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析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跨越与经济赶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高岚 《生产力研究》2004,(12):145-146,180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实质上是跨越式的技术演化优势。发展中国家不仅具有通过模仿实现技术跨越的后发优势,而且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具有后发优势。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赶超”中,只有构建和利用复合的“技术模仿型+技术创新型”后发优势,才能以“跨越式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赶超。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陆德明  王必达 《经济地理》2002,22(5):550-553,558
文章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尽管因相对落后而成“后发优势”,但在转型期受区域外生变量及内生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追赶目标难以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就需要排除各种困挠,这不仅要依赖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地区自身要寻找、创造和改进吸纳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形成内生技术资源的领域、渠道、条件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后发优势”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娟 《经济师》2001,(10):24-25
许多后起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 ,用较短时间走完了先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程。文章针对“后发优势”这一工业化理论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重要范畴 ,从技术引进、产业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对其分析 ,指出“优势”和“障碍”之所在 ,并阐明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挥后发国家潜在的后发优势是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之一,而技术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赶超的关键。本文对“技术后发优势”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对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的障碍和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后发技术优势实施的路径,为落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袁怡婷 《时代经贸》2011,(16):10-11
本文旨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后发国家后来居上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基础,试图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即以后发优势为基础的战略指导,实现我国竞争优势的持久发挥,提升综合竞争力。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后发优势的理论阐述。通过对后发优势概念的介绍,了解后发优势的定义和具体表现。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后发优势的分析,从资本、技术、制度、劳动力等几个方面具体剖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结合后发优势理论,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路径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后发优势理论的实质是后发国家或后发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在技术、制度、发展经验等方面向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海南地区目前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但也表明海南地区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在分析现实经济基础(人均GDP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通信交通基础等设施薄弱)之上,提出了在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契机下,将海南省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发优势理论与后发优势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所具有的潜在优势,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可能。文章首先对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物理学、地区生产函数和博弈不同角度对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进行探讨,最后对后发优势转化的两个条件进行分析,以免进入后发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国200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使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和杜宾空间模型,探究信息通讯技术(ICTs)如何影响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结果表明:ICTs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但短期影响不显著;本省的ICTs水平对相邻省份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的空间外溢效应;ICTs水平对技术创新产出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明显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由此,文章认为推动ICTs促进区域技术创新,需要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建设ICTs中心节点及优化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张焕明 《财经研究》2007,33(9):88-100
文章基于一个教育效率的水平创新模型分析了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指出人力资本是影响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通常所言的静态比较优势战略无法改变落后地区在人力资本上的比较劣势,因而落后地区也就无法发挥所谓的后发优势进而实现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收敛。而只有基于教育质量与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提高,实行人力资本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或追赶战略才能让落后地区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最后文章以中国为例验证了这一结论并简要提出了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雁行理论已经成为后发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更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学界在把雁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特别是用于指导中国这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大国内部产业结构转移和产业升级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却存在争议.综合雁行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视角,在对雁行理论的实用性和制约性进行详细评述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以广西自治区为例,集中关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政策选择问题.作为后起的追随雁,广西要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识别本地区要素禀赋的基础之上,把承接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大力发展未来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冶金、机械制造、船舶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争取未来在若干关键产业领域成为“领头雁”;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适时寻求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推进西部地区小康建设。文章的一个初步设想就是,构建后发优势与西部地区小康建设之间的理论和政策框架。为此,在对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进行一般性描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后发优势促进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途径和条件,并给出其中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回顾,概括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后发优势,并对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性经济体问题和非传统性环境挑战进行了相关分析,针对某些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鲍辉 《经济研究导刊》2010,(17):73-74,80
通过对技术在经济增长和贸易理论中的作用进行论述证明,对后发地区而言,贸易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具体和深刻,因为与贸易相关的技术创新是后发地区展示和发挥其后发优势,继而步入经济起飞和增长阶段的重要手段.技术进步更与贸易密切相关,鉴于此,对后发地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发挥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出台一些倾斜政策,但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出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短板”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迟发展效应的欠发达地区旅游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发展效应具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创新,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是欠发达地区能否赶上并超过发达地区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和后发优势,提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旅游赶超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谈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它对中国经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有网络经济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地区之间差别,使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优势",促使企业之间相对公平地开展竞争,网络经济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显示,中部地区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中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后发优势以及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使得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此,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快速追赶,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中国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的技术引进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城市技术进步要快于农村的技术进步。而且,为了配合技术快速引进,国家将金融资源也向城市部门倾斜,使得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基于LSTR2模型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技术引进不平衡和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在总体上,技术进步差异和金融发展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金融发展差异的非线性部分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