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不良贷款的增加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巨大的包袱,影响了其正常经营运转,也对国家经济有序运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分析后,指出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风暴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长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贷风险十分严重,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独特特征。因此,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应从改善银行外部运作环境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的因素很复杂.本文试通过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提出可供参考的国际经验,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也累积了大量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12月,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17.8%。其中,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2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21.4%;2004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剥离可疑类贷款2787亿人民币,四大国有银行尚有不良贷款近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80%,不良贷款率达21%。巨额不良贷款不仅使信贷资金循环严重受阻,迟滞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进程,而且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市场加速发展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开拓新的思路建立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控制不良贷款增量,加速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是我国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界定不良贷款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概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不良贷款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渐剥离出售。其中,2005-201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保持平稳下降的水平。然而,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却出现上升态势。如果不能正确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会严重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同时,阻碍经济增长。笔者主要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形成原因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风险,以期为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必要思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本文对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和潜在的不良贷款已占了资产总额的相当比例。这些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都较为夏杂,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客观上存在长期以采信贷资金运营过程中各种非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当地政府行政干预等等方面;同时也存在银行内部信贷决策失误、风险意识淡薄、贷前、贷中、贷后信贷管理粗放以及员工素质不高和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原在。由此形成的不良贷款既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埋藏了巨大隐患,同时也是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和瓶颈,只有合理地处理好上述两方面原因,才能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以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达五成,远远大于中央银行估计的三成,而以当前内地银行的营运表现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很难达到人行期望五年内把不良贷款比率降至一成五的目标。除非内地银行体系再获注资,否则,我国银行业在来来十年将可能持续受居高的不良贷款所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不符合国际商业银行的要求,不能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据统计每年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并且贷款的规模和种类在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贷款的不断增加同时意味着金融机构出现不良贷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增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历次的金融危机很多源于不良贷款的严重恶化。为了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率和提高不良贷款回收的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聂庆平 《经济界》2001,(4):56-58,61
分析银行业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基本的切入点可从分析银行不良贷款(倒账风险)的成因入手。归纳讲,我国银行业形成了两类不良金融资产:经营性不良贷款和政策性不良贷款。银行在信息不完全、信贷赁估失误以及内部控制不严即导致的不良贷款是经营性不良贷款。政策性不良贷款是由于政府行为在信贷分配中过度介入,因政策性不合理所形成的信贷管理模式下,由于商业化的银企关系造成的不良贷款。另一类则是因膨胀性经济政策所累积的不良贷款,譬如房地产热、股票热、国债期货热中出现价格信号上的泡沫,促使银行资金流入这些领域,当泡沫消…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世贸组织的加入,使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为此, 银行业必须加快处置不良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难点提出了农业银行进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3年6月,我国四大银行公布的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总数为20070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比例达22.19%。这些数字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对我国企业财务状况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累积了不少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管理,不利于深化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因此,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着手,对其风险防范及法律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从上表可以分析到,较之其他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明显偏高,虽然近两年随着政府政策的扶持、在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过程中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注资协助等手段加大力度对于不良贷款的消化清减工作,但是截至06年年底后三类贷款还是有9.22%,距离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3-4%左右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防范银行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实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入WTO后,将不良贷款比率在五年的过渡期内降至《巴塞尔协议》要求的监管范围以内,首当其冲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最突出的经济金融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清收困难等方面都有奶多相似之处。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呈现出不少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导致银行风险累积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媛 《企业经济》2002,(9):123-124
一、引言 当前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状况日趋严重,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并进而威胁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据披露到2001年9月末,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为6.8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对于如此巨额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至今没有爆发金融危机,但是经济学界有一种简明的说法,认为一个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越多,银行体系就可能越不稳定,我国目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远甚于爆发金融危机时的东南亚国家,似乎说明我国银行已积聚了可怕的潜在风险因素.中国银行体系随着改革深化,其脆弱性问题愈来愈显山露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