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4月23日, 工行吉林省辽源市分行一次性成功地完成了辽源市分行综合业务处理对公子系统的上机投产,并正式开始对外营业。此前,根据总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推广工作的统一安排,吉林省分行进行了认真的部署落实,省行一把手和主管副行长亲自挂帅,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全力以赴,精诚合作。在总行、总行软件开发中心和兄弟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拼搏,完成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广大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完成技术调试和程序、业务测试达几百次,最终辽 源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投产成功,为后续的全 面推广工作探索了经…  相似文献   

2.
安徽工行综合业务系统(整合版)一期工程按照总行统一部署,于2001年9月24日顺利投产。目前,全辖网络运行稳定,各项业务处理正常。根据工总行对全行投产计划的调整和安排,安徽分行综合业务系统投产时间由10月8日提前到了9月24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等不利因素,全行上下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团队精神,在综合业务系统投产工作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业务支持小组、技术支持小组及办公室抓住重点攻坚克难;各级行领导与业务人员、技术人员一起,深入到投产工作第一线全体参战人员凭着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陆续完成了各自的数据集中工作全行数据处理中心缩减至38个.同年,建行总行决定基于在上海、深圳两分行投产的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开发全行统一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版本DCC-CCBS,并先期在上海和北京建立总行数据中心,开始实施全行数据集中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交通银行的整体科技工作包括总行、一级分行(省直分行)、二级分行(省辖行)等多个层次。在数据大集中实施前,各级分行都配置了业务应用主机存储核心业务数据,业务处理主要在分行。分行信息技术部门同时承担着运行维护、系统开发、计算机安全、网络和设备管理等职能。各地管理不统一、技术不规范,存在着应用系统版本差异性大、重复开发严重、信息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分行业务的安全经营构成了较大威胁。随着交通银行数据大集中工程一期的顺利完成、二期的逐步推广上线,这种情况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是核心主机物理集中,总行配备大型主机,集中负责后台业务处理,省直分行配置小型机作为综合前置;二是数据集中,全行的核心数据集中在总行;三是应用的集成与业务处理的集中,对公综合业务与对私零售业务集成为核心账务系统。后台核心业务系统在总行大机中运行,同时国际结算、信贷管理、个人信贷、外汇宝等外围系统采用B/S结构将账务处理和事务处理集成在总行端的服务器中运行。  相似文献   

5.
一、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电子化工作的回顾从1985年开始,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的电子化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全省人行系统计算机覆盖面达100%。开发完成了50余项应用项目,其中“计算机同城票据清算”、“国库业务处理系统”、“县支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等获总行科技进步奖。1995年以来,根据总行提出的在“九五”期间基本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决策管理科学化”的综合目标,和“加快全国金融数据专用网建设,以支付系统建设为龙头实现清算系统的现代化,以各项业务处理系统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业务网络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地区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刘晨东,黄忠伟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网管中心在总行综合会计业务网络处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上,完成了综合业务网络处理系统(IntegrateAccountSystem,简称IAS)V...  相似文献   

