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红,很中国,也很历史;中国红,很东方,也很美学。那一抹红色,是最美、最经典的中国元素,它凝结了中国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折射出中国人积极热情的民族性格;象征着中国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想。那一抹红色,是耀眼的中国红,灿烂的中国红,喜庆的中国红,欢乐的中国红……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13,(9):21-21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古城镇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古城镇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古城镇旅游事业,京交会文化板块决定增加中国古城镇展。中国古城镇展是本次文化板块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宣传树立中国古城镇形象,让中国古城镇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学也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成长。然而,成熟的理论来源于成熟的实践,中国经济学走向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探索中国经济学发展之路,必须科学认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现状,立足中国经济现实,挖掘并把握中国经济学的内在规律,寻求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关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2025,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缺一不可。如此庞大的制造工人群体,如此艰难的转型,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中国需要务实地吸纳他人的优势。中国倾尽全力打造中高端制造业版图,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低端产能过剩的心腹之疾。《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联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在总量上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成就令世界瞩目.更进一步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总量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而终结一百多年来美国雄霸全球的历史.但是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相比,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同时,中国经济学研究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潮中,严重西化甚至“英美化”倾向已经是一个不容否定、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并且已经产生了各种严重危害.有鉴于此,必须认真看待和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严重西化倾向及其产生的严重危害.因此,鼓励推动基于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基础上提炼具有中国标识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中国理论的经济学,将中国经验和丰富的中国实践上升为系统化和一般化的规律性理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学研究提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一般特征,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特征,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选择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体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云南维西     
中国西南地区连接西藏的茶马古道重镇,中国傈僳族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滇金丝猴的乐园,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三江并流”的腹地,中国兰花之乡。  相似文献   

9.
陈东升 《商周刊》2011,(13):34-35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已经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觉醒的开始中国模式是中国思想界最大的争议,存在很多争论和不同看法,应算作最高的学术命题。我的理念之一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出口贸易加工大国,一直以来,中国劳动力成为中国发展外贸加工业的一巨大优势,中国也抓住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中国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劳动力已不再是中国制造的丰富资源和巨大优势,许多外资制造业纷纷撤离中国到他国投资办厂.  相似文献   

11.
<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是“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并没有带来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依靠传统加工、贴牌生产的廉价中国制造产品已经很难找到出路.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实现企业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其成功关键就在于实现中国品牌国际化.本文通过对宏基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分析,并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路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田为民 《经贸实践》2016,(8):121-121
随着中国的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开放的推进,使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不断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生着与时俱进的改变。同时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经济硬实力的建设并驾齐驱,是中国发展的两件法宝,如何发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中国文化的结合,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内涵,强化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新文化与旧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不仅是中国国家政治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平 《经济师》2010,(9):2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化于中国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是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确保了中国不会被西化;坚持服务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永葆活力;坚持开拓创新,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能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中,同时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行自我革命,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生作用,就必须中国化。它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等历史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  相似文献   

16.
王恒兵 《经济师》2015,(4):32-34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学界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涵义均是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中,蕴意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涵义界定,大多限于句意和词义化,缺乏深入的学理分析。因而,要准确界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就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静态层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做过比较明确而又精辟的阐述,其一致的认识和观点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那个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那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当然地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动态层面,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来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大历史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因此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第二阶段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映芳 《开放时代》2007,4(6):95-104
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将"乡土中国"等同于传统中国、以"乡土性"概括中国传统性的学说和观念提出了质疑,并对上述中国观的形成机制作了反思性探讨。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中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们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来建构"中国社会"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参照"现代的、城市的西方",将既有的中国裁剪、过滤成"传统的、乡土的中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一些基本属性,被扩大为中国整体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社会、城乡关系的传统以及传统的城市性等等,相应被忽略。由此,不仅中国的传统性被单性化,中国的城市性也成了纯粹的西来之物、无本之木。这既于我们的文化自觉无益,亦不利于对现实中国城乡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赵旭 《新经济》2014,(8):93-9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作用,并且中国企业趋向于国际化的市场发展.随着中国不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且中国将实现全球经济化的时代,中国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中有更进一步的突破,则需以现阶段的中国国情为基础,提出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理论.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相应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引进先进的国外管理模式,进而实现国际化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本文首先对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及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当时中国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评论,论述包括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他们批判了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针对近代中国的状况,马恩对中国革命曾给予厚望,但十多年的中国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他们认为开放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发以来,中欧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和欧洲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使中国和欧洲贸易进入快速扩张期,同期中国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那么,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试图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分析,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的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中国对欧洲进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