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企业的爆发式增长,使劳务派遣用工成为当前众多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哈尔滨的劳务派遣用工还存在用工不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经营混乱、劳务派遣用工缺乏社会化保障、劳务派遣人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构建哈尔滨劳务派遣制度体系需要政府在法治层面和社会层面加大管理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产生的.经过多年来的市场运作,劳务派遣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一用工形式也正逐步被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所接受.劳务派遣由于立法和其自身的不成熟性,在社会运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务派遣法律缺位的状况.尽管如此,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以至于劳务派遣无法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但劳务派遣在我国依然有着光辉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胡朝晖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9):118-119,132
在用工实践中,劳务派遣受到很多用工单位的青睐,究其主要原因是劳务派遣被很多人认为具有诸如“用工形式灵活方便、用工成本少、劳动争议发生率低”等优点。然而,对于用工单位而言,如果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用工防范措施不到位的话,也可能会引发较多的法律风险。用工单位如何识别和防范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建议,为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雨晴 《北方经济》2012,(8):110-111
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正推动服务外包业务的加快进行,也推动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加速进行。劳务派遣员工的规范、管理、激励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劳务派遣员工面临的问题以及激励的特殊性,从用工单位一方提出了针对被派遣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用工已逐渐成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一种用工补充形式,在此类用工形式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对科研事业单位中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分析,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劳务派遣用工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与传统的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两方主体不同,劳务派遣中涉及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确认劳务派遣中的雇主以及雇主责任就成为处理劳务派遣纠纷的焦点和难点。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但究竟如何处理劳动派遣中雇主责任的分配机制,仍有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协商签订有关的协议,把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使其在用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下提供劳动的用工方式。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从实践来看,劳务派遣用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企业如果不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势必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企业对于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更要认真防范,利用优势,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制用工模式是我国新兴的一种企业用工模式。“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它的出现使劳动力的供给和使用更加灵活,受到了企业和劳动者的青睐,发展迅速。但是也由于劳务派遣制的滥用,出现了许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栋梁 《魅力中国》2010,(7):119-119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承担雇主责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然后按照用工单位需求,将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外派到用工单位,并向用工单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用工就业形式。  相似文献   

11.
劳务派遣是笔者所在石油企业使用规模发展最快的一种用工形式,虽然《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部分章节专门针对劳务派遣制定了相关规定,但石油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劳务派遣中涉及的劳务派遣公司(用人单位)、石油企业(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工(劳动者)三方当事人中,石油企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石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实现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用工方式受到了国有企业的追捧,其对人才的优化配置,高效发挥人才的价值与作用,实现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本文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洪金 《中国经贸》2010,(14):119-120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但是由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以及劳务工特殊的三方关系,经常导致矛盾冲突,影响劳务工的利益。本文从用人单位和派遣单位两个角度分析如何加强劳务派遣及用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用工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在企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务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之问存在"有劳务没关系.有关系没劳务"的现象,实际工作中忽略了对他们的管理,造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事故特别是安全频发.  相似文献   

15.
文章是以劳务派遣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劳务派遣用工定义及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从劳务派遣、激励机制、双因素理论及其期望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方面,对劳务派遣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劳务派遣这种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用工模式正在被广泛应用。如何满足劳务派遣员工的需求,如何有效地激励劳务派遣员工,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派遣用工现状,详细阐述了派遣单位应是维权化险的重要者、用工单位应是管用结合的主要者、派遣人员应是"正名享利"的劳动者,从而在三方之间建立一种互连相扣的劳务派遣工日常管理有效机制,防范和化解劳务派遣带来的风险,保障三方各自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灵活方便,用工成本少,劳动争议发生率低,受到很多用工单位青睐。但若防范措施不到位的话,也可能会引发较多的法律风险。因此要注意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一些疏漏和缺陷,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几点意见:建立劳务派遣制度严格的资质审查机制;明晰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明确劳务派遣的实施范围;规范劳动者同工同酬以及支付报酬的方式;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对劳务派遣的监管权限.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法律规定的用工形式之一,劳务派遣当前越来越受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关注。由于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存在三重法律关系,比直接用工更加复杂难懂,所以自《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劳务派遣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其中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就是,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即劳动合同期、劳务派遣期以及试用期。本文将以《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依托,就劳务派遣中的"三期"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企业将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行为。劳务派遣对于促进就业、满足企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人员需求、强化劳动用工的社会化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劳务派遣行业发展现状,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管理,推进劳务派遣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威海市政府调研室采取发放调查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和电话访谈等形式,对该市劳务派遣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看法是,发展迅速,潜力很大,有待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