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昭 《中国外汇》2023,(19):46-49
<正>目前10年期美债利率4.5%的水平或处于周期高位,远高于利率中枢。虽然美债利率短期仍有冲高可能,但长期难以维持在4%以上,未来或出现明显下行。新冠疫情与乌克兰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逆全球化、绿色转型、人口老龄化等长期结构性因素的存在,投资者普遍担忧全球经济将从“三低一高”(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杠杆)向“三高一低”(高通胀、高利率、高杠杆、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更加趋于市场化和复杂化。本文分析了短期和长期内我国市场化利率趋势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国内去金融杠杆和强监管政策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国外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我国短期内利率全线上扬,长期,受国内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率下行、地产周期及要素的分配趋势等因素影响,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利率将逐渐与发达国家趋同,我国利率水平在长期内将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2008—2020年银行—企业匹配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银行信贷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敏感性定义银行风险承担,实证考察短期利率下行和长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短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长期利率下行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经济显著性而言,长期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于短期利率。第二,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获得收益机制是长期利率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主导机制,而追逐收益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久期缺口越大、权益比率越低的银行,长期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推动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应基于收益率曲线全面认识利率变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同时注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商业银行久期缺口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亚太地区均衡实际利率(自然利率或中性利率)的演变。实证估算结果显示,除中国和泰国外,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自然利率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或中期开始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超过4个百分点。本世纪初,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大。本文还使用频域法检验了实际利率的长期构成要素和人口结构、全球化、宏观经济金融指标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亚太区的自然利率与人口结构及全球性因素的低频趋势项具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但与资产价格趋势、信用占GDP的比例及经济增长趋势的关联关系较弱,大多数国家的自然利率与金融长期发展、以及储蓄率和投资率的趋势项相关。  相似文献   

5.
适应低利率环境推动消费贷款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剑峰 《新金融》2006,(1):27-29
市场利率过低乃至与存款利率倒挂是近期金融市场的一个典型现象,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态势看,支持市场利率走高的经济机制并不存在。从短期看,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从中期看,经济景气周期下行以及由此导致的投资增长率下滑;从长期看,由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储蓄率长期高于投资率。低市场利率环境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和金融体系的机构调整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运行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通胀预期逐渐强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费雪方程和无偏预期理论,从短期名义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中分离出通货膨胀预期和Ex-ante实际利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使用Ex-ante实际利率与主趋势的偏离程度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针对我国加强通胀预期管理提出了完善调查监测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目标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西方流行一种理论,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是非对称的,存在单边性,那么,在通胀时期,名义利率可以随着通胀率而水涨船高,但在通缩时期,货币当局却无法实现负的名义利率水平。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政策观点是,在正常时期,特别是存在一定通胀率的时期必须保持一定的名义利率水平,这样才能为今后可能出现的通缩提供政策空间。在我国的金融转型进程中,名义利率偏低显然可能进一步限制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国债市场中隐含的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的信息对于指导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采用简约型无套利宏观金融模型,第一次从中国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分解出债券市场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的整个期限结构。本文模型推断结果发现在2005年1月到2012年4月的样本时间内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值,反映出近年来货币政策偏于宽松和利率市场化机制未完善的问题。通过对本文分解的通胀预期和其它同类通胀预期指标比较分析,发现通过本文方法获得的通胀预期很好地反映了债券市场通胀预期的水平和变化趋势,也吻合通货膨胀的周期变化。同时因本文方法能够推断不同期限的通胀预期,相比已有的单一期限通胀预期指标,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经济下行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的背景下,我国名义利率受到较大下行压力。为此,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框架下,基于零利率下限约束的视角,构建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冲击、技术冲击与偏好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测算社会福利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模型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了产出的增长,相比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虽然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更好,但也提升了通胀水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福利损失。当名义利率受到零利率下限约束时,由于名义利率工具失效,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升通胀的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际利率,使得家庭消费得到更大提升。但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波动更为剧烈,造成了更大的福利损失。当前,我国政策利率应避免落入零利率下限区间,依据稳增长与稳物价目标之间的权衡,根据数量型和价格型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制定最优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使得调控更加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199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始至今,已经经过了九年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利率放开还远远没有达到。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一是利率水平偏低。我国利率由于长期受到管制,利率水平很低,表现为名义利率去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利率接近于零,甚至是在零以下,为负利率。负利率的危害是严重的,从资金供给方来看,长期的负利率政策是对储户利益的极大损害。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其他投资工具的不断增加和优化,投资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和扩大,人们势必会将资金转向投资于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通胀某种程度上是由几年前过多的货币数量带来的,目前对货币数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将有一定的政策时滞,通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应考虑将利率提高到正的水平上。从长期看,为了避免未来通胀再次产生,央行应将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避免因资产价格泡沫产生通胀。  相似文献   

13.
一、银行间利率市场变化一览(一)10年期国债利率小幅下行5月份,受海外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国内经济数据的持续小幅回落等影响,国债中长端收益率小幅下行。从形态上看,5月份长期利率呈现下行态势。10年期国债利率从月初的3.88%缓步下行至月末的3.83%,其中有4个关键的转折点。第一次是发生在5月伊始。美国时间5月1日,奥巴马宣布拉登被击  相似文献   

14.
利率调控的有效与合理,归根结底要以其对实体经济要素的影响和传导效应来评价。本文从分析2004年以来名义利率调整以及湖北省物价上涨等相关因素对实际利率影响出发,探讨了人民币存款实际利率弹性及相关性。现阶段,受物价波动影响,名义利率调整对存款的影响不及实际利率大,但对实际利率走低起到了缓冲作用。因此,应针对物价波动走势和通货膨胀预期,将实际利率调整纳入央行操作目标,提高利率传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全球通货膨胀持续下行。2008年大危机之后,通胀维持低位。主要央行或明或暗地将再通胀定为政策目标,市场也不再为通胀风险定价。然而,在被遗忘的十多年里,通胀也正在积蓄力量回归人们的视野,曾经压抑通胀的力量已经掉头向上成为通胀的牵引力。2008年是去全球化的节点,价值链分工面临天花板,效率优先的全球化备受质疑,边际上已再难成为价格下行的力量;全球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劳动力不足是长期矛盾,再叠加偏紧的劳动市场,工资菲利普斯曲线或再次倾斜;通胀目标制的建立为中央银行赢得了通胀斗士的美名,将预期通胀的中枢牢牢地定在2%的水平,但平均目标制的建立,已成为背离初心的第一步。工资的停滞是通胀缓和的重要解释,这又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因素有关系,但美国《提高最低工资法案》或成为自下而上打通通胀链条的“梭子”。通胀是一个未知领域,虽然技术进步、服务贸易和债务负担等仍然是压抑通胀的力量,但下一个十年,通胀中枢的上行或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6.
通胀压力导致的利率上行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近忧,而债务膨胀推动的长期利率上升将是欧美市场的远虑  相似文献   

17.
对实际利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际利率的涵义实际利率是相对于名义利率而言。名义利率是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是银行对外公布的利率,而实际利率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利率,即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计算过去的实际利率非常简单,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  相似文献   

18.
负利率与通胀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居民财富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变动趋势下,未来股票市场可能面临下行压力,而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是债券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但长期利率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面临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其他国家股市的涨跌、汇率的走势、利率的变化都会对我国债券市场的行情产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利率和美国利率的共振特征,指出我国债券市场的走势与美国的相关性明显增强;进而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利率波动的影响,认为在关注外部因素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时要特别注意汇率对境内利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