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兰梓睿 《企业经济》2022,41(4):76-84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但集聚模式具有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工业集聚对城市群本地城市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京津冀城市群工业集聚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环境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等影响因素对城市群环境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以绿色创新为支撑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加强城市群工业集聚区域的环境规制和监管,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实现区域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2.
周一成  廖信林 《财会月刊》2019,(18):131-138
中国情境下创新驱动能否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创新驱动战略的根本切入点及落脚点。基于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主要发现如下:创新驱动能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这一作用只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得较为明显,对西部地区的正面影响尚不显著;创新驱动不仅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带动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这表明区域间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具有高度紧密的空间依赖特征。以上发现可为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房价在区域城市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差异化预期理论,利用2012-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房价的面板数据,探求成渝地区城市房价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构建住房均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解释了不同预期下各因素对房价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房价在空间上已然形成体系,并且具有联系性和中心性的特征,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房价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房价溢出效应明显。另外,预期是影响房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基尼系数对我国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了空间差异研究,以解决我国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等问题。研究发现:各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呈减弱趋势,而城市群之间由于要素的流动和共享,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正向激励。因此,应发挥榜样城市的示范作用,对周边区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充分发挥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联动延伸,以此带动其他城市群,使各城市群之间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3~2013年城市金融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研究结论如下,五大城市群总体、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金融发展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珠三角、长中游城市群金融发展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城市群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最大,长三角与长中游城市群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各城市群金融发展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的演变趋势不一致,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演变趋势也不一致。城市群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梯度效应,呈现两极分化或多极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宏  李振坤 《城市问题》2019,(10):63-68
  相似文献   

7.
8.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9.
环境规制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进入门槛,降低竞争程度,减缓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则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市场获取成本,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我国地级市数据,基于地理距离权重,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识别其空间溢出机制,提出可行的环境规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为基础,重新审视了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从工业产值利税率角度考察了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对于创新绩效的贡献不显著,劳动力存在“去技术化”,但是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很显著,特别是东部地区要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企业规模差异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鼓励中小企业地理上的集聚并实行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徐青松  梁敏 《价值工程》2021,40(32):53-56
本文以扩展的BGL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选取人力资本衡量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外溢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分析我国各区域FDI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地区性差异,讨论现阶段制约我国FDI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并为实施合理的引资政策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于东平  陈龙 《价值工程》2014,(30):167-169
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存在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空间,人力资源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总体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对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分析了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修正引力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绿色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地区间差异在缩小但差异仍较为明显,且地区间的联系突破地理邻近效应,呈现为广泛复杂的网络关联和结构形态并趋于稳定。绿色发展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体现出经济及技术外溢以及能源输入;以西南地区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主要进行资源供给及接受技术外溢;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主的“主受益”板块,体现其绿色发展得益于西北及环渤海地区的资源供给,各指标水平较高且均衡,但板块外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西北地区省份为主的“净溢出”板块,各方面发展均比较落后,主要对环渤海地区进行资源供给;陕西、河南作为资源密集型省份,其绿色发展受自身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但因其地理位置居中,处于网络中心性最高的重要地位,与其他省份存在较广泛密切的联系,建议培育为新的绿色发展增长极;总体上,板块内部聚类明显,但仍存在板块内部分省份及板块间的互动不强,需打破行政壁垒,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板块间的技术、人才交流及资金流动,实现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姗  欧朝蓉  杨绍微  包广静 《价值工程》2021,40(27):181-185
科学合理的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空间结构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年云南省129个区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规模、经济结构、社会发展质量三个评价维度构建了云南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18年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利用空间自相关析法对云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聚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云南省整体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具有不平衡性,社会发展质量相对较低,社会经济发展分配不平衡,现代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②云南省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大,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现象.③云南省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局部相关性不明显,各县城社会经济发展呈孤立态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揭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出1993~2019年全国、分区域和分省份的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揭示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收敛模型、普通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在样本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且平均值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态势。除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外,全国整体以及东部、西部地区均呈上升态势;三大区域间差异也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产生如此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最小。就收敛特征而言,仅东部地区存在显著σ收敛;全国和三大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在后者时收敛速度都相对更大;然而,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全国整体的β收敛趋势已不存在。研究创新:较早聚焦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刻画并测度其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检验其σ收敛、β收敛,探究促进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对于缩小网络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区域差异、促进区域间网络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和测算服务业空间外溢效应指数,利用2003—2011年江苏省和浙江省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和江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江浙地区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由于地区发展路径的差异,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高于浙江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投资、消费比例与经济发展政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国际比较中探寻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合理比例,同时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3,(9):186-187
在借鉴Feder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9-2010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外溢系数为0.2740,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并且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因此,根据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部门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