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城市区域思想的演变历程,重点介绍了国际城市规划界的前沿动态:巨型城市区、巨型区域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交通对住宅地价区域差距的影响对深刻理解交通对于区域发展差距及要素分布的关系以及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4—2020年间偶数年中国11个巨型城市区域内部城际列车联系数据与城市住宅地价数据研究城际交通对区域内住宅地价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城际列车联系与巨型城市区域内住宅地价差距之间总体呈“U”型关系,即城际列车联系缩小了多数巨型城市区域的住宅地价差距,但却开始扩大东部巨型城市区域的住宅地价差距;人口分布均衡化是其中缩小效应的重要机制,而高端生产要素在核心城市的集聚则是扩大东部巨型城市区域住宅地价差距的主要原因。这些发现为交通与要素分布的关系等经典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了以往关于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均衡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合作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柏  孙春明 《经济界》2005,(6):79-84
200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全省地厅级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开班典礼的讲话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协作的概念。他指出,要“积极推动与周边省区和珠江流域各省区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广东作为华南地区经济中心、中南地区对外联系门户和大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构筑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致力于推动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泛珠江区域经济合作组织(PECO)的建立,为珠江区域“9+2”的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提供长期性的交流平台,为招商…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城市巨型化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向城市加速聚集,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期.但是,城市的"疯狂"扩张,又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科学发展观,寻求一条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形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中心经济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的测度方法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城市,它代表了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卫生五个方面初步选取了具体指标,以构成相对完整的生态城市测度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生态化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并以之来测度生态化水平.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长沙生态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格局等区域发展要求的提出,破除区域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成为新时期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区域要素流动是包含规模与方向两个维度的矢量模型,基于此,构建了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二维象限下的影响机制框架,根据行政区划的边界划分属性与资源配置属性,将制度距离分为边界制度距离与资源制度距离两种类型。进一步在边界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对两种距离的区域空间效应进行了测度,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首要制约因素分别为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2)都市圈边界作为一种非刚性的区域划分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3)对于不同的要素类型而言,人流要素受到两种距离的阻碍作用更强,而资金流要素的流动都更为自由;(4)资源制度距离对资金流要素的影响大于对人流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模块化是通过某种设计规则把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从而降低不确定性、提高协调灵活性的一般过程.目前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现状表现出明显的模块系统特征.为了实现区域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借鉴模块化理论的思想,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网络是城市存在的空间范式,它在空间尺度上可划分为世界城市网络和区域城市网络。其中,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经历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世界城市网络三个阶段;区域城市网络则包括巨型城市区、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等研究领域。世界城市网络所运用的生产者服务业分析方法中的单一中心城市模式与区域城市网络的封闭模式相互割裂,不能合理解释当代世界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内在关系。全球价值链可将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有效融合,是研究不同功能城市所组成的多元世界城市网络模式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位和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区域发展外部势力介入、计划经济时期重化工业基地建设、制度环境等方面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而为解决东北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问题,促进城市与区域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与区域整体实力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鲁苏豫皖交界区域城市中心性的社会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性是反映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影响力的重要测度指标,城市中心性研究是当前区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选取鲁苏豫皖交界区域的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交通中心性、产业中心性、吸引力中心性三个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鲁苏豫皖交界区域的城市中心性问题.研究得出:本区域有成为整体经济区的客观基础,存在东西两个经济亚区;徐州具备较强的综合优势,最有可能成为本区域的中心城市;济宁、商丘、枣庄、菏泽各具优势,加以综合提升,将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空间范围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推动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本研究采用交流强度、断裂点、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兼顾距离、服务和行政划分等原则,依托经济社会联系和资源环境保障的划分依据,明确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存在三个层次的空间范围,即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核心区域、紧密区域和合作区域.结合各地区发展现状,指出北京在各个层次区域的核心地位和各区域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回顾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对其功能区域体制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随后从区域属性与行政级别、职能定位与统筹力度、区镇联动与区镇合一、发展模式与未来走向四个层面分析了功能区域体制的运作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认为要充分肯定功能区域管理体制的创新意义;继续完善功能区域推进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统筹机制;进一步明确功能区域的职能定位与法律地位;科学规划功能区域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回顾摩天楼在西方城市空间中的演进历史,提出中国的摩天楼需要实现"本土化",并从城市功能、城市景观、城市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城市中的作用。最后,以山地城市重庆为例,总结了摩天楼在重庆城市空间中的发展历程与分布状况,并就其对山地城市景观的影响及其与城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成青青 《经济界》2022,(3):49-5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跨区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围绕“同城化、协同化、差异化”融合发展目标,根据长三角相关城市数据样本,对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五维”驱动因素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南通与长三角相关城市区域经济联系紧密,区域比较优势逐年增长,区域产业分工在合理区间,但区域创新活动偏弱,区域产业协同的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畅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空间共构,高端赋能,提高政策协同,实现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肇始于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发展及全球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生产的分散化与管理的集中化导致国家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骨干城市及其所依托的城镇群体之间的竞争。立足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实践,衔接国际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理论前沿,着眼于当前我国城市区域体制转型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凸显的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和运作瓶颈,采用城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背景、方法、视角、内容等多个层面,系统归纳和评述了中外城市区域增长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并从城市区域治理的增长网络、增长政体、增长制度和增长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拓展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明晰现代物流、城市区域与空间组织概念基础上.通过条分缕析现代物流与城市区域内经济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和自然资源等子系统的作用机理来阐释现代物流与城市区域空间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经济学角度来说,城市功能是城市作用于外围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产业发展引起了城市功能的变化。本文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视角分析了城市主导功能、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