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有关农产品卖难、价格大跌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从生姜到土豆又到白菜,多个农产品价格大幅度跳水,导致农民损失惨重。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是去年市场价格较高的品种。为什么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不少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  相似文献   

2.
经过连续几年的大丰收之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部分农产品都相继出现了销售不畅和价格下跌的情况。直至目前,粮棉油、肉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一次主要农产品出现大范围内的卖难和价格下跌现象,紧跟其  相似文献   

3.
商务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卖难”应对工作机制。通知指出,由于我国“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长期存在,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卖难“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巫国兴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价格接连发生几次跌宕起伏的大波动。十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屡屡出现的买难、卖难和价格问题,原因何在?这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农业和宏观经济的互动性、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也在日渐增强。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基础设施总体薄弱,信息不对称,产销组织化低等问题还很突出。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部分地区出现买难、卖难现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改革农产品流通体系,尽快推进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我国主要农产品相继出现价格下降、流通不畅的现象,这是我国目前农产品"卖难"的最直观体现,我国的农产品产值一直逐年上升,但农产品的需求却没有跟着增长,农产品的质量也没有增长,这促使了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发生,农产品大丰收但农户却笑不起来,很多的农产品都只能堆在田里,价格一再下调,但也是无人问津。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无疑为农户打开了另外一条出路,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可以很好的解决农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购销经营和价格基本放开以后,流通大为活跃,促进了生产,繁荣了市场。与此同时,农产品"卖难"与"买难"也交替发生。八十年代初期以来的十多年里形成了两难交替的两次循环:"卖难"(1982-1984年)——"买难"(1985-1988年)——"卖难"(1990-1992年)——"买难"(1993-1995年)。每次交替循环都是从粮食开始,而后波及棉花、油料、桑蚕茧、生猪等,引起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对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图从农产品流通角度对"卖难"和"买难"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一、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给量迅速增长,同历史上的长期短缺相比,供应称得上充裕,但从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去衡量,仍然是紧缺的。农产品一丰收就出现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我国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从供给短缺到需求制约 ,全国曾三次出现了“卖难”现象。第一轮的直接诱因是连续几年丰收而引起的粮食、棉花的销售不畅。在当时粮、棉供过于求 ,而其他多数农产品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 ,国家决定引入市场机制抑制粮、棉生产 ,鼓励其他农产品的生产 ,从而化解了这一轮的困难。第二轮的情况是多数农产品出现“卖难”的同时 ,少数品质较好的价格坚挺。经过结构调整 ,同样化解了危机。与前两轮相比 ,这一轮“卖难”的情况是农产品价格几乎全面下跌 ,下降幅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  相似文献   

9.
彭艳君 《粮经纵横》1998,(5):31-32,6
一、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1、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转移和分散价格风险 农产品由于其不易贮藏、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较小,其供求量的变动会引起价格的显著波动。“买难卖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如1992年粮食丰收,国家储备难,农民卖粮难,粮食价格下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1993年种粮面积减少,兼之受灾减产,使粮食收购价上涨11%左右,  相似文献   

10.
稳定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买难”始终为人所关注,实现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扩大消费、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11.
的平均价格水平基本相同,但因运输成本高,明显减弱了农产品价格的竞争能力。由表'对比可见,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偏高,随着大量国外低价农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将使农产品价格体制全面走向市场化,必然引发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跌,卖难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从而导致农民收入的减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交易困境与对策:资产专用性维度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一、引言我国自 1 984年人均粮食达到 40 0公斤之后 ,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买难”和“卖难”交替发生 ,近年“卖难”延续更久。一方面 ,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没有合理的价格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 ,农产品加工、购销 (初级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 )企业所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及时而稳定的供给。一些学者认为 ,这种困难的原因在于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这种矛盾确实存在。但分散经营也容易形成比较完全的竞争市场 ,从新古典市场结构理论看应有一定效率。还有一种解释是我国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但多年的粮食供大于求为农…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延续去年以来的偏弱走势,粮食价格涨幅进一步趋缓,棉花、油料、食糖价格持续下跌,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大宗农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展望后市,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主要农产品库存充足,加之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偏松、进口仍将继续增长,预计下半年我国种植业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应谨防"卖粮难"、"卖棉难"再现,畜禽产品有望波动回升,但涨幅不会太大。上半年农产品市场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年,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媒体经常发出惊呼,并造出了一堆"怪异"的新词。例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葱击波""糖高宗"等等,惊呼于价格的上涨。而用于价格下降的"怪异"新词很少。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大惊小怪,最根本的应该是不了解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特点。需求弹性小,是价格暴涨的基础原因。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一个很小的供给数量变化,就会引起一个很大的价格变化。由于需求弹性小、供给量易变、产品储藏难、生物周期性等,是农产品的普遍特点,不是偶然现象,因此,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构建依然面临诸多障碍,如合理目标价格测算难、有效补贴方式确定难、具体补贴资金核定难、农民生产决策难度大等。基于此,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收入成本相结合原则确定目标价格;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步伐;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完善和健全粮食期货市场;建立消费者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6.
稳定农产品价格,解决农产品"卖难"和"买难"始终为人所关注,实现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扩大消费、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流通方式。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和零售,每一个环节都至少加价5%至  相似文献   

17.
发展节本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地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地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由解放初期的200多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价格下跌和卖难现象。农产品供给状况的重大变化,表明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已经改变,大多数农产品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小生产与大市场必然存在难以对接的矛盾,特别是农产品供大于求、卖难、质量较低、价格低迷等问题也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关键就是构建新的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一、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问题1、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物流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2万…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韩长赋(农业部部长):当前农业发展五大问题不可低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五大问题不可低估,亟须高度关注。首先是自然灾害不可低估。各地必须时刻绷紧抗灾夺丰收弦,立足防大灾、抗大灾,早部署、早安排。其次是农产品市场的挑战不可低估。从市场价格看,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总体走势偏弱,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下跌态势。粮食价格下行压力仍较大,库存处历史高位,新粮集中上市后可能出现卖难现象。再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重大动物疫情不可低估。下半年是农  相似文献   

20.
农村脱贫意味着首先要让贫困人口买得到和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而治理农产品价格波动就成为关键。当前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注重周期性和传导机制时而忽略了价格粘性。为探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本文基于价格粘性的视角,使用变异系数和无条件波动率测算2003年~2012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并进行整体、跨期和数据频次的对比研究,再运用GARCH模型分析波动趋势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51.5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小,2007年以后只有约12%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价格波动随时间频次而改变。GARCH模型结果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不同稳健性。这些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异质性、类聚性和粘性。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