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远 《征信》2021,39(11):46-50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尤其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叠加期,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难点,亟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树立法治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信用文化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2.
纵观多年来我国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归纳为五种治理模式,分别为政府治理型模式、市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模式、自主治理模式和协同治理模式。实践中,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很难应对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运用整体性思维,建立农村垃圾污染治理的整合机制,整合已有的治理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政策工具,是当前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帅 《中国外资》2012,(16):188
公司治理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公司治理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不仅影响到公司和个人,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本文对公司治理进行简要概述并着重分析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颖廉 《财政研究》2022,(12):19-33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文探讨了财政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理论内涵和逻辑机理。在提炼出社会治理事务类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风险的社会治理事权划分-财政支出”解释框架和指标体系,描述2013年以来社会治理公共财政支出情况;并选取食品安全监管、社会组织管理、狭义公共安全、城乡社区治理等典型事务,采用比较案例方法,分析财政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路径。本文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嵌入型财政制度,社会治理财政支出应合理扩张,从而平衡好秩序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公司治理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不仅影响到公司和个人,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本文对公司治理进行简要概述并着重分析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举 《财政科学》2020,(3):86-93
为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促进我国公益事业改革发展,本文以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为切入点,对当前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和财政投入现状、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研究提出构建与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的公共服务体制和财政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再次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完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国际秩序转换和重塑的新历史时期,国际税收改革成为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建立公平的国际税收环境的一大亮点。2023年,国际税收和“一带一路”税收研究站在十载之交,系统地梳理了国际税收治理的理论发展与改革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税收成效,  相似文献   

8.
吴培新 《金融博览》2021,(17):37-38
当前,中国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复杂性也明显上升,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制度建设来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风险,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韧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符合现代企业经营要求的公司治理理念;存在适应新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缺少适合现代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传统公司治理观念产生制约性影响,原有体制遗留问题带来延续性效应,资源管理制度化建设步伐缓慢。据此,本文从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建立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推进具有农商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凯华 《河北金融》2020,(3):7-9,36
新冠肺炎突发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验。支付系统作为国家关键金融基础设施,是社会资金汇划的主渠道,在本次疫情期间,支付系统顺利运行保障了疫情防控有关资金的顺利划拨,有效助力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当前疫情防控对支付系统也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从近期、中期和远期分别探讨进一步增强支付系统应急保障措施,完善支付系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对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域中,公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知识框架,并成为当今学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主题。而公域秩序问题由于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并置于公众视野之中,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规范运行的公域秩序,强化公域治理,是当前经济监督领域的重要命题。自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系列文章连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巍  蒋远胜 《上海保险》2020,(12):22-31
一、引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征程中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康建设步入新征程、保险发展迎来新机遇。商业保险具有保障、增信和融资的功能,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信息产品,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可发挥积极的核心作用。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分析近年来使用信用信息产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成效及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推进模式,以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建设统一信用信息平台,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大战略、大思路中,财政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现代财政制度,也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作为推进这一制度建设的重要支撑,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不仅是财政经济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而且对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新预算法: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基石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顾名思义,就  相似文献   

16.
所谓智能治理,指的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和AI等智能技术运用于当代社会运行尤其是公共治理领域的治理活动。智能革命正方兴未艾,智能治理实践也逐渐开始深入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智能治理成为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的暴发引发了新的城市危机。当前的重点仍然是如何有效防控疫情。但也需要反思,如何针对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从未来风险管控和降低各类经济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提出中国的城市化路径,并建立新的社会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融电子化》2014,(5):90-90
近日,中国保监会召开2014年全国保险稽查工作会议,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出席会议并作讲话。黄洪肯定了2013年保险稽查工作。他指出,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在“经济大调整、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创新和市场的竞争”的时代,非法集资案、保险欺诈案、新业务领域风险在增长,保险案件防控任务更繁重;一些保险公司股东道德风险正在成为影响行业形象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法人机构风险治理更艰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在我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出发,调研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多地社区治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现阶段完善社区治理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更多人力、财力、物力,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资本协议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水平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公司治理面临严重挑战,而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鉴这些要求以及各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这一协议的成熟做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了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的要求以及各国相应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对国有大银行)公司治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尤其是对董事会和高管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将有助于新资本协议的推行,并促进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