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我国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在全国2100多个行政县(市)中有1500多个是山区县。山区大多数地方粮食不能自求平衡。杂粮作为主粮的补充,在粮食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研究山区的杂粮意义重大。怀化是个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区),研究怀化的杂粮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为此,今年怀化市粮食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活动,通过进村人户、深人田间地头和各类市场,  相似文献   

2.
粮食种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粮食种植面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政策、经济、投入、环境和发展这5个角度,给出了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33个因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其中部分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人力、物力投入和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最大。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优化种植面积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任立君  陈国富 《农业经济》1995,(12):32-33,39
锦州市粮食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对策任立君,陈国富锦州地区是辽宁省粮食主要产区之一,粮食种植面积400万亩左右,占全省十分之一。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市粮食总产仍达12.5亿公斤.由于粮食的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稳定社会、稳定农村大局,显示...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上海郊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65%,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近80%,水稻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粮食生产的稳定.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优良种源创制、品种结构优化、农机农艺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市水稻单产稳步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杂粮豆     
哪些粮食属于杂粮 杂粮也称小杂粮,是对除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粮食以外的各种小宗粮豆的总称.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等谷物杂粮,以及菜豆、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豆类杂粮.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小杂粮王国,小杂粮产量占全世界10%以上,山西省是全国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4左右。为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准备将小杂粮作为特色农业进行开发的战略思路,笔者对该省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地区晋中市的杂粮、杂豆生产现状与未来开发进行了探讨与思考。一、晋中市杂粮、杂豆生产经营的基本概况1.地理气候条件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东部,东倚太行,西傍汾水,所辖的位于南同蒲铁路一线的六个县(市、区)是盆地,东山五个县是山地和丘陵。全市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其中:平川面积占15.59%,丘陵面积…  相似文献   

7.
一、江苏太湖地区以粮食为重点的种植业概况 太湖地区,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比较发达的农区之一。种植业生产的深度与广度,在国内外名列前茅,是我国的一个主要商品粮基地。1983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3.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占85%(包括绿肥),经济作物面积占10.9%。同年种植业产值为28.98亿元,其中粮食占67%,经济作物占33%。1983年农村人均生产粮食1,262.6斤,向国家交售粮食40.79亿斤,商品率达31.2%,比全省粮食商品率(22.7%)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支持忻州市创建"优质杂粮示范工程市"的建议建议人:全国人大代表郑连生等7名代表承办司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司局郑连生等7名代表建议忻州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杂粮是忻州最具生态资源优势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2017年全市杂粮种植面积近350万亩、总产5.1亿公斤,两项均为全省第一;现有各类杂粮加工企业110余家,杂粮专业合作社550余个,上市杂粮产品800余种,"三品"认证杂粮产品280余个,"三品"生产基地110余万  相似文献   

9.
黄凤敏 《农家之友》2009,(13):29-29,3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而且我国是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60%,水稻在我国的粮食总产中约占40%。水稻生产对减少贫困人口,农村就业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生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近期,市场绿豆零售价从去年每斤3元涨至11元,人们惊呼“绿豆贵过猪肉”。记者采访发现,此次以绿豆为代表的杂粮价格上涨源于杂粮主产区干旱减产,出口价涨量增,并有游资炒作,从中暴露了我国粮食生产“重大宗主粮、轻小种杂粮”的困局。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在稳定现有主粮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高杂粮单产,鼓励农民抓住商机扩大杂粮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杂粮是相对主粮而言的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湖南省娄底市以水稻为主粮,除水稻以外均为旱土杂粮,旱粮播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以上,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缺粮区,娄底具有杂粮生产比较优势,应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3,(6):42-43
据农业部对全国668个农业统计调查基点县农民种植意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调减,粮食意向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2%。其中小麦减少5%,减幅较大。从种植结构看,小麦占粮食面积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品质结构看.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消费与贸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水稻生产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的10年,水稻面积几乎占粮食面积的30%,稻谷常年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近45%,为国民提供了约40%的热量来源。中国水稻也是世界稻米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自1980年以来,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稻谷产量占37%。本文通过对中国过去稻谷的供给与需求的深入剖析和对生产与消费增长的系统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过去中国水稻生产增长的原动力;中国要继续出口大米已不具现实性,甚至中国很可能在几年内由大米净出口国迅速变成世界大米的主要进口国。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回顾 青浦素称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品种资源多。长期以来,青浦农业一直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粮食面积比重过大,经济作物比重过小。五十年代,全县粮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93%以上,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只占6.5%左右。到1982年末,全县粮食生产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后,粮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下降到64.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相对增加。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应该说是较为合理的。但其经济收益甚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发展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种粮收益等方面的作用突出。目前,已发展粮食合作社80多家,共有成员7000余人,出资总额1960.7万元,总播种面积10.9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4%;总产量达到4.92万吨,平均亩产900斤,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1%。  相似文献   

16.
一、晋米生产是我省农业的一大优势 山西是全国杂粮的重要产区。其中晋谷是全省的主要杂粮之一,在全国谷子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解放前的1936年,我省谷子播种面积曾达到1500多万亩。解放初期播谷子播种面积1289.5万亩,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60年代受抓高产作物思想的影响,随着玉米、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谷子面积日趋减少。截止1989年,种植面积下降为57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左右。近几年来,播种面积大体保持在700万亩上下。1995年谷子种植面积为477.96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的9.48%,谷子总产量62.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知名的“杂粮王国”,杂粮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1%,出口一吨杂粮创汇相当于出口2.6吨其他粮食。但我国杂粮由分散的小农生产,由低水平小作坊加工,杂粮产业化处于初创阶段,我国杂粮的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像推进主粮产业化那样推进杂粮产业化”,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把杂粮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知名的“杂粮王国”,品种齐全,产量很大,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栽培优势。近年来,我国杂粮事业处于恢复发展之中,杂粮加上豆类,总产量达5500万—59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11%。由于杂粮既是传统的粮食,又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于7月24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杂粮杂豆研讨会。我国杂粮杂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泛,气候条件适宜,没有污染,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小杂粮王国”。杂粮杂豆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开发杂粮杂豆产业,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出口创汇、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为粮食企业谋求出路都具有重要意义。这…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对保障粮食的安全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对1991—2016年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量化分析,探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种植面积的演变特征。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探究各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差异的波动性。进一步采用比较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研究粮食总种植面积、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区域集中倾向与单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991—2006年陕西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现波动性递减的趋势,2007—2016年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整个研究阶段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所占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2)1991—2005年小麦的种植面积及所占比重均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2006—2016年小麦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080万~1182万hm2,所占比重维持在45%~50%。1991—2008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波动相对较大,2009—2016年基本稳定在110万~120万hm2,种植面积所占比重整体呈递增趋势。稻谷种植面积及所占比重相对变化较小。(3)整体看,研究阶段内,陕西省各地区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所占比重均变化不大,但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榆林、渭南和咸阳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较高。渭南、咸阳、西安、宝鸡等中部各市小麦和玉米种植分布最广。单产优势是陕西省粮食种植区域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陕西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降低,但各地之间的差异趋于稳定,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关中地区粮食种植集中优势,坚持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对不断提高粮食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滕州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该市高度重视小麦“一喷三防”补助政策落实,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严格操作程序、强化技术指导,小麦“一喷三防”工作落得实。截至5月10日,全市已喷防8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3%,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6万亩,占已喷防面积的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