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财务大检查中,发现不少单位报销了品名笼统,不明确,既无数量,又无单价的发票。诸如:办公用品××元;机器配件×××元;书××元;一张发票小至几元、几十元,大至几百元、几千元。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对矿区某选矿厂进行承包经营审计时,一张转帐凭证和白条矿石入库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一张19××年9月份的转帐凭证,帐务处理为:借原材料——矿石264259.64元,贷应付款一矿石264259.64元。 转帐凭证后面附着一张小白纸条,上面写着:“本月购进矿石4642.65吨,单价56.92元/吨,金额264259.64元”。使我们产生怀疑的是:为什么没附矿石入库过磅单?没有对方单位的名称及发票?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将仓库中留存的19××年9月份矿石过磅单存根取出,经过重新核对后发现当月实际购进矿石数量为1642.65吨,比财务入帐  相似文献   

3.
一、金融企业普通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品名不符,“办公用品”包罗万这种发票最为常见,金额一般较大,且为整数。金融企业在购买礼品或购物卡后,为掩人耳目,便于名正言顺地在费用中报销.往往要求商家开具“办公用品”发票,而商家为了促销,也极力迎合并满足企业这些不正当要求。如某银行春节前从某大型商场一次性购买购物卡14万元,以“办公用品”名义开具发票,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对某厂进行审计中,发现元月份50号凭证“在建工程”科目中支出96,245.32元材料费,出票人是某工业供销总公司。当审查2月份41号凭证时,又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3,710元,开票人是某副食品综合商店。经验证,以上两张发票出于同一人手,且均以现金形式支付。为什么两个不同的单位,却是一个人开具发票?对此,审计人员先作了记录。当审查3月份44号凭证时,发现“应付福利费”科目中支付23,040元,出票人是某糖烟酒百货商店,时间为3月10日,发票号码为1910717。当翻阅到8月份28号凭证时,又发现“制造费用”中列支56,000…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目在基层调查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及乡镇机关票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有些单位用白条报销租车费、房屋修缮费;有些单位用过期发票、作废票据入账;有的单位存在无品名、数量、单价、开票单位、开票人,只填写金额的“五无”发票;有的用饭店发票报销“办公用品”,用零售发票报销工程款,等等。  相似文献   

6.
例解一:假数字假数字是指购货方在取得正规发票后在数字上进行改动的造假行为。如某监督机构在检查某公司时发现,有一张购买建材的正规发票,金额为167546.60元.会计分录为:借记“物资采购”167546.60元,贷记“银行存款”67546.60元、“贷记现金”100000元。检查人员发现这张发票的1比其它数字复写的颜色重,并有描写的痕迹,大写的壹和其它大写的文字笔体也  相似文献   

7.
例解一:假数字 假数字是指购货方在取得正规发票后在数字上进行改动的造假行为。如某监督机构在检查某公司时发现,有一张购买建材的正规发票,金额为167546.60元,会计分录为:借记“物资采购”167546.60元,贷记“银行存款”67546.60元、“贷记现金”10000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9.
某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张三因公外出,在乡财政所借支现金2000元。张三当月出差未归,乡财政所于本月月未将其借款予以挂账,作为暂付款处理。次月张三出差归来后,拿2000元的支出单据到乡财政所来冲账。乡财政所出纳员开具给张三一张内容为张三还暂付款2000元,并注明发票冲账的结算凭证。该所人员对这笔会计业务作了如下财务处理:1.借:现金2000出———×××20002.借:经费支出———×××2000贷:暂付款一张三2000贷:现金2000笔者认为乡财所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其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只有当现金确实发生收入和支出时才能在现金日记账和…  相似文献   

