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由于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劳动力增长压力依然十分沉重。据劳动部门推算,整个"九五"期间都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供给将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2030万人,即使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950万,每年仍将净增劳动力1080多万人。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2.
一、我市就业的总体情况 (一)就业基本情况 2006年我市劳动力资源人口达到888.51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29.63万人;全市就业人口562万人,比上年增加10余万人。就业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经济活动人口增长速度,就业率达到95.47%。自2005年开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已超过第二产业,对全市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7%;在业人口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农林牧副渔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三个行业的就业人口合计占到全市在业人口的56.45%。  相似文献   

3.
一、劳动力资源现状1.劳动力资源总量不断扩大,重明显提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简称五普)资料表明,到2000,我省总人口达到了8997.18万,占全国的7.24%,仅次于河南,为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同1990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我省人口量增加557.97万人,增长.61%,年均增长0.62%。2.劳动力资源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根据五普资料测算,2000年省劳动力资源平均受教育年限7.77年,比1990年提高了1.49。实际利用的劳动力资源平均受育年限为7.95年,比1990年提了1.21年。3.劳动力资源平均年龄提高,壮年比重上升。根据2000年五普料计算,15岁组劳动力资源数量少11.41万人…  相似文献   

4.
一、我区人口分布及消费状况 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止,我区登记人口总数为909325人,比1990年"四普"时增加了634837人,增长2.3倍,平均每年增加61456人,年均增长22%.2001年末常住人口84.43万人,比上年增加6.03万人,增长7.7%.人口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 一、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与特点建国以来,在农村人口高速增长的强力推动下,甘肃农村劳动力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1988年全省农村人口达到1781.01万,比1958年增长了60.4%,年平均增长1.59%;同期农村劳动力由458.7万人增加到781.76万人,增长了70.4%,年均增长率1.79%。农村劳动力年递增率比农村人口高出0.2个百分点。目前,甘肃农村劳动力处在由第二个生育高峰所推动的新的增长高峰前期,表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常住人口及农民消费状况最近五年,日照农村常住人口年均下降3.8%。截至2019年底,全市农村常住人口115万人。在常住人口数量连年减少的同时,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大,越是经济不发达的乡镇,老年人口占比越高。妇女、儿童人口占比大。40岁以下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较少在农村工作、生活。农村常住人口和农民消费主体结构状况决定农村消费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一产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田"的困境正日益突出2011年,浙江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2.3%,与之相应的,农村人口正在逐步减少,一产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田"的困境日益突出。从人口总体数量来看,随着浙江城镇化以每年大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推进,2000-2011年,浙江农村人口减少了约227万人。从一产劳动力数量来看,一产劳动力加速流向二、三产业,2011年,浙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人口与劳动就业的状况及其特点。1、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东是人口增长快速的省份之一,1985年人口总数达6,253万人,与1949年末人口3,000万人相比,增长了一倍多。人口的快速增长,必须导致劳动力的相应增长。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省劳动适龄人口从1953年的1,766.45万人增加到1982年的3,205.49万人,其增长率年均为3.02%。而今后16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数还相当地多,据有关部门预测,年均增长72万人左右。按此预测数字推算,我省到2000年的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4,549万人。2、我省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省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650亿元,年递增13.8%,超过“六五”期间计划增长6.3%的一倍多。  相似文献   

9.
1953年台湾执行的第一个四年经济发展计划起,台湾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从农业经济过度到工业化经济。与此同时,台湾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急速增加。1953—1983年间,城市人口从250万增至1320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从29%增至70%。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7%,而全岛人口年均增长率仅2.7%。但是。  相似文献   

10.
更阳 《老区建设》2007,(10):7-9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一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十分艰巨。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548万人,农牧民总人口359万人。农牧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5.5%,农村劳动力185.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6.27%。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05万人,每年还新增5万左右的劳动力。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劳动力为9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3.3%,女性劳动力为8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7%。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在西宁、海东9县,劳动力占全省农村人口的88.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德玉 《特区经济》2005,(12):57-5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莞市普查总人口为644.57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470.4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54.5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22.66万人,10年中增长了17.2%,略低于广东省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21.4%的水平。东莞市2000年外来人口为490.06万人,是户籍人口的3.17倍,外来人口比1990年增加447.74万人,年均增长44.8万人,年增长率27.75%,是户籍人口年增长率的17.4倍,比广东省外来人口平均年增长率17.64%还高出近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10年间东莞市外来人口的增加规模以及速度。  相似文献   

12.
未来浙江人口状况将面临劳动力优势渐失、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人口红利加速衰减等客观趋势,适度流动人口规模与实际流动人口规模缺口到"十二五"期末将近100万人,到2020年,缺口将近300万人。因此,应顺应人口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外来人口带来的人口红利,积极吸纳优秀农民工在城镇  相似文献   

13.
肖周芝 《老区建设》2006,(12):29-30
江西省会昌县属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人口44.91万人,农业人口38.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7020人、低收入人口77886人。会昌县利用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做了一定的基础性工作。一、主要成效会昌按照“规范、专业、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唐晓东 《开发研究》2005,(5):96-97,69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决定了城市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能促进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城市经济生产函数即GDP与社会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计量经济分析,预测一定时期与GDP对应的二、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再通过二、三产业劳动力负担人数求得城市人口总量,对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西江经济带包括的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来宾市七个市,不仅矿产、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是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现实优势和潜力所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为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西江经济带人口发展特点(一)人口总量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江经济带的常住人口为2504.88万人,占广西常住人口的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数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人口数量变动趋势;第二部分分析1979年到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其中包括劳动力数量的分析预测;第三部分分析1979-2011年就业数量及其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四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城乡结构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五部分分析1979-2011年人口质量的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20年的趋势;第六部分分析人口因素中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劳动力的有效劳动时间、人口性别比,等等;第七部分进行综合分析;第八部分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的结论是,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在未来的20年中,在技术进步、制度、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取得预期的进展,那么未来20年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为6%。其中,前10年年均增速为7%,后10年年均增速为5%。  相似文献   

17.
胥波 《发展》2005,(11):10-11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输转这一大产业,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综合措施之一.甘肃省皋兰县现有农业人口15.05万人,农村劳动力7.79万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7%.近两年来,全县已累计输转劳动力5.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劳务输转1.74万人次,占全县富余劳动力的69.6%,收入3283万元.在劳务输转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五抓".  相似文献   

18.
白晶 《西部大开发》2006,(12):25-27
由于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社会总抚养压力较小,这样就为社会提供了富足的劳动力资源。陕西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人口红利”时代,成为经济大增长的黄金时期。据测算,人口红利期留给陕西的时间还有30年。紧抓机遇兑现人口红利,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2001年-2012年间,流动人口年均增长33.91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数量之比也从2001年的18.78:100提高到2012年的82.23:100。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我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把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提升外来人口的质量结合起来,是今后各级政府必将面临的新课题。我们选取了鄞州区和江东区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人口增长对居民生活水平、森林和草地资源、城市环境和水土资源的影响。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资源消耗的增长。同时提出了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