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国际市场。从1980~1988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66.7万吨、生铁381.1万吨,钢铁产品出口创汇58.16亿美元;同期进口铁矿石6937万吨,进口废船、废钢820.6万吨,进出口总额平均每年以16%速度增长。近三年,出口额平均每年以53%速度增长。90年代,我国钢铁工业要得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需要引进更多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进口更多我国所短缺的废钢和铁矿石资源。为了保持外汇平衡,就需要出口更多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中,要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比较利益,提高钢铁工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钢铁废渣与磷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钢的年产量已突破1亿吨,随之而来的废钢铁渣的数量日益增多,我国已经积存了3亿多吨的钢铁渣。这种废弃物侵占大量土地良田,污染环境,淤塞河道,恶化土壤,破坏生态平衡,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对废钢渣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钢铁工业...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5年钢产量已达94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在过去15年里,我国钢铁生产发展主要依靠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全新建的大型钢铁基地只有上海宝钢一个。建设宝钢所增加的钢产量虽只占全国钢产量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情省力》2009,(4):40-41
钢铁产能过剩 调结构促重组事不宜迟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能力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对钢铁行业现状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化社会对废钢加工业的影响随着工业、交通业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城乡人民物质文明的提高,废钢加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6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现代化社会发展时期,废钢加工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1.钢铁工业与废钢业本世纪初,世界钢产量每年只有几千万吨,钢铁积累量仅5亿吨;70年代,世界钢年产量跃增到7亿吨,  相似文献   

6.
来自中央有关部门的信息表明,1995年我国主要工业行业的发展重点已定。 钢铁工业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一是生产供给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炼钢能力已接近1亿吨,钢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一些钢材、品种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迹象。二是国内外市场逐渐融通.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加大。这不仅表现在每年钢铁全属炉料资源有不少来自进口,而且钢材消费量中也有一部分来自进口。三是随着我国加工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对钢铁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1,(38):50
在今年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指标"加码"的同时,国内钢产量依然有增无减。"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3.50亿吨,同比增长9.6%,按此计算,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06亿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在近日对上半年钢铁工业的总结中,透露了钢铁行业目前产量大、利润低的尴尬。  相似文献   

8.
符汉强  张安静 《发展》2002,(9):26-29
沿着驰名中外的丝绸古道向西,在巍巍祁连山和雄伟的万里长城终点交汇的地方———嘉峪关,一座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崛起。酒钢1958年建厂,经过几代人四十多年的建设,一个工艺配套、装备先进、富有潜力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今天的酒钢拥有在岗职工2.3万人,企业总资产116.66亿元,已形成年产钢铁各220万吨、材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2001年酒钢本部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8.25亿元,销售收入40.19亿元,税金5.49亿元,利润1.12亿元。…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20%,资源有效利用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40%。据统计,我国2005年钢铁产量是3.4亿多吨。如此高的产量,钢铁工业必须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转轨。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我国只能生产15.82万吨钢,居世界第26位.经过恢复和发展,1978年突破3000万吨钢,达3178万吨,居世界第5位.在1979年~2001年改革开放的22年中,钢和钢材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1位.经过长期高速发展,中国在吨位上已成为钢铁大国,这与我国结合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1 2000年我国钢铁生产及废钢资源状况概述2000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贯彻我国扩大内需、西部开发、促使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回升等宏观经济政策,全国冶金企业以“提高钢铁工业竞争力为着眼点,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改善品种、提高质量、深化企业改革、深入学邯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作为指导思想,自觉执行钢铁生产总量控制目标。据报道:2000年我国产钢11500万吨,生产钢材10500万吨,全国冶金系统实现利润130亿元,全行业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生机与活力。废钢与钢铁生产,特点是与电炉炼钢息息相关。多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2.
许宏强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5):3-23,F0004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的第一产钢大国。随着中国钢产量和占世界钢产量比重的上升,中国钢铁贸易迅速增长。从产品技术结构升级、原料依存度过高、产能过剩、引发贸易摩擦、资源环境压力等角度来分析,我国成为钢铁出口大国得不偿失。我们建议,通过鼓励低端钢铁产品进口、推动钢铁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加强环保指标约束、扩大海外投资以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等政策措施,调整我国曲钢铁贸易和供应模式,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由大转强。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我国钢铁工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从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钢生产国。我国也是1996年世界钢产量唯一达到1亿吨的国家,实现了钢铁工业历史性的突破。1亿吨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6000万吨增长到1亿吨钢,日本用了6年,前苏联用了8年,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只用了7年。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也发生丁巨大变化。产品产量中工艺技术落后的平炉钢比重1996年为12%,比建国初期下降了67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转炉钢的比重1996年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钢铁产量已突破一亿吨,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的废钢铁量也越来越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长远的观点看,废钢铁资源不足,而拆船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据统计,1983~1995年,我国共拆解废船1100多万吨,获得船板690万吨。拆船业是一个耗能少...  相似文献   

15.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5):F0002-F0002,1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有资产总额337亿元。产品以中板、中原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2005年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利锐31.6亿元、利润19亿元;出口钢铁产品130万吨,创汇5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6亿美元。济南钢铁股份公司进入了全国上市公司最佳运营绩效50强。  相似文献   

16.
谌莉 《中国经贸》2004,(10):82-83
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改革,使印度的钢铁生产能力在短短的十年间(1999-2000)增加了1200万吨,并且开始登上世界钢铁舞台,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十大钢铁生产国,同时还逐渐成为钢铁净出口国。印度钢铁产业的从业人数为50万人,年产值达9000亿卢比(约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钢铁,是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钢铁工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先发展。经过60年的建设,2008年,中国大陆的钢产量为50091万吨,接近世界前8位产钢大国的合计产量(50393万吨),中国成为了“世界钢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端集成电路(IC)产业严重受限于落后的光刻制造装备技术和产业,2016年进口约2 271亿美元,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成为重大的国家安全隐患。习近平主席说"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008年以来我国启动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規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02专项),展开IC光刻制造装备及工艺关健技术攻关。通过对国际上先进光刻设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调研其专利形成的关键技术模块,寻找我国光刻制造业研发的潜在技术入口,提高创新起点,引导研发活动向具有自主创新的目标,集中力量在光刻机国际前沿技术上有所突破,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对外签定技术引进合同5600多项,合同总额400余亿美元,引进规模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且已跻身世界最大的技术引进国之列。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为加强我国钢铁工业与装备制造业合作,促进钢铁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和装备工业司联合组织召开了钢铁工业与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机制研讨会,中国钢铁协会、中国船舶行业协会及武钢、鞍钢等企业和中国钢研集团、冶金信息标准院等研究单位的代表共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