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慧 《上海金融》2001,(4):12-13
一、当前我国金融统计的框架 我国目前金融统计体系,适应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供应量的需要,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的货币和银行统计规范,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纳入金融统计的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纳入金融统计的内容,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现金收支统计、对外金融统计、金融市场统计、中央银行专项调查统计和资金流量统计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1998年以前的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金融创新对各国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产生强烈的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日趋弱化,同时,本文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创新对我国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冲击是稀薄的,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仍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总之,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逐渐趋于下降,如何削弱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成为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任峻垠 《金融研究》1985,(11):63-65
1985年5月下旬,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第五次年会在东京召开。会上日方的铃木淑夫和小林实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谈了如下看法: (一) 关于搞活金融企业问题他们认为,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以扩大自主权,增加经营单位活力为中心的,并取得了成效。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金融企业。应该给金融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并与职工利益相联系,实行独立核算制。奖于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问题,他们认为,从"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关键是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不为情面所左右的银行工作体制,并实行分散的独立经营,减少行政对金融企业的干预。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之间,在同一银行上下级行之间,实行独立核算都是必要的。同时划分决定贷款的权限,并相应建立经济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特别是1984年对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的严重失控,1985年抽紧银根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能否真正搞活,做到高效率、高效益的运转,实现良性循环,最要紧的就是金融问题。因此,如何加速金融体制的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一、新体制在旧轨道上不能协调运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经济改革形势的推动下,旧的金融体制已经得到了一些初步改革。例如,改革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分别设立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为实行货币发行与银行信贷分别管理创造了条件;开放各种信用形式,扩大银行信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7.
《金融研究》1988,(7):3-8
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理论的发展。迄今为止,可以说理论"禁区"已绝大部分突破了。金融理论的研究到了一个转折时期,这是一个新阶段,一个深化阶段。一方面,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迫切要求理论的深化,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要探讨。另方面,已经突破的理论还不完整,需要系统化。此外,从金融教学角度讲,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内容等都要重新研究。换句话说,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金融理论,要系统化,完整化。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从电子货币与纸币的区别出发,分析了这种新型信用货币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理论产生的多方面的冲击:电子货币使货币性质发生了变化;动摇了货币的主权化发行;对货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改变了货币供应量计算的基数和乘数;对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货币乘数理论为基础,选取2007年到2015年数据,以狭义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第三方支付替代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会放大货币乘数效应,拉动货币供应量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在促进区域资本的聚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按照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国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非对称性。为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中央银行的区域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13.
丁鹄 《金融研究》1980,(6):75-76
美国霍维慈所著,由谭秉文、戴乾定同志合译的《美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年底前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对美国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有较详论述的大学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六篇卅一章四十余万字。上册着重介绍货币职能、货币制度、金融市场、各种银行和金融组织、各种资金供应以及国际金融等;下册着重介绍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联邦储备体系——金融政策的各种目的和手段,以及当代货币理论的基础知识等。这本书通俗易懂,内容相当丰富。不仅对大学同学是一本好参考书,就是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以从中取得一些平日不怎么注意,用时却感到缺少的资料。结合国内需要,我以为这本书对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有帮助: (一)我国正在进行银行体制的改革,借鉴国外是必要的。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邝厚钧 《金融研究》1985,(11):16-19
(一)从加强宏观控制谈起从去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基建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进而造成信贷规模失控,货币发行偏多的事实,已逐步使人们认识到,在继续搞活经济的同时,加强宏观控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在搞活的基础上究竟应该控制什么?如何控制?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根本目的在于把经济搞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加强宏观调节。"而宏观控制与宏观调节的对象,则应该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特别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脱媒的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货币供应量指标也无法得到准确计量,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不确定。从我国过去十年的社会融资结构看,我国的金融脱媒正在逐步深化,对货币政策指标的冲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是金融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决定。此次修改,是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基础上,对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由原来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项新的法定职责。可以说,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适应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中央银行职能调整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  相似文献   

17.
全面估价九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所得所失,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此,中国金融学会暨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近期邀集了在京的若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召开了"九年金融体制改革小型研讨会"。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钟伟 《中国外汇》2006,(4):24-25
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配合相得益彰 回顾2005年全年,截至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成为一国经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这好象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一个常识。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多层次货币概念已经代替了传统的货币概念,广义的中央银行货币与广义的流通中货币之间已不再能划成等号,尽管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专项贷款提供再贷款或拨款时(包括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贷款等)。  相似文献   

20.
陈雨露 《金融研究》2019,464(2):1-1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这四十年,现代货币经济学和全球中央银行政策实践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发展加转轨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现实约束条件更加复杂,央行的研究为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和央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支撑,既与世界同步,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本文以世界经济十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及与之相伴随的货币经济学理论进展和中央银行政策变迁为主线,总结了四十年来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和中国经验,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央银行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