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本文中将主要分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1探明石油储量日益枯竭根据俄罗斯的法律,关于俄探明石油储量的具体数字是不能对外公布的,而且也禁止公布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台湾省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出现工业起飞,原因很多。仅就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台湾成功的能源政策,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台湾是一个能源极为匮乏的地区,能源的选择,供应与运用是攸关本省的重大问题。因此,当局对能源政策十分重视,把电力工业作为台湾的“领航工业”,重点发展,并不断适时地调整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主体——森林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作为一个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同工业、农业、牧业、养殖业、人民生活等子系统密切相关。林业一方面为社经济中其它部门提供木材、林副产品等物质资源,满足生产发展及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相似文献   

4.
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的绿色转型,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一个核心指标。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促进中国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非化石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政策规划和引导。需要非化石能源产业来带动科技创新,增强行业和国家竞争力,同时需要加快碳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机制间接促进非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中国一家所面临的大问题,而是全球,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作为现有格局的维系者欧美等国所面临的大问题.换言之,能源问题无疑会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技、文化及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载能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石油、天然气为最.一场以能源为战略的"中亚逐鹿"之战正在中亚激烈展开.本文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在考察了大国和地区组织(美、俄、欧盟、日、印、中国等)在中亚地区的能源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并构建了保障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的安全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欧洲能源危机对浙江的能源发展敲响了警钟,提供了启示备受关注的俄乌冲突爆发一年有余,全球能源市场剧烈震荡,欧洲陷入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困境。浙江省的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结构与欧洲相似,加强对欧洲能源系统的问题研究和思考,对进一步做好全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油气价格高位运行,世界石油天然气战略格局错综复杂,消费国之间博弈加剧,资源国则加强对本土资源的控制,国际间油气争夺白热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方式,推动这一行业实现超常规发展、节约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亚信息》2008,(3):12-14
1石油和天然气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量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3.3%,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的1%。预测石油资源量中有(1.3~1.8)×10~(12)t (占一半多)分布在哈属里海陆架。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能源产业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全球能源新秩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呈现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能源在我国开发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能源与国民经济之间形成了相互协调的经济增长趋势。基于此,文章尝试对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崔顺贤 《特区经济》2009,(5):217-218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能源产业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全球能源新秩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呈现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太阳、风、水、植物、地热、海洋"是人们熟知的自然万物,当人类寻求能源的目光投注在它们身上时,它们便成为维系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能源---可再生能源。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人就开始认识到能源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资源。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时至今日,美国在开发可再生能源中,首先是政府采取了三大政策:一是鼓励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二是政府大力扶持,制定强行政策;三是强化市场开拓;使得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11,(5):24-24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表示,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抓紧谋划《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包括: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等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国电网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网”、“农网改造升级”等~系列专项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其政策取向主线是:着力“两个创新”,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两个变革”,即能源生产方式变革和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实现“两个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几乎没有原油、矿砂资源的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原材料,却能成为一个出口钢材和相关工业机械产品的大国,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笔者曾是中国远洋轮船上的一名海员,在通往日本的油船、散装船、杂货船等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船舶上工作过,亲眼目睹了国土面积不大,四周临海的日本,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把各国的石油、矿砂等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生产出各种科技含量十分高的化工、钢材、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换回比原材料高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额利润。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几乎没有原油、矿砂资源的国家,完全依赖进口原材料,却能成为一个出口钢材和相关工业机械产品的大国,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简直有点不敢相信。笔者曾是中国远洋轮船上的一名海员,在通往日本的油船、散装船、杂货船等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船舶上工作过,亲眼目睹了国土面积不大,四周临海的日本,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把各国的石油、矿砂等能源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生产出各种科技含量十分高的化工、钢材、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换回比原材料高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高额利润。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一直是其觊觎的对象,中日两国围绕俄罗斯能源开发和能源出口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也远未停止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有利条件、主要优势及不利因素。庆阳地区发展经济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全区总土地面积4,000多万亩,其中耕地683万亩;荒山荒坡1,200万亩;特别是塬原地,土层厚,土质肥沃,中南部川塬地区有耕地30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4%,加之气候温和,雨量较为充沛,使得庆阳地区的物产资源相当丰富。农作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非双边能源投资额和贸易额不断增长,非洲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石油政治(问题)日趋凸显。石油和能源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之一,是能源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在正常的世界石油市场体系中,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有其充分和正当的合理性,并不需要刻意掩饰或受西方"石油政治"的影响。石油政治将是中非关系发展的常态问题,也是中国对非能源外交面临的主要战略挑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中非能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必须重视和应对非洲的"石油政治"问题,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有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适。  相似文献   

20.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国外的油气资源,并且努力实现进口油气多通道, 这是中国调整能源政策和能源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中,中亚和西伯利亚居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中国参与该地区能源开发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竞争态势。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步入多边轨道,稳步向前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能源合作,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