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公平关联交易是指关联方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与影响,通过关联交易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关联方自己手中或将关联方的利益转移至公司之中的过程。判断一个关联交易是否属属于非公平关联交易最主要的是考察该关联交  相似文献   

2.
对商业银行非公平关联交易监管的主体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商业银行内,另一个则来自外部监管力量。但是,由于监管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内部力量对商业银行控制权方所从事的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监管是不足的。因此,需要有外部监管机构来制约商业银行从事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和2003年第一季度的关联交易,对关联交易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证券监管加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索取型关联交易具有更强的季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认为非公平关联交易存在的内在动力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同时,高管人员从上市公司或关联方获得效用的大小决定了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利益流向.  相似文献   

4.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关联交易虽然可以使交易双方短期内受益,但不能代表关联各方双方在正常条件下的营运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为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埋下了隐患,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避免关联交易呈现更多的非公允·陆,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专门的审计程序以识别关联交易,提供具有信息含量的审计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会对企业独立生存能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公众的投资理念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降低企业的独立生存能力,管理机构义利观的模糊则会干扰市场正常秩序,这从内外两方面导致上市公司形成非公平关联交易偏好,而股权分置则是根源所在。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其形成并发展的内生原因,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和政府的经济伦理意识并不断完善以公司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管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股权分置进而改变非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心怡 《北方经贸》2013,(3):113-115
关联交易是伴随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和以公司为联接点的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法律既应当允许关联交易的存在,又应当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关联交易的公平性,从而避免这种"天性上"就有不公平倾向的交易损害从属公司、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控制股东关联交易法律规制一般规制方法为基础,通过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控制股东关联交易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试图构建一整套从程序及实质方面保障关联交易的公平的法律制度。最后文章还论述了不公平关联交易下控制股东的民事责任,以期因不公平关联交易而受有损失的利益相关方能够通过合理的法律救济途径得到赔偿以挽回相关损失。  相似文献   

7.
控制股东关联交易是具有明显的"自我交易"特征的特殊交易类型。法律要肯定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的存在,又要设置各种制度保障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的公平性,以防止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损害从属公司及其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包括保持其程序公平性以及实质公平性两方面内容。维护其程序公平包括重大关联交易的股东大会批准制度、关联股东的回避表决权制度以及维护股东的知情权与质询权制度。学者们通常认为,保持关联交易的程序公平性是维护其实质公平性的前提性条件,作为一种先于交易内容公平的程序性制度要求,非经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程序,即不认可该等交易行为的合理性及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飞草 《新财富》2003,(12):50-50,52,53,54,56
目前最大的非公允交易风险在于经常性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在日常购销及其他往来活动中。对于不公允的关联交易,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进行了约束,但“一有政策,下有对策”,随之而来的就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这非关联交易,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关联交易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目前主要有11种形式可以认定。目前,关联交易中存在的不正常行为,主要是在不公平的情况下进行交易,一方无偿或低成本占用另一方资金;逃避债务,转移优质资产;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之间转移利润和费用等,严重冲击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应加快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制定《关联交易会计准则》及定价政策与方法;统一税收政策和财务政策,依法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建立非正常诉讼制度,实现交易中的规则公平、机会公平、交易公平,保证国有资产完整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10.
杨成炎 《商业研究》2006,(7):157-160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既有国外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的一般动机,也有我国企业自己的特殊动机,这种特殊动机直接导致了关联交易的不公平性。我国上市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的不公平关联交易划分为“输入利益型”和“抽取利益型”两种类型;不公平关联交易对上市子公司自身、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必须规范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从完善《公司法》、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亚莉  赵喜仓 《商业研究》2004,(22):48-49,164
随着有关会计规章制度的颁布和资本市场监督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得到进一步规范,而其中双方的交易价格是其交易是否公正公平的核心。由于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其定价方法也呈多样性,因此,以工业板块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考察了其在关联交易中使用的定价方法,并探讨其选择定价方法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0)
关联交易是资本市场上一个永存的问题,学界对关联交易是否应该禁止争议颇多,主流的观点是按关联交易公允以否,分为公允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关联交易,公允关联交易是资本市场上正常的现象,法律应该规制的是非公允关联交易,基于此,本文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讨论,对其危害性及成因进行分析,以对非公允关联交易有一个更深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对于关联交易的企业理论阐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非公允关联交易分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类型和管理层对股东的“委托-代理”侵害类型,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背景和特有公司治理结构使两者合二为一,造成了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泛滥。非公允关联交易的产生和盛行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需要政府监管来解决,遗憾的是监管也存在失灵问题。要解决此问题,除了让监管本身更加全面和严谨之外,更要从造成我国关联交易盛行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不但给国家和中小投资造成损失,而且大量非规范关联交易会扭曲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降低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独立性,所以必须加强对不规范关联交易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不正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司中普遍存在,形式不断翻新,操纵手段变化多样.其对上市、司、投资者、股票市场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我国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亟待规范.本文在对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及控股股东行为模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公平的关联交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在缺乏法律监管和机制监管的情况下 ,关联人和上市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 ,导致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无论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的制度建设还是法学研究上 ,我国目前都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本文试图从公司立法和证券立法的层面上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予以规范化进行探讨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易模式的不断丰富,以及市场主体行为的日益复杂,涌现了大量的公司间的关联交易行为,由于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这引起了立法、司法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关联交易的定义、特征、类型、关联人等方面进行关联交易的概念认定,对不公平的关联交易的构成要件、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从关联交易控制规则入手,论述违反控制规则的关联交易的具体效力问题,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存在大量的非公允关联交易,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本文试图从制度角度来分析非公允关联交易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进行遏制需要在制度方面所做的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民营交易对手的关联交易区分为公允和非公允两方面。鉴于非公允关联交易可能影响信托公司受托人职责的履行,或造成信托公司资金损失。本文着重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识别及评估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风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蕾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45-246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公允价值,扩大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而现实中一个重要的盈余管理的形式是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具有明显的非公允性,而且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种类和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