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丹  高亮  张志坤 《活力》2010,(14):31-3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住房市场供需失衡问题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把房价降到一个合理水平外,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金融,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正是建立与形成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构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以下简称一级市场)创造住房抵押贷款,为住宅产业输入金融资本;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以下简称二级市场)买卖住房抵押贷款,为一级市场开辟融资渠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有机的住房金融市场。目前国内一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二级市场基本没有起步,住房金融市场还不完备。发展滞后的二级市场必将成为一级市场发展的梗塞,并制约住宅产业发展。因此,构建二级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住宅产业和住房金融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但我国现行的住房消费金融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形势的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消费。对此,业内人士就如何发展我国住房消费金融纷纷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和建议。其中,比较成熟的国外运作模式有: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主要特征的美国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抵押银行与住房储蓄机构互为补充的方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强制储蓄建立住房基金的筹资方式。现就三类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将房地产业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住房消费,而居民的收入与房价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居民住房需求旺盛而有效需求不足,这又依赖于金融的大力支持,显而易见,如何将巨大的潜在住房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是我国住房金融所面临最直接的课题,当前我国已推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正蓬勃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该项业务需要有巨额的资金作为后盾,因此,为了保证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就需要培育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开辟长期住房融资的渠道,实现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分配货币化开始取代福利分房。在国家政策鼓励下,住房金融业务的重心由支持住房开发建设开始向支持个人住房消费转移。在已开展的住房信贷品种中,商业银行自营性的住房抵押贷款因其可贷额度高,贷款发放限制条件少而成为最重要的住房消费信贷形式。然而,传统的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对于期限长的住房抵押贷款的不适应,使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对此,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来保证贷款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一、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  相似文献   

6.
尹建中 《基建优化》1999,20(5):46-48
文章着重分析了当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与外部的问题:银行管理不完善、评估专业人才缺乏、信贷资金不足,抵押贷款风险大,低收入与高房价,保证人资格审查不规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建立评估机构,培训专业人员,做好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工作,开辟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建立征信机构,解决银行后顾之忧,提高住房购买力,贯彻实施《担保法》。以求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住房金融。  相似文献   

7.
怎样激活住房消费,针对国情,本文提出两大举措,一是通过抵押贷款模式多样化、完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增强居民的购房能力;二是建立和健全房屋租赁市场,进一步促进住房消费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辉  张顺 《物流科技》2004,27(5):108-10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我国未来住房金融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在我国顺利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应加强培育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与投资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完善相关的会计和税收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谈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停止了福利性实物分房制度后,我国住房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银行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普遍开展起来。截至2002年9月,我国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7423亿元,而截至2000年6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仅为2130亿元。随着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增大,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建立住房贷款二级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建设银行已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了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申请。本文主要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开展的有关问题加以论述。住房抵押贷款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良好经济环境。首先,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而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住房消费需求巨大,仅解决住房户的庞大的资金缺口不可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住房抵押贷款来解决。因此,我国的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文  施建刚 《上海房地》2000,(5):13-14,46
针对目前国内个人住房消费的现状,对现行的抵押贷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保险分散抵押贷款的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蜀都房地产》2000,(8):25-25
业内有关专家呼吁,我国当前住房市场和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都对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迫切要求。具体是: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资产证券中最成熟和规模最大的品种,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消费的发展.而在我国,引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住房贷款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介绍了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程序、结构,同时探讨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期对促进我国住房消费和住房金融制度的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是资产证券中最成熟和规模最大的品种,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消费的发展.而在我国,引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住房贷款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文章介绍了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程序、结构,同时探讨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期对促进我国住房消费和住房金融制度的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将在当前和未来产生收入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变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销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为证券化目的而成立的特设载体(发行人),发行人以该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抵押,向投资者发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用以购买原始权益人所转让的住房抵押贷款。特设载体的受托人以拥有的转让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支付投资者。  相似文献   

16.
黎显扬 《上海房地》2010,(10):38-39
住房金融是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的住房金融发展借鉴了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模式;借鉴了德国的合同储蓄模式,成立了部分住宅储蓄银行;借鉴了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通过立法推动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还不完善.例如,以住房公积金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尚处于起始阶段;现代住房金融融资体系没有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7.
陈怡 《住房保障》2007,(2):12-14
在商业银行缺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动力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大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解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渐近式地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在探讨有中国特色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路径选择上,结合宏观的市场制度设计和微观的参与主体机构设计以及证券结构设计的思想,提出上海进行住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原理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困难与障碍,建议逐渐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到了一段较为关键的时期,同时也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健康、良性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研究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力求找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我国居民住房条件将得到显改善,这必将使住房需要大幅增长,住房消费的提高和实现离不开住房金融支持。目前中小城市住房金融发展缓慢。为推进中小城市住房金融发展,加大银行和公积金中心资金投入,放宽贷款条件,简化手续。增加贷款品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