7.
工商银行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工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工商银行自身发展实际而设计的.我行在2001年5月投产一期工程后,于2001年11月投产了二期工程,其中在综合业务系统的投产过程中,传统的对公、零售、牡丹卡业务总行有统一的版本,对于中间代理业务,分行需要在总行提供的中间业务平台上开发具体应用,以适应综合业务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大机延伸的顺利进行,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需要,在总行、省行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12月3日新主机系统正式投产并成功完成对湛江、茂名分行的储蓄、信用卡业务的大机延伸。至此已按总行要求如期完成全省的大机延伸任务,大机延伸的覆盖率及大机联机比率均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为尽快完成IBMR/14上的应用系统向IBMR/26的切换,我们随即又展开了系统迁移的工作,在制定了整个迁移工程详细的工作步骤之后,分别对新系统进行了连通测试、前台业务测试及前台业务压力测试。在全省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0…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新型柜员通用终端系统(即无硬盘、无光驱、无软驱、支持USB2.0的联想PC)的投产工作要求,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以下简称"吉林分行")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调试,顺利地完成了通用终端的投产工作。通用终端可以随时开机、签到、处理业务,对于全行提高运营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开始,国内各商业银行先后完成了对业务生产系统的集中——将各自省级分行的业务主机上收总行,在全国设立一个或几个数据中心,将全行全部生产数据集中到总行大机中,分行仅保留应用前置机等主机辅助系统或分行的特色业务处理平台。这一举措实施后,银行完成了应用系统数据层面的整合,在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所谓"大集中",就是指银行核心数据向上集中处理,由总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标准、统一处理的原则,集中管理全行的信息资源,简化业务处理模式,"大集中"将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以达到节约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降低应用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业务处理中由于数据分散带来的业务操作风险之目的。中行华北信息中心已将天津市分行、河北省分行与中总行的应用系统成功迁移到区域中心。这里着重介绍中行华北信息中心"大集中"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交通银行的整体科技工作包括总行、一级分行(省直分行)、二级分行(省辖行)等多个层次。在数据大集中实施前,各级分行都配置了业务应用主机、存储着核心业务数据,业务处理主要在分行端进行。分行信息技术部门同时承担着运行维护、系统开发、计算机安全、网络和设备管理等职能。因此,各地管理不统一、技术不规范,存在着应用系统版本差异性大、重复开发严重、信息资源浪费等缺点,对分行业务的安全经营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同城票交系统、财政非税系统上收快捷协作平台顺利投产,这标志着昆明分行特色业务系统耗时一年半的迁移工作全部完成,圆满实现了总行部署的分行应用架构转型的战略目标。同城票交系统和财政非税系统是分行本地支付的重要渠道,7×24小时不间断地对外提供实时资金交易服务。据统计,近两年日均交易额超过3亿元,  相似文献   

14.
数据大集中后,银行科技工作实现了集约化运作。总行科技部门负责全局性的管理和系统研发,分行科技部门作为总行科技部门的延伸,负责系统运维和本地化业务系统的研发。分行科技研发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从以研发业务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支持分行内部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总行组织建立了以“公传输系统”为主要传输业务的农行电子邮件系统,该系统正式投产以来,大大加快了总行与各分行之间的公交换速度,基本实现了公的当日收发,效果非常显。  相似文献   

16.
《甘肃金融》2014,(12):71-71
11月16日,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网络灾备中心成功投产。可实现全省1#网、2#网的异地灾难备份,即可在生产中心(省分行主机房)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保证全辖各分支机构网络连通,保证全辖柜面终端除分行特色业务外所有交易的正常进行。 11月17日,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信用卡信审系统"成功推广上线。该系统由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建设推广,用于信用卡全流程进件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背景介绍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一直走在全行的前列,为配合工行总行的规划,浙江省分行在1999年就完成了对业务网络的大机延伸改造;2001年1月,浙江省工行又率先完成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对公业务部分的改造,IP网络覆盖到分理处一级,满足了综合业务系统对公业务的需求。对公业务的改造,使得省、市分行中心当前都同时存在两个网络:新的IP主干网运行对公和OA等应用系统;而原有的SNA网络系统运行储蓄和信用卡等应用系统。二、需求分析浙江省工商银行原有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浙江工行目前网络整…  相似文献   

18.
银信园地     
辽宁农行集中管理改造业务系统 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为了在全省范围内实现银行系统的集中管理,决定改造原来的银行系统。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已经实现了储蓄、对公业务、信用卡业务的集中处理。由于辽宁农行迫切需要与总行系统整合,因  相似文献   

19.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2):23-24
9月25日下午两点整,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柜面业务系统成功上挂总行数据中心,历时三年的建行数据集中工程(DCC)宣告完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总行制订的“九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信息处理网络化,业务操作电子化,服务品种多元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战略目标,1996年湖南省分行在我区进行了小型机城域网建设试点,对总行的工商银行对公业务处理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成功地实现了会计对公业务异地通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