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在当前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研究中应用普遍,但学界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评价标准和关键操作步骤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清晰之处。因此,本文围绕如何用好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得出主要结论为:(1)高质量的质性与案例研究方法具有5个主要特征,即研究设计具有高可信度及高可靠性、样本与案例选择与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式相匹配、数据分析过程严谨及规范、理论构建能找到“最优区分”平衡点、文章写作注重研究方法的独特性。(2)学界需要深入反思扎根理论的内涵体系并规避4种典型误区,要重视处理理论抽样、编码技巧、信效度检验等核心问题。(3)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规范性特别是编码过程在文章中的说明与展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数据进行“持续比较”与合理解释才是扎根理论数据分析的核心,不能为了编码而编码。(4)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理论构建可以概括为“数据—概念—概念间关系—理论”逻辑链条,首先是从数据到概念,即通过将案例数据进行压缩和抽象,使之与相关概念联系到一起,其次是概念间关系及理论解释,即将这些概念以一定的逻辑联系起来,描述案例现象的模式,解释其背后的机制。(5)案例研...  相似文献   

2.
如何通过适当的管理策略来提升员工群体的领导效能,进而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水平,是餐饮、酒店等传统服务企业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文章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在餐饮行业中卓越领导实践和领导效能的代表企业星巴克咖啡为案例,挖掘出其提升领导效能的策略体系,包括“顾客至上的价值来源”“员工至上的价值观念”“赋予员工工作自主权”“提升员工工作胜任度”“独立平等的合作关系”5项策略,并对该策略体系提升领导效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为企业领导研究开展带来了一些积极启发,对本土传统服务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和环境特征中构建更为有效的领导模式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顾客抱怨研究由来已久,但以往研究更多停留在个体层面,缺乏群体层面的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人际“关系”视角,将群体服务失误下顾客间互动分为工具性关系互动和情绪性关系互动,通过设计旅游团遭遇群体服务失误的情景模拟实验,探讨群体服务失误下顾客间“关系”互动对抱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群体服务失误下,工具性关系互动通过影响群体极化和去个体化进而影响顾客直接抱怨,且群体极化的中介作用更明显;顾客间情绪性关系互动越强,去个体化和群体极化程度越大,进而诱发更强的直接抱怨倾向,且去个体化在其影响过程中作用更强。研究有助于丰富顾客间互动对抱怨影响的研究视角,完善顾客群体性抱怨理论框架,也对顾客群体抱怨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杨振之  陈谨 《旅游学刊》2003,18(3):62-67
旅游地形象策划是旅游地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理论——“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构建了旅游地策划和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理论框架,对产生“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的原因、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空间影响力和如何避免形象遮蔽,产生形象叠加效应等方面,结合作者在规划编制中的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顾客在参展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企业的不同部门,各部门能否很好地协作直接影响服务效果.国内外现有服务管理中关于部门协作的研究可以归纳为技术和非技术两个框架.技术框架能够详细说明一次完整的服务需要哪些部门配合,但无法提供促使部门有效合作的动力机制;非技术框架分析了责任及授权的重要性,但未能说明权力和责任该如何分配.文章以深圳会展中心为例,对公司召开的部门协调会议进行录音,并整理成文字,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部门协作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权力渗透、责任传递、利益分配”的协调机制,即展览企业部门的权力包括调动其他部门参与协作的权力,责任包括履行其他部门发出的协作要求,而部门的收益应该与其协作的执行情况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杨旸  刘宏博  李想 《旅游学刊》2016,(10):48-58
在全球化和出境旅游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国家文化和文化差异对出境旅游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日本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为案例,定量研究客源国与目的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旅游者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文章数据来源于对日本和中国城市居民的一手数据,包括受访者的过往出境目的地选择和计划前往目的地选择情况。条件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日本居民在过往目的地和计划前往目的地的选择上都显著偏好总体与日本文化差异大的国家。具体而言,他们偏好在“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避免”维度差异较小,而在“集体主义“”性别气质”和“长远考虑”维度差异较大的目的地。相比而言,中国大陆居民在出境目的地选择上受文化距离的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7.
