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卫生领域中个人自掏腰包支出与"看病贵"密切相关。新医改方案中政府期望通过增加投入来降低个人自掏腰包的支出比例,从而在近期内切实缓解"看病贵"。该文利用近10年的卫生总费用和相关经济数据,结合新医改中政府的投入,分析估算了政府投入对于降低自掏腰包支出与卫生总费用比例以及自掏腰包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政府投入真正到位,则短期效果会比较明显;分析同时表明新医改中要想保持更长期的效果,除了增加政府投入外还需要社会支出的大力支持,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政府卫生公共支出的结构后,发现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负担比例不协调,地方政府在卫生支出上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尽合理,医疗支出的不公平性凸显。与国际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在同一统计口径下进行比较后,建议中国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3.
陈瑜  杜莉 《世界经济情况》2006,(3):22-26,21
本文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采用OLS法,对1985-2003年间我国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政府购买支出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政府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在1998年前政府转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对这一结果我们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政府支出能否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使用1987-2013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文章考察了政府支出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在考虑政府支出规模的内生性后,2SLS估计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府支出规模主要发挥了财政自动稳定器作用,因而减少了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政府支出变动对总量产出冲击较大,从而增加了经济波动。进一步控制了贸易开放、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冲击、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等因素,估计结果表现出较好的稳健性。研究结论意味着,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方面,需要权衡政府支出规模与政府支出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政府卫生支出的有效性、地区差异及其人口健康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 《改革》2007,(11)
利用健康生产模型.运用我国1997~2005年各省面板数据,说明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与改善人口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即将推行的卫生医疗改革各项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证分析的证据。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是决定人口健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政策制定者需要兼顾"投入的规模和管理的有效",同时,卫生医疗改革政策需要因地制宜,中央财政部门急需建立一套考核各级政府卫生支出管理绩效水平的系统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消费、转移性支出和政府投资三个部分.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都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与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于嘉 《辽宁经济》2007,(10):42-42
一、政府支出预算管理的制度创新政府支出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给社会成员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当前我国政府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与市场经济要求极不适应。因此,着力推进政府支出预算管理的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这是我国整个政府预算管理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流行性疾病控制困难,蔓延范围广。近几年世界性流行疾病多发,我国因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因病死亡人口逐渐扩大。我国政府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比例逐渐缩小,加剧民族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现象。研究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投入,有助于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建立正确医疗卫生投入体系,建立正确医疗财政支出结构,对于我国减少因病死亡人口,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及支出效率有正确意义。  相似文献   

9.
最优政府支出结构与平衡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政府支出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将政府支出划分为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以及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是:在宏观税率、私人主体的时间偏好率和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给定的条件下,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以及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存在唯一的最优比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经济的宏观税率与平衡增长率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佩宏 《山东经济》2005,21(6):26-30
政府职能通过政府的支出结构表现出来,对支出结构现状的考察可以反映政府职能的现状。在本文中,笔者着力对我国政府支出结构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并借以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化中的方向和不足进行了研究。最后,笔者又针对如何优化政府职能提出了几点概括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经验数据估算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最优规模是占GDP的1.07%。目前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不足,需要加大支出力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支出增长的现状,指出政府支出中存在预算约束软化、事业单位开支比重过大、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认为私人替代和市场替代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政府支出规模,同时也可以从预算管理的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对政府支出增长进行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3.
常欣 《开放导报》2006,(4):23-26,66
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4.
政府支出与均衡实际汇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政府支出与均衡实际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私人消费的增加 ,从而导致经常项目恶化和实际汇率上升。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行为分析的模型 ,并将其置于一个内外均衡的框架下讨论政府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支出变动对私人消费和均衡实际汇率的影响 ,以及政府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政府支出政策进而对均衡实际汇率产生影响的。结论是 :政府对非贸易品支出的变化对均衡实际汇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名义本币资产的增长对均衡实际汇率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不断走向成熟。本文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胡兵  陈少林 《亚太经济》2014,(3):110-115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跨越特定开放门槛的地区,贸易开放的政府支出规模增加效应更强。随着贸易开放补偿效应的不断强化,未来可能导致政府支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消费倾斜渠道与资源撤出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琳  马丹 《世界经济》2007,30(11):73-79
政府支出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居民消费:消费倾斜渠道和资源撤出渠道。本文分别对1978~2005年期间中国政府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渠道进行经验分析,并考察中国政府支出通过以上两个渠道对居民消费产生的综合影响。经验结果表明,中国人均政府支出增加通过消费倾斜渠道促使人均居民消费上升,而通过资源撤出渠道导致人均居民消费下降;综合来看,中国人均政府支出增加通过两种渠道最终导致人均居民消费下降。也就是说,中国人均政府支出与人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界定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2004-2010年间全国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地方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因素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支出具有很小的负面影响,政府规模的膨胀程度、人口结构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势必要求政府不断增加其卫生经费的支出,而政府新增卫生经费的规模与投向将是关系到卫生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陈宪 《沪港经济》2008,(5):20-20
大幅度增加用于公共服务的各种支出,相应减少用于政府自身服务的支出——不难想象,这一伤筋动骨的改革将会遭遇多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