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层次阶段后,改革的动力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新的困难。 首先,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是其前提。而经济利益的分开,使行政主管部门由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变成“外部人”,由改革的动力主体之一变为改革的对象,这个角色转换的跨度非常大。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的不少难点,大多与此相关。 其次,政企分开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失去了行政依托,要直接面对市场变化,承担市场压力和风险。改革中出了问题,会丢“乌纱帽”;经济效益上不去,要承担经营失…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地推进股份制改革,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由于“马太效应”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思路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在缺乏竞争性环境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将负担低效率企业的全部监督成本;其他产权主体搭国家的便车,国有资本的收益可能更低。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是产权、环境和管理改革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主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冲突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我国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李惠华,李惠霞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机制改革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项工作。人是企业的主体,如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这是激励机制改革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有企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是指单一企业内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资产定价作为资产转让双方利益的协调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合理的资产定价体系和定价方式是保障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利益不受侵害的关键所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是国内较早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之一。2014年9月12日,中石化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销售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了国有股权的转让,并将中石化销售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尚缺乏顶层设计的背景下,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系统梳理和解读中石化销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资产定价的机制设计并总结相关启示和问题,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和动机,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相关决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关键是两个难关:一是要建立、发展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和市场体系,为整个经济的有效运行创造必不可少的环境和基础。这里最难的是价格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这一关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渡过了。二是要认真搞好企业改革,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体制和机制,为市场经济作用的有效发挥,塑造合格的运行主体。这方面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可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行。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是国有企业,至今除极少数以外,仍然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这一难关如果突不破,不仅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作了专门的论述与部署,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战略和配套措施。这对于今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在规范的公司制中,国家和企业的权利与责任是明确的。国家作为出资人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主体定位理论初探周智友,贾红"政企不分"一直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焦点和难点,其根源在于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改革主体定位不准、错位甚至空位的盲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改革经历了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只有通过一系列产权制度安排,使企业在法律上成为民事权利主体时,企业才能作为独立存在的法人,依法拥有对公司资产的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权,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必须把握现代产权结构的特征。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向市场化前进,但由于绩效考核、制度惯性等原因,政府在某些竞争领域继续发挥着投资主体的作用,未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充当主要的投资主体。面对我国投资主体改革未见成效的现状,我们应当冷静的分析其原因,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我国投资主体改革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我国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向市场化前进,但由于绩效考核、制度惯性等原因,政府在某些竞争领域继续发挥着投资主体的作用,未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充当主要的投资主体。面对我国投资主体改革未见成效的现状,我们应当冷静的分析其原因,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我国投资主体改革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3.
杨超 《四川会计》1998,(1):9-10
论股份制改造后国有企业财务主体定位○湖南财经学院杨超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已由试点走向全面铺开。本文拟探讨股份制改造后国有企业财务主体的重新定位。一、对国企财务主体的历史回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企...  相似文献   

14.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刘义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随着《转机条例》、《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之间的优胜...  相似文献   

15.
魏建 《上市公司》2003,(3):52-55
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主线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股权多元化、建立资本市场等多种措施,已经改变了政府作为主要和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但投资主体多元化本身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政府之所以放弃国有产权的主体地位,是因为政府认识到自己不适合担当企业的股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入合格股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但是在选择什么样的股权结构模式、由谁担当股东上还没有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留根 《财会通讯》2011,(12):19-21
本文在剖析会计主体的特征、政府的职能、政府会计主体界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主体的界定,提出了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范围以及改进我国政府会计主体的设想,以期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的条件,相继办起了许多与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相关的校办企业。一批优秀的校办科技企业(比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和“江中制药”)不仅在高校教学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筹集办学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和经济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目前绝大多数校办企业是由高校利用其占有的国有资产创办的,属国有企业,这就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需要进行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从而规范高校对校办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设想高爱生一、问题的提出今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点是很明确的。进而言之,在中央决定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小企业主要是"包、租、卖"之后,关键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公司制。值得深...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效益浅析于邑生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高职院校在专业和产业的订单培养、教学模式和企业合作利益进行衔接,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有效的利用资源,形成“双主体互动、校企双赢”的教育模式。这一条双主体的育人之路,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学校担任校企合作的管理人员,对此方面有较多的经验,本文就校企双主体教学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