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在粮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当众多的粮食企业感到人员众多、包袱沉重、效益低下时,湖北省襄阳县粮食局双沟粮油贸易分公司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了一条灵活高效的促销之路:1994年,该公司调销粮油1160.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772万元,创利润54万元;1995年1-10月份,调销粮油1771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982万元,创利润55.2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为粮食工作奉献了40个春秋的湖北省襄阳县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书法深知这句话的意义,也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任职10年来,襄阳县粮食局工业综合加工能力、总产值和利税分别比1984年翻了5倍、8倍和4倍。1992年,局所属双沟粮油加工厂实现产值销售双过亿;1993年,局所属双沟粮管所以年利润160万元荣居全省第一所。1991—1994年,襄阳县粮食局连续4年被湖北省粮食局授予全省粮食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1990年11月,山西省长治市溢香食品厂第一轮招标承包到期,核算时企业亏损206万元,尚欠银行贷款248万元,成为全省商办工业企业中的亏损大户。1991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带领全厂职工奋力拼搏,到1996年10月,企业全面扭亏为盈。与1990年相比,企业固定资产由32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工业总产值由350万元增加到2200万元,利税突破100万元。1995年该厂被长治市消费者协会授予“全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被山西省消费者协会评为“全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1996年被长治市劳动局、财委、长治日报社授予“最佳商办厂”称号。  相似文献   

4.
<正> 湖北省襄阳县商办工业挤入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到目前为止,全县商办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1家,固定资产原值达7006万元,形成了以粮棉油、肉禽蛋加工为主体,包括食品、饲料、饮料、麻纺、机械、印刷、医药、建材8大工业门类的商办工业体系。1994年1~11月份,全县商办工业完成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实现利税14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3%。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营粮食部门面临很大的困境:一是全行业亏损。到1991年底,全国粮食系统累计挂帐加亏损达5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职工负债1.4万多元。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是“空壳”。二是经营萎缩。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食购销价格的逐步理顺,国营粮食部门的平价经营优势逐渐失去,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市年产粮食20亿斤,年出售商品粮12亿斤,曾被誉为“南方水稻产区卖粮之冠”。从1992年到1995年,我们粮食部门在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的同时,狠抓扭亏增盈工作,连续4年实现盈利1330万元,上交利税5679万元,消化财务挂帐6468万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围绕市场搞好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各地粮食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江西高安城区粮油供应公司围绕市场搞经营,跳出圈子求发展,走出了一条跨行业、跨地域经营,全方位创收增效的新路子,去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3168万元,销售大米1478万公斤,创利41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变观念 稳住主业 自1992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后,江西高安地区粮油供应公司与其他粮食企业一样在经营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顾客流失,市场份额被挤占,销售不景气、职工积极性不高 面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襄阳县每年的粮油收购量在1亿斤左右,如何使这些粮油顺利地进入流通渠道,在实现粮食部门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襄阳县粮食局以加工转换为重点,以内销外销并举为手段,促进粮油商品流通。 1.发展工业生产,促进粮油转化增值。从1984年起,襄阳县粮食系统就积极开展发展粮办工业的积极探索。十年来,他们通过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等手段,在5个传  相似文献   

9.
<正> 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去年粮豆总产达到了67.5亿公斤,商品量达37.5亿公斤,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近年来,绥化地区粮食部门把搞活粮食大流通,开拓经营求发展,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市场、振兴粮食企业的一件大事来抓,收到了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1991年到现在,累计经营粮油3500万吨,建立经营网点1546处,安置富余人员20364人,累计实现多种经营利润30647万元,其中,抵补政策性亏损22464万元。  相似文献   

10.
农行河南省襄城县支行积极支持粮食部门转变工作思路,推进粮食附营业加工转化和多种经营,把原粮变成受消费者欢迎的粮食制成品和商品,使我县粮食行业有了一片新天地。截止目前,襄城县农行为该县粮食系统发放贷款3952万元,使全县24家粮食企业中22家扭亏为盈,系统内1800名职工无一下岗,并且又从社会招聘一部分下岗职工到粮食企业工作,使自身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由于多种原因,襄城县粮食系统因收购价与市场价落差较大,小麦调销困难,顺价销售难以实现,粮食部门亏损严重。基于此,农行襄城县支行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向市场,一改…  相似文献   

