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视当今世界,通过建立巨灾保险加强巨灾风险管理,已被证明是规避巨灾风险的一个有效办法……四川芦山"4·20"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再次震撼国人的神经。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连续遭受了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巨灾。这一切表明,我国仍面临着巨灾风险的威胁,巨灾风险管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刻不容缓。巨灾风险难拥保险覆盖"4·20"芦山地震发生的当天,保监会启动了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三级响应程序,同时要求各有关保险公司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日本巨震对我国建立巨灾保险体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级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巨灾再保险体制正在发挥作用。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巨灾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国家,巨灾保险严重缺失,巨灾损失补偿模式局限于政府的无偿赈灾与救济,保险和再保险业的承保能力十分有限,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制己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巨灾保险制度及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由于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失,地震给受灾群众和企业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和比例较低的保险赔付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现实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推行巨灾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多起自然灾害事故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保险提供的保障,但事实上,保险参与其中的理赔额却很小,保障的范围相当有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洪水、干旱、台风等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将会对保险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保险业要有效分散自身风险,除了现有的再保险途径外,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不失为可行之策。但是,这个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发展十余年的分散风险的方法,在我国却迟迟没有推出,发展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的障碍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巨灾冲击带来的情绪变化引起的风险感知变化为显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选择距离地震中心、接受地震信息、过往地震经历等指标作为风险感知的不同维度刻划风险感知的变化。通过我国各省市样本月度数据,以财产保费变化额反映保险需求的变化,在控制了样本财富、收入水平、保险机构数量以及CPI等因素,证实了保险需求与风险感知正相关、接受信息量负相关、过往地震经历负相关等假设。  相似文献   

8.
许闲 《上海保险》2014,(11):49-51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其中,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与灾害保险产品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国十条"强调,"建设巨灾保险制度"以商业保险为平台,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不同险种,可见推出巨灾保险产品在践行"新国十条"中的重要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保险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27.3亿元,这离不开中国140多万保险代理人的不懈努力.然而由于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不足,导致保险代理人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存在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挪用、擅自截留甚至侵占客户保费、代客户签名和联合投保人骗取赔款等信用缺失现象,这违背了保险业的"最大诚信"原则,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及四川地震的发生,各界对巨灾保险这个风险管理手段的渴望也越加迫切.本文通过对巨灾风硷公共性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以政策性巨灾保险公司为中心.以再保险和发行巨灾券为风险分散手段,以多样化的政府救济为补充措施的巨灾保险体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常有两种方式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一种方式是为每一种巨灾风险建立单独基金,另一种方式是为所有的巨灾风险建立一个联合基金。本文在构建巨灾保险基金规模函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比较了两种方式的基金规模,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巨灾保险基金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的降低而增加,在风险容忍度相同时,联合巨灾保险基金的规模不大于分别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规模之和。本文选取地震和洪水这两种巨灾风险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发现,对于我国财产保险业而言,在巨灾保险基金成立初期,巨灾承保比例为40%时对应的巨灾保险基金规模为289.22亿元。  相似文献   

12.
保费的可支付性是巨灾保险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低收入弱势群体身上显得更加迫切。低收入弱势群体在巨灾风险面前是很脆弱的,一方面具有潜在的保险需求,需要巨灾保险的保障,另一方面又不具备足够的保费支付能力。照顾这一群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巨灾保险制度中不能忽视他们,否则制度将失去重要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低收入弱势群体的风险需求弱势群体,也称为"社会脆弱群体"和"易受伤害的群体",是指那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是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借鉴巨灾保险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法治状况,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采专项型立法模式,首先针对地震风险制定《地震保险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针对其他灾种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业巨灾保险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巨灾保险特点 (一)立法先行 许多国家在巨灾保险领域进行了立法.如日本的<地震保险法>、美国的<全国洪水保险法>、法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等,而且这些法律随着巨灾风险和巨灾保险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了本国巨灾保险的性质、巨灾保险的模式、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使巨灾保险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的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实施强制性的巨灾保险.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保费收入还是保险公司数量、保险中介机构数量以及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了很多。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保费收入同比增加3630632.67万元,增幅达22.67/。随着保险业的全面开放,我国保险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4,(9):14-26
当前,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各级政府财政造成巨大突发压力。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俗称保险“新国十条”)终于出炉。这是继2006年颁布“国十条”之后,国务院再次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全面部署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国十条”亮点颇多,而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条款。巨灾保险的政策破题对于灾害频发的云南尤显重要,“新国十条”发布的时间点正值鲁甸“8·03”地震发生不久。因此,加快巨灾保险的落地实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建立成熟管用、操作易行的巨灾保险体系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7.
寿险资产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1865年我国第一家华商保险公司--上海义和保险行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的诞生,我国保险业从此走上了一条坎坷发展的不平之路.中国保险业逐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今天,保险已经深入到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保险意识与理念也已深入人心;保费收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长,2004年保费收入达到4300多亿,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1850多亿.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巨灾保险的制度依赖型发展路径 保险文献中经常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损失规模太大或损失风险之间的高度相关性等是导致臣灾保险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Jaffee & Rusell(1997,2004-2005)指出,上述影响因素并非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保险业高制度性壁垒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样,受灾范围广泛,其中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的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台风这三类巨灾.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箭在弦上.农业巨灾保险对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持国家经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立法不完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同时可以加强立法,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研究农业巨灾保险资本产品,促使农业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大力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相对巨灾带来的高昂损失,政府补贴、社会救济等单纯的救济手段显得势单力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不足。故而,妥善建立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地震保险、洪水保险三方面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有关巨灾种类,基于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带有国家标签的巨灾保险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