10.
王文章 《会计师》2012,(9):72-73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11.
《理财》1998,(6)
“装修”的背后最近,我们在对县直某一单位审计时,发现一张装修门窗的发票支出1.2万余元,发票本身手续完备,但却不见预决算手续,稍细查询,经办人便道出了“装修”背后的实情——给有关部门领导送礼和单位发奖金。目前,经过如此“装修”的发票屡见不鲜,假发票报...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介绍 2000年10月20日,一客户持一张收款人为某医院、金额500元的信用社转账支票支付435元医药费用后,要求医院将余款65元以转账支票转回其在信用社开立的存款账户中.医院按客户要求出具了一张收款人为客户,付款人为医院,金额为65元的中国银行转账支票(因医院在中国银行某支行开户).客户取得转账支票后,将支票金额变造为壹拾壹万陆仟伍佰元整,向其开户的某信用社提示付款.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21日,某单位退休人员×××到四川省南充市医保中心要求报销住院医疗费。该人员自称因头痛、血压高、右腿行走不便,在某中医院住院治疗,并出具该院住院发票1张,西药、中药处方各11张。住院费用总金额9955元(其中床位费330元、西药费1347元、中草药1178元、治疗费1100元、血疗6000元)。医保中心审查时发现以下疑点: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故事】
  审计人员在对某事业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一张24万元的会议费发票后边未附会议通知、预算、会议批复文件和明细结算单等原始资料,且金额较大,遂通知其提供上述会议资料,且要求约见经办人和审批人。  相似文献   

15.
(一) 商业零售企业对库存商品的管理有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是“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一种是“售价金额核算,实物负责制”。 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必须取得实物量增减凭证。数量增加,以购货发票和其他有关凭证为依据;数量减少,主要为销售,以销售凭证为依据,因而在商品销售中对每笔交易都要填制销售凭证。“库存商品明细帐”按商品的品名,规格分设明细帐户,只要是同一品名、规格的商品,不问其进货批次、进价是否相同,都在同一分类帐页连续登记,以完整反映某种商品收付存的全面情况,并按不同存放仓库,反映每一仓库的结存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一、对代开专用发票的检查。代开专用发票即开出与本单位经营品种无关的发票.检查时.除逐份看存根外.还要注意三部分内容.一是看开出商品或产品是否属经营范围或本厂产品的品种.如百货商场开出煤炭.石墨制品厂开出自厂丝,即属违章}二是看发票的金额.如果该单位经营的一般是几百元到几百元的商品,但发现其中一张金额很大达几十万元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
安为光 《会计师》2012,(17):72-73
<正>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随着各级财政投入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一情况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和公众形象,还滋生了各种腐败和经济违法犯  相似文献   

18.
发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的源头所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部分报账单位将不合法规的费用开支,通过变通发票报销票据入账。这里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掩盖不合法规的经济业务,变造原始票据,偷梁换柱,形成表面上合法、合规的经济内容;二是虚构经济业务内容,虚开发票金额、品名、价格、数量、日期等,无中生有,骗取报销。  相似文献   

19.
曾荣获“全国无假冒伪劣商店”美誉的大连“天百”大楼在商品打假上一丝不苟,对发票打假同样毫不含糊。最近.该店在接受税务机关手写版增值税发票专项检查中,查出该店善意取得涉税金额4万余元,假票6张,引起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天百”大楼作为大型商企.年销售额6亿元.进货厂家广布全国(除台湾省外).月进货受票1500-2000张.不把住发票真伪关.不仅企业要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理财》2000,(3)
近几年来 ,部分纳税人以发票偷税现象仍然存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税务部门发票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二是纳税人为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 ,有意识地不开发票 ,隐瞒收入 ;三是消费者购货后 ,不主动索要发票。不索要发票客观上造成协助售货方偷税 ,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以我国12亿人口计算 ,年人均消费10元 ,不索要发票造成的税款流失 ,其增值税=(10元×12亿)÷1 06×6 %=6 8亿元。在大部分消费者不索要发票的情况下 ,税收的流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据《郑州晚报》)【点评】6 8亿税款可不是个小数目 ,何况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