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国内经济增速放慢、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市场价格涨幅回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既不同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别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要强调经济增长,还要兼顾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要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须着力提高政策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灵活、适度调整政策操作:正确把握政策的着力点,保持货币供给的合理增长,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在政策选择上需要重点把握的基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两策",保经济企稳回升.选择政策调整的合理时机,特别是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从国内外因素来看,当前绝对不是调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合适时机.乐观估计,2010年上半年可能是我国退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为合适的时机.二是关注和防范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如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金融机构的多重风险、国际收支失衡加剧的风险等.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政策微调重在防范风险和优化结构.三是加快改革,促经济长远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只有加快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指出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在2011年开始退市,货币政策应该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并注意把握政策的关键点为,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为物价。  相似文献   

4.
孔宪运 《商场现代化》2009,(20):134-135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历史上首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作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加以应对。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正反两方面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提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寻找平衡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肖本华 《商业时代》2012,(17):54-55
回顾2000年至今的我国货币政策,"稳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间仅2008年为"从紧"、2009-2010年为"适度宽松",其余9年均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吸收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应该是:从2011年的中性偏紧转为中性偏松,但应该是稳中带松,以稳为主,全面宽松与定向宽松相结合,以定向宽松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期间,银行应该怎样顺应形势,在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货币政策基调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会使信贷增速和货币增量发生变化,在银行信贷总  相似文献   

8.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条件、时机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稻葵 《新财富》2009,(10):38-39
中国宏观刺激政策的退出需要考虑四个条件:民间自发投资恢复到正常水平,出口增长得到一定恢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金融刺激政策出现退出苗头,国内资产价格出现过快上升迹象。根据目前的观察,这些条件将于明年春节后到二季度基本成熟。宏观刺激政策退出的基本原则仍是灵活渐进建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先行退出.其中利率的调整可稍微拖后,财政政策的退出则要充分把握渐进性原则,避免调整过快引发一系列问题.并应考虑将财政刺激转向民生性投资。  相似文献   

9.
陈支农 《大经贸》2011,(1):58-60
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与不利两方面的影响,明确提出该政策对摆脱危机必不可少,使世界经济在刺激作用下企稳回升.但是在政策退出过程中,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都面临着内外的多重约束.如何顺利退出,成为各国央行在经济复苏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初,国家为应对疫情推出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基于新凯恩斯DGE和DSGE理论中国化改进,构建模拟分析框架,检验该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其一,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的疫情应对是精准有效的,政策对经济基本面主要变量产生较强的短期刺激及长期趋势正向调整效应。同时该政策与财政支出扩张和利率下降救助政策总体上存在一定趋同效应;其二,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难以支持社保费的长期减免,基于趋势性与稳定性分析,对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的长期扩展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引发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广泛讨论。本文构建包含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的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据以系统比较存在和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两种情形下宏观经济波动异质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差异。研究发现,总需求下降时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产出下降和通缩程度更为严重;总供给下降不会引致名义利率触及零利率下限以致宏观经济波动演变无明显差异;零利率下限约束情形下央行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价格型调控则完全失效。本文认为考虑零利率下限约束的建模更宜刻画现实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效力,忽视零利率下限约束会对宏观经济预判和政策调控有效性的认识产生偏误;需求低迷环境下“数量型调控为主、价格型调控为辅”的政策组合仍为央行合意的货币调控范式,央行须更加关注降低实际资金利率;政府应注重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与货币政策发挥有效政策合力,促使实体经济趋稳高质发展以摆脱利率下限约束困境。  相似文献   

13.
巩固江苏外贸强省地位,探讨外贸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利率调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外贸税收政策的调整的新形势下,江苏省要保持住外贸强省地位,政府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把握国际市场供求信息,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对出口商品价格、数量的动态监测,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增加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以抵消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进而达到江苏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几年实行的财政政策中,企业税费负担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与增发国债扩大投资需求相互抵消;发行国债的增速在下降,还本付息比例在上升,国债发行扩大投资的边际效用在递减;国债主要投资于短期增加就业和拉动增长的基础项目上,其增长和就业连续性较弱.而货币政策方面,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总量性的政策,对扩大贷款,特别是对推动增长和增加就业最有用的中小企业的放款,几乎没有作用.贷存比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持续下降和相对减少.因此,需要从行政取向国债为主的财政政策和总量性的货币政策,转向市场取向刺激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和体制及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减少税费负担,实行投资税收抵扣制,对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给予税收优惠;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的中小银行,同时鼓励民间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发展,放宽资产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的一些政策,调整银行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结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型,则在未来的三四年中,失业率可以从目前的年10%-11%下降到5%-6%,国内消费增长率从目前的8.5%左右提高到年12%-13%,消费物价走出持续低迷,并且GDP每年以8%的速度再增长三到四年.  相似文献   

15.
在本币升值背景下,日本与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政策。德国首先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放开汇率的波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日本试图阻止和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其结果却是日元持续急剧升值,并造成了日本高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综观日本、德国汇率波动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在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缓慢渐进式汇率改革;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促使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economic growth within the 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 sub-region by acknowledging that the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growth is quintessentially indirect and hence can be tracked through some channels. Exploiting the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s of Moments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the period spanning 2002–201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verall effect of energy prices on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This effect propagates mainly through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investment, albeit its effect through real interest rate is positive. However, its negative effects on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exchange rate significantly overwhelm the positive effect from real 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mploys the smooth transition autoregressive model to evaluate the persistence of oil price changes, and chooses monetary policy variables as transition variables of the model to assess their roles in the persistence effec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il price changes displayed asymmetric adjustments within different regimes and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movement of interest rates than inflation rate. In addition, high inflation rate would give rise to low oil price persistence, and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would bring about higher oil price persistence. Moreover, when the short- and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were over their threshold values, the persistence effects of oil price changes were opposite. In the present relatively low US interest rates, adopting either an inflation-targeting policy or/and a debt-financing policy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the timing is appropriate and the effect will be positive and expected because of low persistence of oil price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商业研究》2007,(9):179-181
人为低利率政策是日本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了民间部门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从金融层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其形成强的路径依赖,未能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及时地被废止,不仅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而且最终导致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特征。对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波动及股价各自之间的相关检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虚拟经济变量对房地产价格都存在显著的影响。整体而言,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初步支持了房地产泡沫的货币推动假说,房地产泡沫是一种货币现象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for government policy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for its apparent economic benefit. Accordingly, governments seek to emplo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means to stimulate increased levels of economic activity. However,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proven difficult to substantiate. It is perceived that the problem is partly due to the multi-definitional perspectives of entrepreneurship. What stems from this is a lack of a theoretically sound conceptual grounding that will assist policy-makers and educators to locate a program within specific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sets out an argument, extending from economic theory, to provide purpose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poses a policy framework supported by 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policy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