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捷 《特区经济》2010,(2):223-225
代工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出口和社会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的代工企业一直以来被限制在国际生产价值链的最底端,并且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我国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困境,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代工企业的生产模式分析,在分析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已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企业应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生产率,致力于加工制造更高端的产品,向研发领域逐步延伸,从代工方式向开创自主品牌转型,向下游服务价值链延伸,开展多元化经营.政府应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兼顾提高加工贸易带动作用、地区间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相似文献   

4.
田志平 《辽宁经济》2022,(12):22-26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之一,给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的同时也拖慢了经济发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辽宁装备制造业以生产、代工等为主,属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在世界分工中地位较低。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提出,新的机遇已经到来,因此如何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对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新兴经济体选择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然而,全球价值链上的先发主体凭借先发优势占据着高附加值环节。后发主体在融入初期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资本、管理外溢在企业成长初期会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技术、品牌和市场的成长,处于这种依附型关系的后发主体必然会遭遇发展瓶颈。先发主体则依托先发优势,甚至采取封锁措施维护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利益。本文将演化博弈理论应用于全球价值链上代工厂商和品牌厂商之间的博弈分析,考察了代工厂商在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与品牌厂商博弈的损益情况。结果表明,后发主体顺利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企业战略和政府扶持。整合、构建国内价值链能起到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 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刘志彪 《南开经济研究》2005,12(5):37-44,58
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政策和创新体制的可能性,期望能够为沿海地区的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红燕 《开放导报》2008,(4):104-108
对大多数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来说,其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沿着全球价值链攀升。但这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时甚至会遭到全球产业网络中其它企业的反升级。本文应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从实证的角度对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将其归纳为嵌入方式和治理结构两个因子,并依此从企业和政府角度给出了产业集群实现升级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转型升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家电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回顾企业转型升级的现有研究,总结出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产品价值链的提升。基于文献述评法,对慈溪市家电企业的转型升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慈溪市家电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品牌、生产方式、技术创新、供应链方式及管理机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家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基本手段,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文章分析了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了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代工企业升级的战略匹配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戈  徐宗玲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87-91
代工模式能否应对外部动态环境的挑战,关键视乎企业组织能力稳定性与适应性的权衡.本研究就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对代工企业战略升级的情境化影响进行讨论,并建立一个基于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的“战略匹配框架”.结论是,在代工企业中,组织能力与管理者认知存在着战略升级的四种匹配形式:即传统组织能力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锁定”;传统组织能力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引导”;创新组织能力与管理者短视的结合将导致“战略制约”;创新组织能力与管理者前瞻的结合将导致“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IT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危机前印度IT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俘获型价值链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收益。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面临外部冲击时,由于居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容易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难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的研究发现,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知识与专门技术等高端要素的积累,将有助于产业实现向研发和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大多选择开展多元化经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趋势、优势与问题,并以南京高科为例,从多元化经营类型、产业选择、发展方式以及决策和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段文奇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102-105
文章提出基于平台所属类型和所处发展阶段,从架构设计、市场管理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辨识网络平台企业面临的战略挑战和分析应对策略的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类型平台用户之间的交互模式和价值链关系;其次,确定企业创建平台的五种类型即(1)涌现型平台(2)转型型平台(3)扩张型平台(4)替代型平台(5)竞争型平台;接着,根据平台类型从架构设计、市场管理和资源整合三个方面确定平台企业在设计、推广和成熟三个阶段面临的战略挑战;最后,针对战略挑战分析平台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加工贸易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该文结合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遇到的挑战,分析了其面临的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产业关联度差、区域发展不均衡、监管模式落后等深层次矛盾和制约其转型升级的因素,提出了其转型升级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催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通过国际化生产模块化等方式对世界各地的生产性资源进行整合。该文通过分析新国际分工、价值链整合及中国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过程与机理。以联想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控制高附加值环节和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基于新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对中国企业嵌入国际经济体系,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借鉴发达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一般路径,本文结合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的实际情况,从企业主体行为创新和企业技术路径创新两大维度,提出我国新时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应为加快主体结构转变、产品产地转移、组织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化、营销市场转向“五个转型”;推进工艺流程升级、产品结构升级、集聚配套升级、功能结构升级和增量结构升级“五个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跨国公司的压榨和俘获下,我国代工企业始终处于全球价值的低端环节,并陷入"微利化"的境地中,因此,我国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然而,我国代工企业普遍缺乏升级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提高代工企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代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代工企业升级内生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是宁波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攻坚期,民营企业有效转型升级的再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而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更为关键的是"因时制宜"抓住时机进行企业转型升级。宁波民企转型升级时机选择的特点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引入期(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企业生命周期来分析企业转型升级的时机,其理由在于企业发展策略随生命周期的发展而  相似文献   

19.
龚三乐 《改革与战略》2011,27(7):178-181
文章指出,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绩效包括三方面内容:核心能力提升、价值链地位提升以及社会效益提升。建立有关升级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文章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对企业升级绩效进行评价,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东莞IT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级绩效主要受集群外部经济、要素资源引力因素和全球价值链治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曾慧萍 《亚太经济》2013,(4):127-131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不能仅从地方产业内部、企业本土战略和地方经济等微观层面来分析,而应该用全球或跨界的视域。文章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转移的趋势为出发点,阐释了价值链全球延展的轨迹,并以福建省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地方制造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提出了构建自主区域价值链、政策协同、优化创新环境等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