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11):58-58
商务部31日发布的市场监测显示,10月中旬,随着煤炭消费高峰的到来,全国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主要煤炭生产、集散、消费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再次上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5,(2):38-38
2001年以来,中国煤炭市场一扫多年来的低迷状态,煤炭价格迅速飙升,2004年达到了顶峰。其速度之快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紧缺”、“抢运”、“限载”、“炒煤”、“矿难”、“关闭”……一直是2004年中国煤炭市场的关键词。其中,煤炭资源的紧缺尤其是电煤的紧缺正是市场机制运作下煤价上涨最主要的原因。电力其需求量占据了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3.
李刚 《市场周刊》2006,(10):23-23
10月上旬本是煤炭消费的淡季,但秦皇岛的煤市并未因此而平静,甚至表现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活跃,煤炭交易价格再次出现上扬,运输船舶有增无减,甚至出现“压港”。 从库存水平、吞吐量、交易价格来看,秦皇岛地区的煤炭市场运行状况明显有一股“欢闹”劲儿。据统计,10月8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445.4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库存353.2万吨,外贸煤炭库存92.2万吨。从9月初到现在的一个多月来,秦皇岛港务集团的煤炭库存一直在440万吨上下徘徊,虽然煤炭库存总量比去年同期还高出了40多万吨,  相似文献   

4.
刘满平 《市场周刊》2004,(40):33-33
9月份,我国煤炭库存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国内煤炭价格基本处于高位运行,价格增幅略有回落,10月份,煤炭消费相对平淡,煤炭市场保持平稳,但蕴涵着涨价动力。  相似文献   

5.
张喆 《市场周刊》2006,(3):39-39
一、影响煤炭市场发展的多重因 素(一)有利因素: 1、煤炭消费需求继续增长。 2、煤炭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3、安全整顿力度的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扼制煤炭产量大幅增长。 4、石油价格高位运行,势必会刺激一定量的煤炭消费。 5、企业对市场的可控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张星 《市场周刊》2004,(36):34-35
本轮煤炭行情走势特点。本轮煤炭上涨行情是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近四年之后启动的。煤炭供求关系的变化是本轮行情发动的外在因素,煤炭价值的再发现是煤价不断创出新高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欣华 《市场周刊》2005,(43):7-7
“十一五”期间,煤炭需求继续较快增长,而发电和供热用煤以及钢铁、煤化工、建材等行业用煤将成为国内煤炭消费主要增长点,但增速明显低于“十五”期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10年,煤炭供应能力要达到24亿吨.而大型煤炭集团将承担60%-70%的产出责任。”发改委能源局巡视员吴吟日前在“2006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就中国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如是向外界宣布。  相似文献   

8.
朱树立 《市场周刊》2005,(43):31-31
9月下旬开始,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等部分主要产地的煤炭出矿价格已经开始回升。但是,由于下游环节或地区的煤炭库存仍在高位运行,煤炭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压制,造成了下游市场对产地煤炭价格上扬的反应“滞后”。但是自此开始,全国范围内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煤炭价格下滑局面逐渐得到扭转,煤炭市场的整体运行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煤炭市场逐渐由偏淡的“买方市场”局面过渡到供求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李学刚 《市场周刊》2004,(13):36-36
按照惯例,春节过后,煤炭市场将逐渐出现交易活跃程度下降、煤炭价格下滑,煤炭生产企业、运输环节和用户库存上升等淡季特征,但是今年除了1月底、2月初出现短暂的上述特征外,煤炭市场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2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电煤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之后,煤炭市场似乎也没有响应。本应不平静的煤炭市场出现了反  相似文献   

10.
王洁帅 《中国市场》2023,(14):91-94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煤炭作为能源消费不可或缺的支柱,在近些年的生产发展中,逐步变为买方市场,市场占据主动性不高,综合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影响、经济综合调控等。为推动煤炭企业节约集约高效发展,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文章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煤炭价格波动与风险防范,进一步增强煤炭有效经营管理,为传统能源转型升级作出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11.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煤炭市场和煤炭交易价格进入一个较微妙、敏感的时期,近期煤炭市场有可能打破目前相对平衡局面,出现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2.
郑勇 《市场周刊》2005,(17):36-36
2005年春节以后煤炭市场开始出现反常现象,在煤炭主要产地价格持续上涨,在一些主要消费地区却出现价格的回调,同时部分港口煤炭库存增加质量下降价格下滑,一时人们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解释牵强附会,想给予市场一个想当然的合理解释。因此,从2005年4月10日开始,我们2005年春季市场调研工作,在全国主要煤炭产地和调出地区,主要运输中转环节全面展开。调研的目的是用事实说话,还原市场真相。我们将陆续将调研中的一些结论提供给大家,以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满平 《市场周刊》2004,(44):33-33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煤炭市场看,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基本保证了国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需求。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华东、中南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电力行业使用的贫瘦煤、化工行业使用的无烟煤、冶金行业使用的主焦煤供应紧张。西北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煤炭运输受铁路制约,而东北地区受到市场的制约,这两个地区煤炭市场价格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炭价格依然存在煤炭成本不完全、煤炭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不紧密、煤炭价格偏低等突出问题,离煤炭价格市场化还有很大差距.从发达国家煤炭价格市场化情况来看,我国应着力建立煤炭期货市场和煤炭价格指数、加大煤炭市场的开放力度、建立全面反映煤炭成本的核算体系和煤炭价格预测体系等,进一步推动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为煤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最近,煤炭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煤炭价格出现回落,煤炭市场价格将步入新一轮调整期。  相似文献   

16.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2):42-43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煤炭供应趋紧的现象,个别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借机哄抬煤价,随意提高煤炭价格,对全国煤炭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协会要求煤炭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稳定煤炭价格,随意哄抬价格、乱涨价者将被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资格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市场逐步放开以来,各类煤炭经营企业发展很快,在方便煤炭用户的同时,也出现了煤炭经营秩序混乱的问题。煤炭经营主体过多过滥,哄抬煤价或低价倾销,囤积居奇,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数量短缺时有发生,非法经营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些还相当严重,严重地扰乱了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影响了投资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煤炭由于产地和消费地不一致,需经由流通领域进入最终消费市场,因而煤炭流通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既是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又是世界首位煤炭消费大国,拥有众多煤炭企业甚至大型国际煤炭企业,从生产、物流到最终消费无一不揽,本文着眼于煤炭企业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式探讨其对煤炭市场的流通环节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学刚 《市场周刊》2004,(14):34-34
3月上中旬,全国煤炭价格继续延续2月份以来局部地区小幅度调整态势,煤炭市场在资源总体偏紧、交易基本平静的态势下运行。下旬.受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和资源状况不佳的推动,新一轮动力煤价格上涨开始从煤炭产地启动。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2):13-14
煤炭在我国能源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中占据重要基础地位。201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煤炭产能建设超前,消费增加速度减缓,进口煤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煤炭工业出现了困境。国内煤炭市场出现需求动力不足,产能过剩,进口持续增长,供需失衡,库存增加,煤炭价格一路下跌。由于我国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时期,对煤炭需求还将处于缓慢平稳增长阶段,而煤炭供需量的严格控制和进一步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企业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煤炭进出口的严格控制是将来煤炭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