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自主创新体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空间上大小圈的范畴,同时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前后点的概念。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示范区与北京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机制及其政策展开了探索。中关村—北京创新体系建设不是各自孤立的行动,存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3种演化路径。最后,提出让北京率先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发挥支撑保障功能,中关村示范区承担引领作用,带动北京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实现宏观和微观创新体系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8月提出把传感网络(即物联网)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以来,全国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物联网产业专项规划,采取各种激励和扶植政策,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全力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标准制订、物联网技术应用。目前,无锡市的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标准制订已走在全国前列,如何把无锡建设成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步入全球话语权竞争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升级为协同高质量创新,而建设国家自创区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战略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筑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方面,主要有企业引领型模式、人才支撑型模式、平台引导型模式、机构合作型模式,其是高质量创新的重要特质所在,也是理论创新之处。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发展,从整体规划、人才管理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林  曾立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154-160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建设长江经济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交汇了区域协同发展构想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及内在机理,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制约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亟需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支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在分析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项目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任务为导向,采用“任务集中管理、项目分散实施”的思想,建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机制,实现目标、任务、技术资源与管理资源之间的协同,从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形成高效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协同创新优化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结构、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届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研讨会”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协同创新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结构化困境、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平台领导、创新服务体系的定位与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锡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风险矛盾的凸显期和负重前行的拼搏期,也是进行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生态转好、文化繁荣、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时期。积极争创科技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无锡样本",是无锡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理性地选准有效切入点。一、优化空间协同机制,进一步提升无锡城市功能的辐射力和集聚力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外资高地的崛起,导致无锡城市功能定位紧紧围绕着制造业的发展进行空间  相似文献   

9.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技发展已步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协同创新的实质就是对“封闭、单一、分散、低效”的体制机制进行再设计,建立“开放、多元、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新主体所在场域的一切有利的社会要素,以促进社会资源资本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2011计划”的核心,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调研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面临的问题,试图探寻最大化积聚社会资本、最大化产生社会效益的体制机制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1.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将协同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协同创新在实践领域的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在探讨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的同时,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学术界对协同创新作了大量讨论,但未回答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回溯协同创新的内涵,认为研究与实践协同创新的根本意义在于价值创造。由此,以价值创造为视角,构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大学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案例,从效率、互补性、锁定效应和新颖性4个维度分析了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价值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施“2011计划”,服务国家急需的理念,加强协同的理念,深化综合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受到高度重视。制定文科“2011”总体规划,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文科协同创新要凝练方向;建设好中心的关键点在于建好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深化改革;协同创新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会对科研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和创新。从互联网基本属性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回顾出发,以开放创新、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体系,并分析了体系构成、建设内涵、逻辑关系及技术作用,同时,探讨建立相应的科研数据开放机制、科研资源共享机制、科研生产协同机制和强化支撑策略,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裴京 《数字经济》2022,(Z1):58-62
<正>无锡作为国内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先锋城市,早在2009年就获批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随着物联网技术和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物联网平台将持续高速增长,与5G同频共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无锡市自2009年获批成立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后,从规划布局、生态建设、示范推广及人才引进等四个方面,持续深化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提高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创新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多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演进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如建立“政产学研金介”密切配合的协作关系,建立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主体的组织模式,科学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以期更好地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产学研优势集成、资源整合、协同共生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据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层次和紧密程度,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分为项目式、共建式、实体式、联盟式及虚拟式5种组织模式,并结合案例对每种组织模式的定义、内涵、具体形式、特点及其优劣势进行了探析,提出了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技术经济》2018,(1):8-17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行为对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机理。以电子科技大学(一校)与成都高新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一带)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示范区为例,运用案例研究法释义了所提出的演化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行为对网络结构演化产生正向影响,科学技术、政府行为能够促进网络演化,有利于网络内主体间协同创新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是中小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得并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有力武器。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目前遭遇的创新瓶颈,以及现有的几种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一种与政府部门、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目标用户、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全方位协同创新新模式——“六位一体”模型。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运行机理,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跨越,需打造深圳、无锡式 “创新企业家政府”(IEG)。界定IEG内涵之后,指出其与招商企业家政府、官僚制政府相比,在机遇把握、顾客意识、绩效评价、制度变革、竞争机制、权力分配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然后分析IEG金三角:IEG动机、IEG能力、IEG资源。在协同跨越深锡模式中,创新企业家政府通过不同路径分别作用于新兴民营科技企业群、嵌入型一流科技人才、嵌入型一流大学与研究机构群、卓越科技资本与服务中介。塑造IEG需打造3个系统:战略系统、动力系统、执行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了以知识协同为途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创新主体为网络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规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谷歌、阿里巴巴、浙大网新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