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买卖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既降低了消费者剩余也萎缩了需求。建立在厂商与消费者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品牌就具有信息传递和信号显示的功能。品牌作为信号的存在,既是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又是企业营销的载体,品牌大大降低了选择成本,提高了选择效率。本文通过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品牌存在的必要性,为企业产品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品牌建设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博弈论思想,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下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类企业采取恰当的质量信号传递策略,发出强度令I类企业难以模仿的信号,既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又提高品牌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严艳君 《商业会计》2012,(12):111-113
创业企业和创投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创业企业自利动机会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双方达到低效的均衡,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传递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本文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逆向选择产生的过程,并加入信号传递,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将低质量项目和高质量项目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质量标志与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刚刚起步,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信任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也加剧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不信任。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农产品品牌传递产品质量信号的功能,加重了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用实证方法对质量标志强化农产品品牌信任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质量标志可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质量标志对能力信任的提升作用大于善意信任。  相似文献   

5.
秦艺芳 《消费导刊》2014,(12):14-14
建立了市场交易中基于品牌价值的产品质量信号传递模型。该模型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产品的真实质量(θ)充分大于市场上该类产品的平均质量(θ)时,理性的生产者将选择品牌战略,以显示自己产品是高质量类型的,且产品质量越高,培育的品牌价值越大;消费者根据观测到的产品品牌价值推测其质量。品牌是传递产品质量的信号,并且具有较高价值的品牌是传递产品较高质量的信号。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5):12-13
企业R&D策略根据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信息不对称影响着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难以核实和检验产品创新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品牌的消费者忠诚度造成了竞争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选择的困境,行业特征和信息不对称影响着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选择的空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着不同创新的选择困境。因此,为应对信息不对称,清晰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前提,企业要重视媒体的宣传,实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信号传递模型对农产品专营店与消费者的质量信号传递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可能产生多种博弈均衡,其中分离均衡是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因此,完善农产品认证机制、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加大对质次价高、欺骗消费者的农产品专营店的管制,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高质量农产品专营店,有助于农产品专营店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及受搜索成本的制约在信息的拥有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消费者在没有足够可以信赖的信息下,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怀疑从而减少购买。品牌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它将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使市场信息透明化、信息对称化。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降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相似文献   

9.
品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付出的额外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茜 《商业研究》2005,(20):192-195
品牌本身不会改变商品实体性能。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市场中,品牌作为一种发信号的机制,可以把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区分开,从而对优质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好处。虽然建立品牌让厂商花费了额外成本,但是只要建立品牌的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厂商建立的品牌就是一种合理的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选择是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首要工作,由于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信号传递以及对称无知等现象的存在,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本选择的有效性。为此,企业应该通过构建人员信息甄别制度和人员信号传递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人力资本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存在着搜索成本问题,本文力图从商品的同质和异质两个方面去分析消费搜索活动的信息成本和信息收益,并且进一步提出供应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因为消费者购买多具有非专家购买的特点,购买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决定买还是不买某种品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品牌的诉求。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一项观察表明,消费者把商品从货架上拿到购物筐里平均要用12秒,平均只能仔细考虑1.2个品牌。消费者是否选择某品牌主要在于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品牌传播的成本之大让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一方面,我们已经进入“不传播不存在”的时代,品牌的价值取决于传播形象与传播力度,品牌企业必须进行一定规模的传播;另一方面,品牌传播依靠传统媒体广告的原有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不仅消费者对于信息的选择日益严酷,大量的品牌信息未能到达他们的心灵;而且消费者的分群化与碎片化严重稀释了有限的广告经费。一个粗略而略显保守的  相似文献   

14.
品牌化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实质是一个安全食品市场管理问题。安全食品属于信息高度不对称产品,其发生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有直接关系。信誉机制是缓解安全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途径,而品牌是信誉的外在表现,是信誉信息传递的重要和有效工具。建立和发展安全食品品牌,首先是商场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缓解我国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十分普遍,“阜阳奶粉”事件说明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农村一些市场出现假货、劣货的根源。从“阜阳奶粉”事件背后的微观信息经济学来看,品牌产品由于其高的质量基础和良好的信息沟通使消费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使消费者产生了品牌忠诚,从而产生了品牌壁垒获得品牌权益。  相似文献   

16.
非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使交易双方蒙受损失,市场运行低效率,其解决办法是建立一套信号传递机制。广告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其作用是不同企业传递信号的成本存在差异,其有效性取决于交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参与旅游业务经营和消费的主体之间在拥有、掌握旅游信息上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主要是指游客获得的旅游企业信息,与旅游企业客观存在的信息存在不对应、不符的现象。从不同角度看,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诸多的方面。由于旅游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常常使得游客在消费利益上蒙受很多利益损失。在旅游市场中,应当按照权益平等的原则,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汤云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219-220
网络经济是网络化的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信用化的经济形态,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成本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的频繁沟通提高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能力,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讲"诚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敢于消费",重视消费者主权。Dell换芯引出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政府、生产者和销售者等多方面尊重消费者主权。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线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突出,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农产品需求,电商平台探索了分类营销型、主播带货型、线下引流型和数据赋能型为代表的农产品供需匹配新模式。为此,本文以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信号传递”为理论基础,分别揭示四种农产品新型供需匹配模式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四种供需匹配模式的风险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产品品控机制,树立良好信誉;二是加强农民主播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减少商品运输销售损耗,降低运营成本;四是优化信息搜集处理方式,避免数据滥用;五是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20.
汪逊  张文  张冬青 《商场现代化》2005,(35):168-169
非对称信息导致逆向选择使交易双方蒙受损失,市场运行低效率,其解决办法是建立一套信号传递机制.广告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其作用是不同企业传递信号的成本存在差异,其有效性取决于交易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