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121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状,从农民的视角揭示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及期盼。  相似文献   

2.
分析忻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但许多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目的不明、主体错位、内容简单、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农民,深化农村改革,注重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素质提高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不足和农村要素特别是资金的外流,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给农村足够的资金支持。如何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包括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和社会筹资等为内容的多元投入体系,不仅是当前着重研究的理论问题,更应成为一种现实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发展县域经济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必然要求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者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辽宁省本溪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着重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需抓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四川的资源、人口、环境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设计了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采用7+3+1+1土地科学规划方案,克服小农经营的弊端,建设适度规模商品粮、畜、果、蔬、花卉基地农业,配合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落实增收措施与建立社保四个方面实现生活宽裕,既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解决都市新村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又用古今中外社会和谐的理念,创造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模式,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土地、农宅地的科学规划,建设生态住宅与现代农业基地有机结合与和谐的新村,建设空中自留地实现建房还耕、还绿;建设高效沼气设施,解决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产生的可降解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绿色栽培的肥源问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节约型模式,组装实用科技,实现“村容整洁”。引进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形成政府、企业、农户三个主体,实施组织者、监督者、服务者三角鼎立的“管理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根据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外在环境建设与增进农民福利等方面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务基乡捏池村位于永善县西南部,距务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处金沙江边干旱热河谷地区的捏池村,过去是一个严重缺水,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电视的吃粮靠国家,穿衣靠救济的贫困小山村。2005年末,全村人口540户2409人。“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从“九五”末的386000公斤增加到“十五”末的684300公斤,增长177.3%,人均有粮284公斤;经济总收入从“九五”末的90.4万元增长到1168万元,增长13倍多,人均达到2446元。成为了永善县率先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2006年4月12日,省委常委,省宣传部部长晏友琼在考察捏池村新农村建设时指出,捏池村的新农村建设是整个昭通市乃至全省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调研和思考侯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对如何解决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决策,我们必须从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战略和综观高度上来理解和认识。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符合我国当今基本经济国情的战略决策众所周知,“三农”问题是实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出现,20个世纪80年代刚刚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时,中央的文件里就曾多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当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尚未成熟,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纵观当前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新农村的研究自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2005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前,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通过不断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已经在新农村建设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十六届五中…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信丰县在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中,在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民、创新体制与机制等方面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3.
陕西新农村建设的先期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苇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0):59-62
本文依据调查点的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基础,将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已涌现出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归纳为八种建设模式;总结了这些先进典型具有共性的六条经验;提出了在继续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尚待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政府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林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观和资源利用观及实践经验,使当今中国林业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保障农业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新林业等方面。未来中国林业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村级指标体系,对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基础性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工联村的现状评价指数为86.8,初步达到了新农村建设标准,并在1996-2006年间呈现出综合评价指数逐渐提高、五项类指标评价指数间的标准偏差逐渐降低的健康发展态势。通过与本地4个普通行政村的对比评价表明,工联村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日趋突出的超前性和示范性。目前的主要差距仍是村容整洁不足。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于2006年4月5日晚举办了“第四届农村发展论坛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锡丈研究员就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报告。陈主任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原则,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苯文根据其报告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代表性较强的江西赣州、浙江绍兴和山东青州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的启示主要有各地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新农村建设道路;抓紧制定并始终如一地分阶段、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公共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奖勤罚懒的地区和村庄分类激励机制;新农村建设要逐步从行政推动型向法制推进型过渡。  相似文献   

18.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和意愿客观反映当前农业生产力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乡风、村容和管理五个方面,农民最关注农业技术、住房条件、家庭关系、道路平整和民主选举。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遵从农民意愿,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