11.
<正> 湖北省宜城市丰盈粮油工贸公司是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100万元。该公司具有年加工面粉2.5万吨、大米2万吨、面条1500吨和仓储3万吨的能力。1999年以来,丰盈公司在改革中注重责利并重、体制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1999年1~9月,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创利税55万元,被湖北省确定为“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产品“玉洁”牌面粉、“银针”牌面条被评为“湖北市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粮食局的精心指导下,四川省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流通政策,积极应对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和市场粮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维护四川粮食安全。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中,我省各地粮食部门把建立健全粮食财务约束机制,改进、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经过努力探索,在推进制度管理、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盈利3075万元,连续五年保持盈利。  相似文献   

13.
<正> 山东省菏泽绿源食品总公司能“起死回生”并“茁壮成长”,源于一次成功的“嫁接”。1997年8月,该公司因亏损4500万元被整建制划归给菏泽粮油集团。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均名列全省同行业前茅的菏泽粮油集团,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管理经验,所属十几家企业连年赢利。与菏泽粮油集团这颗生命力强劲的大树结缘后,绿源食品总公司有如枯木逢春,显得生机勃发。1999年,该公司扭亏为盈;2000年实现综合效益200万元;2001年元至6月,宰杀、销售生猪约6.2万头,日加工生猪920头,创下了自建厂以来日加工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4.
<正> 1997年岁末,江西省崇仁县粮油加工总厂在厂长梁金堂的带领下,经一年奋斗摘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时隔一年,这个厂的经济效益又实现了“三级跳”:总产值达3100余万元,实现利税40.67万元,职工月平均收入达600多元,同比分别增长65%、271.13%和58%。27名下岗职工全部回厂再就业,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宝得利”是山东省梁山县供销社非凡集团公司所属宝得利制衣厂的商标,在当地“穿宝得利服装,潇洒又漂亮”的广告词家喻户晓。就是从创这个名牌服装开始,梁山县棉花加工一厂由单一的棉花加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4个骨干企业的集团公司,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2334万元,创利税130万元,1996年被省供销社评为“10强工业企业”之一。 1989年梁山县供销社所属兔毛纺织厂产品大量积压,企业陷入  相似文献   

16.
张湾镇位于襄樊市东郊,是襄阳县的城关镇.近年来,张湾镇委、镇政府主动抢抓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使全镇的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75亿元,乡镇企业发展到3657个,完成总产值31.0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888.2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994元.张湾镇连年被评为湖北省“乡镇企业十强镇”、“综合实力十强镇”、“财政收入第一镇”、“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各级粮食部门不断深化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加快粮食企业改革步伐,2001年,全省粮食系统实现利润1.02亿元。这是继1999年全省粮食购销企业实现盈利后,连续两年全省粮食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优势。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企业潜亏问题比较突出。到2001年底,全省商品周转粮中,库存单价高于目前市场销售价格的粮食近50%。这部分粮食顺价销售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保管费用、贷款利息增加、粮食陈化问题也逐渐出现,潜亏因素增大;…  相似文献   

18.
<正> 在1999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湖北万宝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宝”牌精制小麦粉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面粉类产品,该产品实现了从“省优”到“部优”进而成为“中国名牌”的三级跳,这是万宝公司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面启动质量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 万宝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国家粮油购销体制改革后,由于受原粮收购渠道的制约,该公司每年仅原料成本即增加了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南“油中王”集团在全国油脂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依靠创名牌拓展市场,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几年来,该企业生产能力由年加工油料1万吨发展到4万吨;固定资产由800万元增加到5800万元;年销售收入由800万元上升到8000万元。1995年~1998年3年间该企业累计实现利税400多万元,其“油中王”牌系列产品相继荣获湖南名牌、  相似文献   

20.
<正> 江苏银龙(棉业)集团有限公司靠科技上规模,以质量争市场,从一个固定资产不足1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不过50万元,职工不过百余人的单一棉花加工厂,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员工1200人,集棉花加工、纺纱、织布、服装加工、物资贸易、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1995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529万元;今年1-6月份已完成工业总产值7199万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711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5.5%和239%,荣获江苏省供销系统“十强工业企业”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