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罚效益意味着以尽量少的刑罚成本产生预期的刑罚收益,对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人适用非监禁刑比适用监禁刑更有助于提高刑罚的效益。目前我国非监禁刑在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刑罚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非监禁刑。  相似文献   

2.
何妮 《企业家天地》2008,(2):165-166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非监禁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因素,进一步提出了搞好非监禁刑罪犯的管理教育工作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亟待重视,对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需要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NGO)在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中具有公益性、独立性、专业化、灵活性的服务优势。NGO可以通过对未成年人直接服务和影响其他组织或人员达到调节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矫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监禁刑是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刑罚手段,其历史悠久,且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普遍采用。但监禁刑虽然能够剥夺犯人的犯罪条件,其却存在交叉感染严重、激化"标签效应"及犯人回归社会困难等难题。本文通过指出我国监禁刑执行过程的主要弊端,并为这些弊端寻找合适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刑罚这一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最直接手段就显得尤为举足轻重;由于未成年犯罪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政策上,均提倡轻缓化、非监禁化的刑罚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未成年犯罪人受到在监狱"交叉感染"的负面影响,从而走上健康的人生道路;在此就我国应构建何种形式的未成年犯罪人非监禁刑罚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罚的改革一方面受到世界刑罚发展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特殊国情,我国刑罚的改革应体现宽严相济的基本精神,此外,还应完善刑罚的种类和名称,特别是在增设资格刑的种类等方面,在刑罚的价值取向上,应立足于公正、报应、正义、正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刑罚的进化,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逐渐确立,但基本未有未成年与成年人区分,独特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仍然缺失。通过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与问题,借鉴美英两国的先进经验,从立法、机构设置与人员培养来探索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8.
应对微罪之非刑罚处罚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罚方法,是指依法对实施微罪而被免予刑事处罚的犯罪人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实体上的处罚,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之一。《刑法》第37条应被理解为独立的免罚事由。针对司法实践中非刑罚处罚方法长期低效运行的现状,立法上有必要增设非刑罚处罚方法种类,完善非刑罚处罚方法体系,以实现刑事制裁方法的多元化和轻缓化;司法上,应转变有罪必罚的传统报应观念,确立刑罚谦抑性和最后性的理念,对于实施微罪、可不予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尽量优先选用非刑罚处罚方法,充分发挥非刑罚处罚方法对实施微罪的犯罪人之惩治和教育功效,最大限度地实现刑罚的非刑罚化。  相似文献   

9.
重新犯罪是曾受刑法否定评价的犯罪个体再次危害社会,社会危害性极大,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前期刑罚改造功能和后期社会预防的不成功。本文通过分析重新犯罪问题现状、特征,探究重新犯罪之成因,借鉴国外“恢复性司法”、“刑罚社会化”等相关实践经验,以刑罚功能的法理为基础,通过刑罚权的科学配置、裁量与执行视角审视重新犯罪问题,以期找到改良路径并尝试构建防范重新犯罪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以高科技、智能化为特点的型经济犯罪凸现。按着有罪必罚的原则依法对经济犯罪进行处罚,及时并正确适用刑罚,以惩治和打击经济犯罪,这是刑罚目的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刑罚威慑力对犯罪人格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慑力是使人的心理受到一定压制的影响力。它利用刑罚的惩罚作用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恐惧,表现出压服人并使之敬畏的力量。刑罚威慑力可以约束行为人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对犯罪人格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刑罚的目的是国家建立刑罚制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刑罚的目的并且科学地揭示刑罚目的的内涵,对于建立健全国家的刑罚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罚之社会效用,取决于刑罚效应的协调与均衡。我国的刑罚配置基本上是以罪刑法定为基本原则的,罪刑适应原则所要求的刑罚效应的协调、均衡,根本上看则应当是取决于社会之特定的发展状况、生产条件以及人们所处的客观生活水平。而目前我国医疗事故罪的刑罚设置存在一些缺陷,与我国现有的实际国情不相符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引发了一些潜在的矛盾,因此对于医疗事故罪刑罚设置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对医疗事故罪的刑罚配置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区刑罚的根据应当是报应论限制和制约下的以教育刑论为核心的综合论。文章认为,社区刑罚应当以报应论为基本的规诫,以满足正义和秩序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以教育刑论为核心规诫,以满足矫正犯罪人的要求;社区刑罚应当适当考虑剥夺犯罪能力论的要求,以争取社区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受理性指导的刑罚制度是最值得称赞的刑罚模式,由非理性到理性是刑罚价值从专权到人权的过程。理性指导下的刑罚制度应是人道、谦抑和平等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犯罪也在急剧增长,并朝着涉案金额巨大化、犯罪手段智能化、受害群体扩大化等方向发展,严重威胁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刑罚是国家对犯罪最具强制性和严厉性的最后手段.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刑法典的相对稳定性与犯罪的复杂多变性永远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因此,经济犯罪的刑罚配置需要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适当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者基本未适用过的部分走私犯罪的死刑刑罚,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符合“少杀、慎杀”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取消死刑的同时,《刑法修正案(八)》调整和完善了走私犯罪生刑刑罚结构,保持了刑罚调整的科学性;修改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要件,加大了对“蚂蚁搬家”型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使走私犯罪的刑事立法更趋前瞻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8.
刑罚目的在刑罚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刑罚的创制与适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刑罚目的,将有利于完善国家立法和司法。法律情境中存在3种心理状态:公正、上位公正和下位公正;基于个人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公正为标准的个体心理均衡;基于社会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不平等的公正为标准的社会心理均衡;司法理念和刑罚制度要随着公正状态的变迁而变迁;社会心理获得有效均衡的途径是开启大众理性,降低社会交流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间信息交流愈发便捷,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也因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有遭受到侵害的风险性,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念出发,结合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论述现行刑法对于本罪保护的不足之处,结合域外的法律经验,提出在立法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如今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法律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体现和谐的内容,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与监禁矫正相对应,更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虽然社区矫正制度刚刚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上崭露头角,理论研究时间不长,但这个全新的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关注,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