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是立法直接赋予承包人的法定抵押权,具有物权的性质与效力,优先于约定抵押权,但不得对抗经登记的商品房买受人及已支付了大部分房款的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认定方面宜采相对宽松立场.承包人行使该权利时,应受合同内容是以工程为完成物、工程应属可折价或拍卖性质、履行催告义务等限制,但不受工程是否竣工及交付影响.在权利行使方式上,承包人可直接通过民事诉讼执行程序主张其优先受偿权.  相似文献   

2.
抵押权的实现作为抵押权设立中最重要的环节体现了抵押权设立的终极价值。本文从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和意义出发,对抵押权实现的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法和国内学界针对抵押权实现方式的理论,对我国抵押权实现方式的拍卖、折价和变卖三种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对抵押权与其他债权和担保物权的优先次序竞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法定抵押权,其主体为建设工程施工承包人;担保范围仅限于承包人的实际支出费用;担保标的仅限于与建造工程债权有牵连关系的不动产标的物。同时,“不宜折价或者拍卖的建设工程”包括消费者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大部分价款的商品房和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建设工程。该权利不以登记为其成立生效要件,成立于建设工程竣工之时,且承包人须向法院提起确认享有该权利的确权之诉。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承揽人法定抵押权制度,建议在以后的立法中明确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为法定抵押权,明确实际支出费用的范围以及引入预为抵押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4.
抵押权的实现作为抵押权设立中最重要的环节体现了抵押权设立的终极价值。本文从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和意义出发对抵押、权实现的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法和国内学界针对抵押权实现方式的理论,对我国抵押权实现方式的拍卖誊折价和变卖;三种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对抵押权与其他债权和担保物权的优先次序竞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立法背景和实践难题,探讨了相关司法解释的可操作性和须注意的问题,对其现实意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这对于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保护承包人利益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理论上对其法律性质等有关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胡梦迪 《现代经济》2013,(4):108-111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建设工程价款拖欠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确立了建设工程承包人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但法律未对其性质加以规定,且该权利在实践中与抵押权、消费者的商品房买受人权利等其他权利冲突。随后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权利冲突问题。建议法律明确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属于优先权,并建立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预告登记制度,保障承包人与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完善该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是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继而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的一剂良方,《解释二》的出台,必能更好发挥法律的评价和指引作用,对解决当前建筑业矛盾频发的问题行之有效。本文首先对《解释二》中关于优先受偿权条款的亮点尤其是对受偿主体的限定和代位权的规定进行解读,分析了此次解释在具体实务适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从国情出发,提出应该界定优先受偿权的性质,适当延长权利行使期限,强化优先权公示公信力等建议,为完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提供合理的构思。  相似文献   

9.
工程项目优先受偿权本应是我国法律赋予建筑单位正确处理工程拖欠款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实践中对这条规定的理解与应用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对该条法理进行辨析,从而界定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多元化属性,进而提出在该种权利的适用范围中应注意的两大问题,以便能够促进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合同保全制度中,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须依入库规则处理行使权利所得财产和财产权利.本文认为入库规则在债权人行使权利的动力、权利行使范围及债权人负担、债务人再次处分权的行使上等极不利于撤销债权人权利的行使以及其利益之保护,因此,有必要引入优先受偿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执法的成本、收益和激励效应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选择性执法的社会成本以及选择性执法者、违法者和社会公众的私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阐明其中的激励效应和社会效应,并提出了对其治理的基本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贸的持续升温,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国际环境保护标准趋高以及发展中国家(含最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采取限制措施及提高经贸门槛等世界经济主题问题的出现,WTO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WTO应协调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关系,处理绿色贸易措施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并为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对法律与政治进行了经济分析,他的这种分析是法律经济学或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先声。法律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它是对马克思的宝贵理论资源的继承,是对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法的运作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四个环节。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宝库中对其论述尤为精 辟,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调研,我国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呼之欲出,薪酬改革的顶层设计临近落地,处于特殊地位的商业银行备受社会关注,再次被推向改革前台。因为缺乏统一的定薪基础与定价规则,商业银行薪酬改革与预期相差甚远,讨论持续升温。虽然商业银行薪酬改革是一种基于企业的行为,但又必须基于市场选择与法治方式。在新常态环境下,商业银行薪酬改革的根本路径还是要以市场规则与法治思维为指导,从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配合整体的转型战略,维护社会基本公平,激发金融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清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民法观念.重新认识民法的性质,对于我们完善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使民法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效率,但其亦包含公平的涵义.基于从庇古税到交易费用理论演变历程的分析,循环经济法较之以前的环保法提供了更多更完善的政策工具.纳什均衡理论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出台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由.对循环经济法的经济学分析涉及两个重要工具:循环经济法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循环经济法供求关系的理想模式是均衡,成本-收益分析这一被广泛运用于现实的经济学工具能够帮助法律人找到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循环经济法制最优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所有权与债权都必须在保持合法主体的前提下,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得以充分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法律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假设,使其具备了主流经济学的一般性和易处理性的特点,但由于法律经济学缺乏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从而导致法律经济学无法实现与现实的一致性。法律经济学应该借助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赋予经济个体以有限自利和有限理性假设,借助前景理论,为法律经济学的拓展提供现实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论宪法的修改与国家补偿法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修宪的内容之一就是宣布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国家征收土地和私有财产,应当给与补偿。这一修改,体现了中国人权事业的新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宪法原则的确立,呼唤制定我国的国家补偿法。因此,本文探讨了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法理基础,并对制定国家补偿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