书讯     
《旅游小企业发展与影响研究——阳朔西街案例》全书以阳朔西街为案例,对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就旅游小企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总体上讲,这一研究著作第一手资料详实,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的特点,一方面弥补了中国旅游小企业现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已经进入形象主导阶段,对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认知具有主观性,使不同群体的目的地形象比较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这些成果依然散落在各自独立的研究之中,尚未有系统总结.文章从5个方面述评了相关成果,发现不同群体的目的地形象认知有同有异,但存在普遍差异,同时,现有研究具有以下4个特点:从研究案例看,研究普遍缺乏中国案例;从研究视角看,能够影响人类行为的情境要素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从研究内容看,跨文化研究在文化群体比较中占据绝对主导,国内学界也仅在跨文化研究方面有较多积累,其他类型群体的比较研究极少;从研究阶段看,目前尚处描述研究阶段,还未进入解释研究阶段.因此,文章认为,在未来目的地形象的群体比较研究中,应关注以中国目的地为案例的群体比较研究,关注中国(国)内文化群体的比较研究,关注情境要素,关注更深一步的解释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凝视理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研究发现,旅游道德凝视依据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旅游道德伦理规范,将“不文明旅游”识别出来,借助由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构筑的公共话语平台,将“不文明旅游”暴露于网络社会及其他潜在旅游者的“凝视”之下,通过由“网络围观”所构筑的“监狱式网络空间”对之进行监控并规训其他潜在旅游者,其结果促进了新的规训技术和规训制度的社会生产.这种凝视是一种特殊的游客间凝视,具有符号性、不平等性以及自发性、民间性特点.研究是对凝视理论本土化的实证尝试,拓展了旅游凝视理论的维度和内涵,对规范和管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旅行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寻服务补救中顾客自我调节导向心理特征对感知公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失败背景下旅行社实物补救的确主要影响游客感知结果公平;自我调节导向在实物补救对游客感知结果公平的影响中有显著调节作用,趋利导向游客在遭遇服务失误后更偏好“多获利”的补救措施,而避害导向游客则更偏好“少损失”的补救措施;自我调节导向在实物补救对游客感知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影响中并无显著调节作用.文章同时讨论了研究结论对服务营销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旨在以旅游者视角来评价“城市旅游综合服务质量”软环境.该研究根据满意度理论和扎根理论,结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实践需要,构建了游客满意度调查体系,并以2010年全国50个城市的大规模调查数据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中国游客满意度的总体及区域特征.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包含现场问卷调查、网络评论调查及旅游投诉与质监调查,2010年全国整体处于78.95的“基本满意”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建议推广“大旅游”的产业发展理念,切实提升涉旅行业服务质量和城市综合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服务机器人“走进”餐厅,与一线员工合作向顾客提供服务成为常态,服务机器人(Service Robot)的使用影响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且目前的研究多“重顾客轻员工”。基于此,本研究从创新抵制与资源保存双重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服务机器人四大性能特征与员工工作幸福感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对机器人技术焦虑与员工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餐饮服务机器人的生命力与感知安全两项性能特征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间接影响,机器人技术焦虑与员工工作投入在生命力与感知安全两个变量与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关系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2)餐饮服务机器人的生命力与感知安全显著地负向影响员工的机器人技术焦虑;(3)员工的机器人技术焦虑负向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并会降低员工的工作幸福感;(4)工作投入能够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本研究拓展了餐饮领域服务机器人对员工的影响研究,丰富了服务机器人应用在员工层面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海洋旅游是重要的海洋经济类型,加强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是服务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性任务。本研究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619篇中文文献为样本,系统分析中国海洋旅游研究脉络。研究发现,1992—2021年中国海洋旅游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起步探索、陡状攀升、波动回落”的变化特征,经历了以海洋旅游环境要素和资源价值评估为主的资源导向与孕育探索阶段(1992—2002年),以多元议题拓展和集成方法创新并重的产业导向与全面推进阶段(2003—2010年),以及同国家发展需求联系紧密、实践应用不断丰富的战略导向与深化拓展阶段(2011—2021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海洋旅游理论内涵与研究范畴、资源开发与评价、社会与经济影响、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的地开发与管理等5个方面。立足新时期中国海洋旅游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未来应重视学科交互融合、技术手段集成和数据平台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同国家战略驱动、地方现实需求和行业实践发展的适配性,为推动中国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探讨城市夜间经济集聚区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研究发现:消费者感受到来自政府和规划设计者的权力规训和引导;空间形象塑造和规章准则作为开发运营商主要的资本规训因素对消费者及经营服务者产生影响,消费者表现出“认同、顺应”的行为策略,但消费者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与权力、资本规训展开博弈;权力话语主体和消费话语主体在夜间经济集聚区空间中同时进行生产,营造出新的空间实践。文章旨在推动城市后现代消费空间的塑造及夜间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正在对乡村农户生计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英国海外发展部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以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为案例,研究了旅游影响下乡村聚落农户生计问题.研究发现:旅游业正深刻改变着乡村聚落均质化的农户生计模式,使得农户生计模式发生分层和空间极化,并形成旅游主导型和兼业型两种生计模式.对生计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后果进行比较,发现旅游主导型“专业化”生计模式远远好于非旅游农户兼业化的“多元化”生计模式.“生存型”生计和“发展型”生计模式的对比研究,对于建设小康阶段乡村农户就业和发展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西递为案例地,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模型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检验.该模型认为资本是推动遗产型社区景观商业化的主要动力,而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博弈则塑造了最终的商业化景观,模型指出遗产型社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商业化、初级商业化、高级商业化、初级破坏、高级破坏和后破坏等6个阶段.通过历时性研究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该模型只有在前3个阶段是较为符合案例地情境的,案例地之所以没有按照后续的3个阶段发展下去,其背后的推力是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因此,创造性破坏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的历史村镇旅游发展过程.研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指出“公共部门政策”作为驱动力之一在第三阶段会出现一个分化,分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模型发展阶段的变化,并且“均衡”状态的出现除了第二、第六阶段外,还可能在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重大变革期和调整期,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是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研究本土化进程。中国特色旅游地理学研究在总体方向上要扎根于旅游产业重大需求实现转型,在研究对象上,从典型旅游地研究向国土游憩空间优化研究拓展;在研究重点上,从旅游要素研究逐步向旅游地复杂地域系统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转型;在研究范式上,更加从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脱节向“理论研究—规划实践—政策应用”的有效链接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外旅游地理研究可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形象研究对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政府宣传形象纳入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研究范畴,并选取资源禀赋高度近似的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为案例,实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对比,选择两地游客网络游记与政府宣传网络文本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模型对两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吸引物形象维度在资源相似型目的地旅游形象中具有“非敏感性”;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呈现出“差异—趋同”特征;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在“认同—错位”和“差异—趋同”效应的叠加作用下,具有各自的优势旅游形象维度。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研究发展迅速,通过“西学东渐”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学研究范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旅游写入其中,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和独有贡献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4处上海市4A级景区为案例地,整合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围绕构念“担忧”构建游客景区预约行为意向整合扩展模型,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景区预约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景区预约行为意向有显著直接影响;感知易用性相较于感知有用性对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疫情产生的担忧情绪通过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景区预约行为意向。研究在理论上对传统模型进行整合拓展,从技术和管理角度为优化景区预约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