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集锦     
我国应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编的第17期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26.3%,而资本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4%,这就决定了中国应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出,创造就业的增长政策应根据不同国家国情的发展阶段,选择最具潜力的创造就业领域,实施有利于就业的激励政策和适当干预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目前,迅速提高教育质量在我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转型时期,由此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尖锐,传统的正规就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必须尽快向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非正规就业,将成为我国就业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经济在呈现出复苏趋势的同时,就业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新增就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09%。从就业的表面情况看来,这次金融危机主要冲击对象是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就业模式的特殊性,实际上受到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就业群体却是尚未脱离农民身份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就业弹性     
小向 《中国就业》2014,(8):15-15
正就业弹性的界定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系数就越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就越低。各国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长的最大化,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严峻、迫切的现实问题.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就业内涵,促使就业结构的改变,构建新的就业模式--创业型就业模式.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就业弹性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加以描述。就业弹性也称就业的产出弹性,是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映程度,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动。即,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的吸纳程度。由于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所谓“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我国就业弹性的研究。根据《200…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一直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它对就业会如何影响?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过通向东南的门户,研究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就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庞明  单卓歆 《当代会计》2021,(16):181-183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已成为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产业,餐饮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带动社会就业的重要行业.目前,餐饮业竞争愈演愈烈,各种线上平台、中央厨房等新型产业模式逐渐兴起并形成一定规模,为餐饮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后疫情时代下,研究餐饮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竞争结构,可以更好地引导餐饮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产业整体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并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原因以及由投资、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一方面,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就业数量、就业结构的变动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就业集中地区的就业密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在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优化了就业结构,拓宽了就业渠道、带动了就业的增长,这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在面临很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失业率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大体保持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我们仍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11,(8):6-8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就业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缓慢相偏离的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就业前景迅速恶化,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不容忽视。如何破解当前就业困局?6月份,中国就业促进会先后举办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研讨会"和"2011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会",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面临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质量管理》2014,(11):32-38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GDP增速从2014年的7.4%略微放缓到2015年的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中。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保持了连续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本文从产业的就业创造能力不足等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提高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才能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实现就业增长和人均实际产出增长并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就业弹性系数作为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基本指标,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它就如"风向标"与"晴雨表",反映着经济与就业互动的趋势与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耦合协调函数考察我国1998~2014年创新创业耦合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动态分析创新创业耦合、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测度创新创业耦合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就业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呈现"J"曲线增长趋势,创新创业耦合度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创新创业耦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带来了总体就业的增加。创新创业耦合每增加1%,带动经济增长0.1175%,带动就业增加0.2508%。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0,(2):48-48
要从战略上研究扩大就业的问题。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的同步扩大.还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相关。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将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纳入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涵,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解决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有效解决国内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使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改善民生、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