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在分析平顶山市房地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理论构建,确立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对我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福州都市圈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福州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各城市在2014-202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对福州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都市圈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都市圈整体及各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城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与创新,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给金融创新创造了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在探析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耦合关系的理论基础上,采用耦合相关理论构建了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测度了1998—2014年中国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态势。研究发现:2000年之前,金融创新和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低级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来耦合值偏离45°的程度越来越大,需要加大对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关注,防止过度的金融创新可能导致房地产业泡沫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6—2021年中部地区六省81个省辖市的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揭示人口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走势与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的人口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已经达到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的人口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省会城市远远领先于非省会城市。人口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逐年减小,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空间相关性有变弱的趋势,河南与湖南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安徽和湖北具有某种程度的集聚现象,山西和江西属于点状离散分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中,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大类,其增加值是我国GDP的关键组成部分。房地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和加以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分析了房地产发展和区域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从多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房地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房地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房价的走势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来揭示房地产业调整的内在动力.主要运用引用、举例、比较分析、图示等方法来阐述房地产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证明我国的房地产调整必须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完成.研究结论是房地产业的调整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包含了更广泛的含义。首先分析了城市集群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的未来发展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接下来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组建区域合作委员会、建立区域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加强功能区规划、全区域生态协调发展规划、政府规划与民间参与的协调以及三省人才交流机制等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存在着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作用,尤其是高速公路,探究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本文通过构建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路域经济的视角,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障碍度模型考察2006—2019年我国中部地区78个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续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发展呈从基本协调阶段向高级协调阶段持续上升态势,区域内省会城市基本属于高级协调—生态落后类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是制约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治理、产业结构是所有城市共有的主要障碍因子。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超变密度是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湖北省城市极化趋势减弱,安徽省和河南省城市呈两极分化状态,湖南省、江西省和山西省城市呈多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当今世界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以旅游产业驱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融合,以生态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为主的智慧旅游与生态智慧新城互动发展的两种区域经济优化与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以及经济发展一般地区以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特区引导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广东与其他沿海省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3D理论为依据,在分析了以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因,总结了当前经济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得出了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客观性、全面性、可度量性等原则构建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分析南宁市2012-2021年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南宁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属于极强耦合范畴,两个系统在高水平有序状态稳定发展,且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得到改善,表明南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实施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李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8):7-9
一、建立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就是指它们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即科技进步对经济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经济发展对科技系统内部协调的促进,科技经济系统外部的协调。 (1)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②科技进步促进产业技术结构高度化;③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开放度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合理化;④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⑤科技进步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⑥科技进步促进空间经济结 相似文献
18.
19.
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具有共荣共生、互相影响的密切关联性。研究选择2011~2017年的相关行业数据,构建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评价体系,而后通过熵值法对两者综合水平进行测度计算,同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协调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均得到迅速发展,两者间耦合协调发展能力实现了由严重失调到优质协调的逆盘式良好转变,同时发展过程中两者协调类型在协同与不协同之间转换交替。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协调发展应注重政策支持的协同性、增强行业交叉促进作用与搭建协调发展交流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了的改进建议,以期为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