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玮 《特区经济》2006,(2):292-293
本文首先对区域文化这一日益受到重视的概念给予了解释,然后阐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和区位经济发展模式,并重点以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例,论证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是影响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逐渐发现,一地区的文化理念、文化习俗、文化网络、知识人力资本的落后,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指标的落后.在文章中,区域文化主要分为文化理念、文化习俗、文化网络、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四个文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众多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愈加凸显,并已成为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进而影响着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基于这种变化,本文将从文化因素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了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4.
文化力促进区域经济反梯度推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力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力是除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之外又一具有强大能级的区域经济资源。文化力依靠与科学力、生产力等的内在关联,共同整合区域稀缺资源,构筑区域经济增长体系,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力量,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论框架,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新的视角和亮点。本文从文化力的作用机理和区域经济反梯度推移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初步的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5.
高玲玲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105-107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是从区域社会资本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网络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文章从湖北省区域文化分析入手,分析了湖北省区域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制约影响,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文化的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以形成区城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迪 《湖北经济管理》2011,(18):104-10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它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两者内在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与众多因素相关,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与文化因素加深了联系,使得文化因素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李诚固 《山东经济》2003,14(6):21-22,45
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理念,进而提出了区域成长的区域创新、区域开放、区域竞争、市场化等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是 ,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具体的地理空间上考虑 ,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有差异 ,经济结构各具特色 ,又使得文化具有了地域性。因此 ,了解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各地区弘扬本地的文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实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经济是基础 ,文化属上层建筑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施玮  吴赢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20
区域竞争的加剧,使得文化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区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根据区域发展中要注重考虑文化因素,强调要将文化、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纳入区域发展的研究之中的观点,本文提出了"文化资源"的概念,其函数表达式为:Q=ALαBβCγ,同时分析了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文化资源"的内涵,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玉梅  杨俊生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06-108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There has been ongoing interest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at were the driver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past years? What policies were used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different lenses may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draws on historic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the nexus between China's region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First, we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cy's changing emphasi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balanced, un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n we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policy on the local economy and conduc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with a case study of regional policy using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underpinning logic of economic growth and presents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formulate a better regional poli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4.
区域投资的发展受区域内政策、法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状况、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徽省实际,建立了一套安徽省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投资环境模型,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这些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区域增长和差异、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平台几个方向上。除了专题研究外,中国区域科学也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进行探索,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具有代表性,本文对郝寿义教授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亦名 《乡镇经济》2009,25(6):78-82
区域劳动力品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一种特殊的统计性歧视和声誉机制,它能实现企业、劳动力、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等多方受益的格局,因而区域劳动力品牌在欠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力品牌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均有较明显的效应。短期内,劳动力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收入差异,但是,如果区域劳动力品牌不能与本地产业的培植相联系,区域劳动力的就业将是不可持续的,其经济极有可能陷入“打工经济陷阱”。一旦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本地产业的培植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现较为彻底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方政府博弈的区域合作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斌  王勇  黄明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16-119
基于效用最大化,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和政治晋升三个需求动机对区域合作困境进行诠释。指出,经济收益最大化不是地方政府展开合作的充分条件,当地区公平、官员政治晋升纳入到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后.区域合作空间要比单纯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区域合作空间要小。认为,促进区域合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体制创新、建立地方政府间规范的利益博弈机制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文化具有独特性、融合性、塑造性和实践性特征,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以及高校内涵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地域文化的高校创业文化培育有利于培养高校创业文化自觉和创业文化自信,有利于构建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高校创业文化,有利于形成整合性的高校创业文化,有利于发挥学校的辐射功能、推动地域的发展.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为:第一,吸纳典型创业地域的创业文化;第二,建立政府、社会、学校相互联动的高校创业文化培育机制;第三,在融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培育高校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国家和区域发展必须实行硬实力与软实力双轮驱动,成为新的共识,城市文化软实力也成为我国城市建立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着力分析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结合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福建省未来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