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县岳溪镇胡家村村民安常乐,利用多年外出务工收入回乡创办梨园,与本村和邻村300多户以土地入股分红模式流转土地近2000亩,第一批入股土地150亩雪花梨就收入3万余元。这是该镇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出的土地流转模式之一。目前,该镇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已达4000余户,流转土地面积180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2%。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由于土地不能流转所带来的各种耕地问题已经摆在了社会的面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选择进城务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荒废问题,可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直逼18亿亩的红线。通过研究,可以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其中加强土地的依法流转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既可以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安置问题,又可以优化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的三农问题和产业经济问题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劳动力转移牵动土地流转,从而带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增加投入,促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了一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全区采取多种模式加速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仅使外出务工农民获得土地承包权益,稳步推进了劳动力转移,而且使留守农民实现了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是西部某县的乡干部。我有点看不惯我们这里乡领导"墨守成规、明哲保身"的保守做法。在我们这里,土地流转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有些农民举家搬迁、外出务工后,宁愿自己的承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要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号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土地流转现象就大规模出现了.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双流区集中居住的土地流转现状、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与其让土地闲置,不如流转给其他愿意耕种的经营主体,在当下的农村已成为一股潮流.截至2016年6月,中国2.3亿农户中流转土地农户超过了7000万,比例超过30%,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超过50%.而10月底,国内知名土地流转综合服务平台土流网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跃升至10015亩,再次印证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  相似文献   

7.
二轮土地承包后,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部分农户举家外出,还有由于外迁、升学、农转非而带来的退出土地等问题,土地流转的新课题随之出现。对此,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探索,为解决土地撂荒、提高效益安上了“保险”。路子——托、租、转、股、卖在巴州区农村28.2万多农户、100余万农民、54万多劳力中,每年有23万多劳力外出务工,其中举家外出2.7万户,9.1万人口,5.2万劳力;每年农村人口迁居城镇有6000多人;还有部分承包户无力耕种。因此,全区二轮土地承包后有11…  相似文献   

8.
李志远 《中国就业》2006,(11):45-47
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271.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3%。现有农村劳动力156.89万人,耕地2644290亩,人均耕地1.6亩。按目前农村生产力平均经营3.5亩耕地标准计算,需75.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81.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步伐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现,使土地逐步向业主集中,相应地带来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导致了农业所需劳动力呈递减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递增的趋势。这一减一增使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在近两年不断增加,成为了一支在非农产业寻求就业的农民工队伍——外出务工大军。  相似文献   

9.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完善和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根据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制约土地流转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构建外出务工影响耕地撂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外出务工对耕地撂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流失效应造成农户耕地生产有效劳动力投入不足,引致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同时,农户外出务工在非农部门获取超额的劳动回报,由此产生的收入效应并不会正向作用于农业生产性投资,实际导致了耕地保障功能的削弱,反而加剧了耕地撂荒。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汇款影响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户家庭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耕地撂荒行为的发生;外出务工对具有社会保障的农户家庭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在保证农户拥有长期稳定的外出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要有效引导土地流转和托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缓解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1.
地产荟萃     
声音·Sound城镇化要避免走弯路,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要坚持城乡建设一体化,真正把农村建设好。——1月24日至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农村的土地流转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了,有的家庭甚至举家外出了,土地可以流转给别人使用。——2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  相似文献   

12.
颜梅生 《乡镇论坛》2010,(25):34-34
<正>【案情】李丹丹系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7年初,她从村里分得2.2亩耕地,并签订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一个月后,李丹丹因外出打工,将耕地交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王勇经营,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土地流转合同。村里见李丹丹并未实际经营,认为是他们之间发生了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分散化经营造成土地上效益的低下,满足不了农村中青年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因而采取进城务工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求,带来了农村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科技推广缺乏能接受教育的对象,农业生产只好维持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无需接受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就能有效进行,农民子女缺乏学习的利益驱动,造成农民素质偏低,只好在现有土地上维持原来的生产方式,而土地上的收益又满足不了对未来养老的预期,不顾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多生孩子进城务工是唯一选择,使得农村经济发展陷入一个怪圈.针对上述农村经济发展的怪圈,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理清思路,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尚志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农村发展机制,通过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加大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土地资源整合,推进土地有序适度流转,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合土地资源42.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7%。其中:粮食种植30万亩,发展特色产业12.3万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陆续实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人数和务工收入持续增长。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人数为1019万人,同比增长2.4%;人均月收入为2958元,同比增长12.2%。就业特点外出数量继续增长,地域分布集中省内。2014年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01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万人,增长2.4%。从地域分布看,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省内就业,  相似文献   

16.
从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农村经济形势飞速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民间资金积极投向名、特、优农副产品的规模生产和深加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放在首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务工,农户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下乡搞调查,发现有些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后仍存在一些问题,用农民的话说就是“逼着撂荒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近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务工经商的农民逐年增多,还有不少举家外出户。他们常年在外,种好承包田成了他们的累赘。在这种新形势下,有些地方在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或没有认真执行土地流转制度,对一些不再以土地为生,要求退地的农户,村里却采取“不包也得包,撂荒了也是你的”这种强硬办法。其理由是“退了地,村里向谁要钱?”由于不准退…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传统农林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新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出现,主要有植保专业户、植保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公司3种。这些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文章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源市这些年来,土地流转推进比较迅速,而且也比较有特色,为了使济源市的土地流转更加健康发展,本文对济源市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传统农林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新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出现,主要有植保专业户、植保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公司3种。这些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文章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