175-175
由于受到各个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去我国的会计准则主要倾向于收入费用观。2006年底,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充分参考和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很多方面更多的贯彻了资产负债表观。本文即通过对基于资产负债表观下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的研究,得出基于资产负债表观下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39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总体上贯彻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过渡。同时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两种不同的收益确定观。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计算收益。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由于会计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导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及所得税在报表中的列示等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确认与计量的变化1、内容解析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文件的规定,企业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上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Balance sheet approach),而非旧准则中的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该方法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是对国际会计准则及惯例的尊崇,它通过比较以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所确定的资产、负债科目余额,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加以确认,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所产生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下递延所得税如何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在国际趋同理念的影响下,财务报告的观点由原来的收益观向资产负债观过渡,交易事项基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而税法是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由此产生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会计上要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进行确认。新会计准则之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9.
会计经历了其重心从资产负债观到收入费用观、再到资产负债观的转换过程。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也分为两种形式: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按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税利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负债类科目中设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由于应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0.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呼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提出收入费用观不适合于目标导向(objective)的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会计理论中经常被忽略的一对概念,但它们与收益的确定、会计要素的定义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的关系却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确立不同的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军克 《中国经贸》2009,(20):179-179
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会计准则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资产负债表现取代了利润表观的在GAS中的核心地位,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关于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变动情况的真实信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莉莉 《辽宁经济》2009,(12):92-92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遵照资产负债观,以暂时陛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对差异的处理更加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更能反映企业将来与纳税有关的现金流量,能够提供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本文结合实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我国传统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方法(即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及利润表债务法),在所得税费用确认计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根本在于会计理念的变化.只有准确把握会计理念,才能正确核算所得税费用.文章正是基于会计准则制定观念已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所得税费用的分摊观念已由无跨期分摊观转向跨期分摊观展开论述,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准确把握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实现了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的接轨,是从原来的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从所得税核算的角度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体现了会计核算原则中的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是会计核算制度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关婉丽 《中国经贸》2011,(24):278-279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会计准则都是以收入费用观为主,随着经济的变革和一些会计丑闻的出现,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确保了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方大秀 《魅力中国》2011,(17):333-333
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中心观与收入费用中心观的比较,分析资产负债中心观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以及资产负债中心观在新准则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松雪 《辽宁经济》2009,(11):88-88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人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凶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中国以"债权投资"为主的对外资产结构不改变,那么中国对外资产负收益的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运营及增值能力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对外资产负债表处于潜在风险威胁之下,因此,防范风险,调整结构,推动改革已迫在眉睫。第一大风险是"负财富收益"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区别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利润表负债法和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是:利润表负债法着重利润表上收益与费用的配比,强调的是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负债法着重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强调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业务国际化,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发的要求趋同。从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出会计国际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收益的确认却又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点,笔者主要从收益确认模式上,由传统收益观过渡到全面收益观的问题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