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淑芳 《西部旅游》2023,(21):38-41
<正>目前,文旅融合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实践与时代价值。陕西石泉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国宝“鎏金铜蚕”的出土地、先秦鬼谷子文化的发祥地,是陕西的绿色循环发展核心区。近年来,陕西省石泉县后柳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文旅融合推进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小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今文化旅游发展日新月异,文旅创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涉及到诸如创新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众多理论,且上述理论成果或多或少已涉及系统科学思想,但鲜见对于以乡村文化为传播路径的理论研究。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南太行乡村文化的旅游传播路径为主要研究点,从乡村文化的研究现状出发,以河南省新乡市南太行的乡村现状为突破口,寻求南太行的创新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县域来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鉴于此,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为例,通过查阅华池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华池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分析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价值,并结合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文旅融合下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包括加强非遗保护、强化当地民众和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构建文旅融合长效机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吕娟  李江曼 《西部旅游》2023,(24):97-99
<正>发展研学旅游既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研学市场需求的客观需要。河南省研学旅游资源禀赋良好、研学市场潜力大、研学政策支持力度大,具有发展研学旅游的优势。通过分析河南省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河南省研学旅游存在研学市场规模有待拓展、研学旅游产品质量不高、高素质研学导师供不应求和研学品牌推广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因此,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讨河南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为河南省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昌亚 《西部旅游》2023,(19):55-57
<正>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还需要对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河南商丘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商丘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旅游消费比重逐渐增大,旅游产业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应当对特色旅游的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乡村旅游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是人们返璞归真、追求自然旅游需求的良好佐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两者的融合是未来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基于文旅融合思想,对乡村旅游创意内容和发展路径进行讨论,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创意源泉。  相似文献   

10.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这一新的产业形态越来越受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产业本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故而可以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掘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对此,文章从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概念出发,对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展开探讨,而后给出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希望可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何璐  于世宏 《西部旅游》2023,(15):13-15
<正>特色小镇建设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新形式,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动能。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掀起热潮,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在专业技术性领域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推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因各方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冲突,最终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失败。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在农业、文化、旅游3个产业领域及相关要素之间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整合重组,进而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为例展开实践调研,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乡村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卫威  姚瑶 《西部旅游》2023,(24):49-51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文化塑造旅游,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以旅游突显文化,通过旅游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用和价值。文章以南京云锦为例,探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腾 《西部旅游》2023,(2):25-27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民族村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目前,已经有村寨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构建了旅游景观带动型、城郊休闲带动型、文化遗产吸引型、特色产业融合型四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特色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文章将文旅融合的路径与乡村振兴的要求有效衔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少数民族村寨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安鑫  赵霞 《西部旅游》2023,(8):64-66
<正>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带在经济开发、脱贫攻坚、恢复革命老区的生命活力、促进乡村生态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河北省邯郸市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区域存在旅游符号模糊、区域缺乏整体规划、各景区资源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融合缺乏创新等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红为基,以绿为底”、产业带动区域文旅品牌的可行性开发模式,旨在为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武侠文化旅游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武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以黑龙江省边境小城呼玛县为研究对象,探讨武侠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即武侠场景再还原模式、资源整合再提升模式和高新技术再创意模式三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呼玛县武侠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机遇挑战、战略重点、逻辑进路等重要科学议题展开探讨。核心观点如下:(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应从更高品质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和平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进行把握。(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逻辑和推进逻辑。(3)可从旅游产品优质供给、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旅游产业绿色转型等方面探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4)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建立更具韧性的文旅供给、激活引导普惠全民的文旅消费、全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打造更高品质的文旅服务体系,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5)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宋芬 《西部旅游》2023,(14):49-5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对其进行开发有助于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拓宽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的路径。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农文旅融合有助于提升乡村资源的配置效率,助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文章以浙江省绍兴市尚巷村为例,基于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农文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文旅品牌优化升级、合理设计农文旅体验活动两个方面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董春月 《西部旅游》2023,(6):100-102
<正>为解决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的运营发展难题,实现文化与旅游优势互补,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阐述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重要性与难点,并据此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有效策略,旨在发挥文旅融合的引导性作用,在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同时,促进我国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萍 《西部旅游》2024,(5):56-58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山西省阳泉市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此,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现实意义,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分析阳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从政府引领和企业自主两个方面探究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