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师》2010,(1)
<正>国税函[2009]6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一、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二、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明确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不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缴费,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对个人从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基金取得的投资收益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实际领取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可享受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财税[2013]103号文件的核心变化在于实现了个人所得税的递延纳税。(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  相似文献   

3.
顾学锋 《税收征纳》2012,(10):20-21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首次明确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之后《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9号)(以下简称9号公告)又对该函的有关规定作了补充规定。企业年金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将年金问题又推上网页报端,笔者现对加强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管提出一点浅陋见解。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年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新规定,但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具体相关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规定的分析,探索新规定的税收政策和会计处理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鲁玲  薛跃 《中国外资》2010,(6):59-60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年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新规定,但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的具体相关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规定的分析,探索新规定的税收政策和会计处理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财会学习》2011,(4):9
一、关于企业为月工资收入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职工缴存企业年金的征税问题(一)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二)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但加上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后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  相似文献   

8.
钟税官信箱     
《中国税务》2014,(5):60-61
企业年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Q钟税官:我是一名企业职工,所在企业2013年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每月公司和个人都缴纳一定数额的年金,计入个人年金账户,个人缴纳部分由公司直接从工资中扣除。请问公司和个人缴纳的这部分年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会财会》2014,(2):62-63
正财税〔2013〕103号2013年12月6日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现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1.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  相似文献   

10.
最新法规     
《税收征纳》2011,(3):43-46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公告(2011年1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9号)现就《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以下简称《通知》)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4,(1):79-80
<正>财税[2013]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现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1.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办法和标准,为在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职工缴付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以下统称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各州、市地方税务局,省局直属征收分局:为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现就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明确如下:一、企业年金属补充养老保险性质,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企业年金的计税依据为单位为职工出资部分和职工个人出资部分之合。  相似文献   

13.
《财会学习》2014,(1):8-9
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现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徽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近日,三部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什么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税总局于2013年底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以下简称103号文),明确了年金企业(单位)缴费及个人缴费暂缓缴纳个税的条件及额度,规定年金投资运营收益计入个账时暂不缴纳个税,规定了待遇领取阶段的个税征缴规则,实质上确立了年金个税征缴的EET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税函[2009]694号文,明确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处理问题。政策背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规定,除按国家有关政策实际缴付(包括单位、个人)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外、其余的补充保险,  相似文献   

17.
自2014年起我国对年金个人所得税实行延期征税政策。新政明确年金个人税前缴费比率为4%,且与企业缴费及投资收益一并递延至领取环节,全额计税。本文通过年金个人所得税新旧政策对比,设立考察指标,进行仿真测算,分析政府的税收红利(宏观税额增量)和个人的边际税率(微观税负变动),指出延期征税政策存在导向性不明、激励性不足、优惠性不够三大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年金概念,细分年金构成,优化计税方法,让延期征税政策的激励作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引入工资差异对企业职工企业年金缴费意愿的影响,采用仿真方法测量企业年金对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差距的影响。首先,根据我国养老制度安排,构建了企业年金基金、基本养老金、退休金预测模型和养老金差距测量指标;其次,选取工资水平从社平工资的0.5倍~5.0倍的14类代表性职工,模拟了基准情境和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的四种情境——提高雇主缴费的企业所得税免税上限、降低雇主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领取阶段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免征个人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及其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差距,提高雇主缴费的企业所得税免税上限的作用最显著。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提高、企业年金管理费率降低、余寿减少、社平工资增长率提高和工作年限增加都会放大这种作用,反之亦然。工资越高企业职工从企业年金中获益越大,可能扩大企业职工内部养老金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务》2013,(11):56-57
风险点一点 目前,一些高收入企业为提高员工福利,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每个月,企业财务会将企业年金的企业缴纳部分作为单独的一部分缴税,但是不要忽视,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一些不熟悉税法的财务人员往往将个人缴纳部分作为免税项目进行税前扣除,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自2014年起,我国对年金个人所得税实行延期征税政策,即EET模式。新政明确年金个人税前缴费比例为4%,且与企业缴费及投资收益一并递延至领取环节,全额计税。本文通过年金个人所得税新旧政策对照,设立考察指标,进行仿真测算,分析政府的税收红利(宏观税额增量)和个人的边际税率(微观税负变动),指出EET型个税政策存在导向性不明、激励性不足、优惠性不够三大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年金概念,细分年金构成,优化计税方法,让延期征税政策的激励作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