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多规合一”之“一”探析——基于厦门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厦门的实践,对"多规合一"的"一"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两种思路,厦门的"多规合一"并不是"合出一个超级规划",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城市空间统筹发展和管理的平台。研究如何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空间基准构筑"一张蓝图","一张蓝图"的内容构成与定位。探索通过"一个空间信息平台",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完善"一套机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 相似文献
3.
4.
5.
从“做什么”到“不做什么”:基于“多规融合”的县域空间管制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占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县域单元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以县级地方政府为执行主体的县域规划转型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且更具意义,然而当前县域层面的空间规划尤其是空间管制研究却十分匮乏,难以适应和引导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发展。实践中县域层面空间管制手段缺失和失效的重要原因包括"县域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被忽视,多个部门规划的空间管制内涵相互矛盾以及行政管理职责不清晰"等,通过对当前中国县域规划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多个部门主导的规划进行系统研究,据此提出基于"多规融合"的县域空间管制体系框架,指出县域空间管制应从试图规定"要做什么"转向规定"不要做什么",从"先图后底"走向"先底后图",从"点"状的结构性规划走向"线"和"面"状的空间管制,从独立编制走向统一平台管理。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与基于“一张图”的“多规融合”信息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问题,围绕"一张蓝图干到底"这一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法,结合我国各地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各种实践,分析了基于多规融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提出了以"一张图"为核心的多规融合信息平台的定位、内涵以及建设思路,并阐述了相应的技术内容,为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发展中,都市圈是重要单元,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形态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郑州都市圈为例,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基于“三生”功能,结合县域统计年鉴数据选出21个指标,构建都市圈“三生”空间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权法和空间功能测度分析郑州都市圈“三生”空间的特征,利用空间功能比较优势指数、Ward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三生”空间功能值进行分区,进一步对郑州都市圈“三生”功能提出4类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抗战遗产廊道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廊道理论发端于美国,表现为一种区域化的文化景观保护战略方法,对于完善现今我国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借鉴这一理论方法,聚焦陪都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GIS空间分析平台,对抗战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研究,划定不同的遗产聚落,在此基础上引入适宜性分析的思路探究适宜抗战遗产廊道走向的带状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现有城市路网的遗产休闲游览建议性线路,希望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将散点式的山城抗战遗产进行资源整合与文化彰显,为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新时期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通过多个规划项目的编制研究,探讨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聚焦的县域层次,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点、规划路径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路径分析:以县(市)行政区划调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数据的梳理,以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0年间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及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提升2000—2010年城市化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全国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达52.82%;这种影响集中反映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撤地(县)设市为主的两类行政区划调整上,同时以上两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4年间。特别地,东北地区哈尔滨的2次撤县(市)设区调整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增长率;东部地区的3个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调整对城市化增长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不大;西部地区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受以上两类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13.
21世纪的今天,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步伐也随之加大。养老是民生之本,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因此,应把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重点。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现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发展。本文以黄山市为例,分析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规划协同的市(县)空间管制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四类市(县)空间管制区划,总体上形成了从保护到开发的差异化政策导向,然而在其编制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叠、交叉和冲突现象,直接影响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规划制度背景,比较分析了市(县)层次的空间管制区划目标、标准与内容差异性。规划协同是我国统筹各类规划工作的客观要求,基于此,提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的协同原则、路径与要点,并构建了市(县)空间管制区划体系框架,具体通过市(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予以落实。其中,市(县)域层次侧重空间功能区、城镇空间增长边界线和保护控制边界线等内容,中心城区侧重管制分区与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对陕西省紫阳县绿地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紫阳县城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环两带、四廊多点"的规划结构,构建"大绿环城、大水载城、绿廊串城"的方案。通过本次规划,使紫阳县呈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从而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为10.75m2/人,使绿地率达到35.79%,绿地覆盖率达到39%。 相似文献
17.
职住平衡角度下的城乡空间结构统筹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现、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