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不是QE3的QE3     
刘东 《国际金融》2011,(8):78-80
一、QE1与QE2的回顾数量宽松政策的核心,是在利率为零,常规的货币政策失去效果的时候,央行通过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来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非常规的手段主要是针对长期利率,央行大量购买中长期的政府债券。但在很多情况下购买的不仅是无信贷风险的政府债券,也包括有信贷风险的企业债券或者是机构债券。  相似文献   

2.
美国QE3猜想     
到2008年12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8月的5.25%降至0~0.25%,意味着美联储短期利率工具的作用已经走到了尽头。货币政策工具从利率工具演变为资产负债表工具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美联储若继续有所作为,必须进一步突破局限,采取新的政策工具控制长期利率。由于央行无法直接控制长期利率,它能够做的只是调整其资产负债表,通过购买长期债券扩张资产规模来间接作用于长期利率,即所谓的QE(量化宽松)手段。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面对两项挑战:  相似文献   

3.
毛玲 《浙江金融》2001,(8):28-29
打开沪市与深市走势图,历史上曾出现频繁的大幅波动,本文拟对股市异动的内在因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A股市场在本报告期内(2008年12月16日~2009年1月15日)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尽管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但中国迅速发布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予以应对,初步稳定了A股市场.在报告期内,上证指数期初报1964点,期末报1920点,累计下跌44点或2.2%.深市经历了类似的波动,深证成指期初报7101点,期末报6798点,累计下跌303点或4.3%.  相似文献   

5.
步入2011年下半年,有关美联储是甭会推出第三轮最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讨论骤然升温。  相似文献   

6.
周金涛 《证券导刊》2012,(47):22-23
一种最乐观的情景是中国政策在二季度后偏多,与美国建筑业周期同时向上,则2013年是趋势性行情。而一种最悲观的情形是,上半年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回落,中国经济再次回落,资本逃离中国。股市下跌。我们认为这两种极端情形都不大可能发生,而2013年的此消彼长将导致中国的股市中枢上移。  相似文献   

7.
当市场形成一致预期时,预期中的情况往往会来得更早些。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在2012年四季度初期待明年的春季行情,而春季行情却提前到12月初启动了。在经历了12月份的强势反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国股市能否迎来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周俊生 《金融博览》2012,(20):20-21
时隔两年之后,美联储终于启动了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此番推出QE3,不仅与前两次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而且经过了持续时间较长的讨论和争议。  相似文献   

9.
易宪容 《投资北京》2012,(10):23-25
我们要密切关注由美国货币体系释放出流动性会流向哪里。这是QE3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的最为关键问题所在美联储结束了两天议息会议,伯南克(Ben Bernanke)9月14日凌晨宣布推出市场十分期待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即QE3)。QE3的内容主要有,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按揭担保证券(MBS),直至就业明显改善为止,同时将超低利率延长至2015年中。可以说,QE3可谓是半开放的改良版,只订下每天购买MBS金额,而没有列明购债券时限与上限。  相似文献   

10.
魏冬 《理财》2012,(11):51-52
随着美联储推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DII基金像被打了鸡血一样,一路走高,这与国内股票基金跌跌不休的市场行情截然相反。其实,有心的投资者还会发现,QDII基金表现出众可不完全是因为出现了QE3,从QDII基金成立到今年9月中旬已有5年时间,而在这5年中,QDII基金的表现也是可圈可  相似文献   

11.
政策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回报及其波动性的重要因素。对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公众普遍认为政府对股市干预过多,政策或政府有关言论出台是中国股市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公众也将中国股市这种受政策过度影响、政府干预过多的特征形象地称为“政策市”。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海啸的潮水正逐渐退去之际,各国的政策推出之争论早已见诸于报端,危机已过,短期的刺激政策理应退出,那么政策应如何退出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向好,而不致破坏前期的救市努力?为此,本文将在此向您详说解读。  相似文献   

13.
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在刚刚结束的10月议息会议上宣布终止资产购买,标志着长达6年的美联储量化宽松(QE)时代就此告一段落。然而,停止资产购买只是美联储回归货币政策常态的一个中间步骤,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意味着围绕QE的话题还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4.
QE3:蓄势待发     
步入2011年下半年,有关美联储是否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讨论骤然升温。这主要基于三大形势的巨变:一是美国国会两党关于债务上限的谈判僵持不下,并最终成为标普公司下调美国AAA主权评级一个重要原因,金融市场信心遭受重创;二是美国经济上半年意外地疲软,特别是第一季度增长率被下调至几乎停滞的0.4%,而6、7月份则失业率反弹;三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可能最终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然而,在8月9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并未如期推出QE3,只是承诺至少在2013  相似文献   

15.
黎阳 《中国金融家》2012,(12):134-135
QE3靴子落地刚满3个月,美联储12月13日又迫不急待地仍出了一块石头——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QE4,宣布在年底"扭转操作"到期后,扩大现有资产购买计划,并用量化数据指标来明确超低利率期限。但这快石头并未能在市场激起巨浪。由于QE4取代扭转操作,并未进一步扩大宽松规模,因此并无太大惊喜,再加上美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中国外汇》2011,(15):48-49
美联储实施QE3的可能性不大,隐性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将使得美国国债市场不会遭受较大影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结束不足两周,美联储主席便在7月14日亟不可待地表示可能推出QE3。这使得刚趋平静的市场再起涟漪,美国债券市场发展走势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17.
卓亮 《金融博览》2012,(19):42-43
美联储终于卷土重来推出7QE3,QE3有三大政策目的,压低长息以刺激投资,支持资产价格以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加快楼市复苏以改善就业市场。任何经济政策均有利有弊,究竟QE3能否真正达到以上三个目的呢?压低长息效果并不明显。美联储能够直接操控的是联邦资金利率,在大多数时间里仅通过降短息来间接影响长息。但当短期利率降至零后,美联储认为通过QE能够压低长期利息。道理如下:美联储大举买入国债或其他长期证券,导致其价格上升。同时,价格与孳息永远背道而驰,价格上升等于孳息下降。因此,只要联储局印钞机保持开启状态,压低长息应该是手到擒来。  相似文献   

18.
王宙洁 《证券导刊》2011,(22):17-17
由于美国经济增长目前明显放缓,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显得越来越遥远,而15日出炉的最新数据也强化了美联储会继续采取宽松政策的预期。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或将成为美联储实行宽松政策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2,(13):8-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4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份美国综合领先指标从1月的101.0升至101.3,为连续第五个月上升,显示该国经济已“重获增长动能”。美国经济渐拾升势,已得到了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的佐证。基于逐步转好的经济前景,美联储对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三缄其口,市场预期显露分歧。  相似文献   

20.
徐滢  王道丁 《金融博览》2013,(13):16-17
最近一个季度,全球资产价格不断上演跌宕起伏的行情,这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密切相关。6月19日,美联储FOMC会议预计今年稍晚将放缓QE,随后固定收益产品、股票和商品市场集体受挫。但此前的5月22日上午10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却在国会作证,表示过早紧缩将危害复苏,引起美元大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