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尤毅 《开放导报》2023,(1):103-109
碳交易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创新,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基本建立,但现有碳交易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层级不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配额管理机制不完善,碳交易无法起到减排作用;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压力;碳交易市场单一等。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立法;制定碳排放奖惩机制,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及早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完善碳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际碳市场状况及对我国碳市场建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哲峰 《北方经济》2010,(15):30-31
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滞后已经使中国丧失了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动权。拥有碳市场的定价权不仅取决于碳贸易量,还必须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的供求信息。因此,碳市场的制度结构、分类及发展趋势等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碳交易是以碳定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碳排放的市场激励机制。《京都议定书》签署后,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成为发达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措施。十多年来,国际上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欧盟EU ETS为代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以及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等区域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的建构,从各地区的试点,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构,已经历整整十年,在碳减排和区域环境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发展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应重点规避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中配额超发分配的风险,加速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发展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立中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使"低碳经济"成为一个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包括碳交易、碳税等有关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将成为国际法及国内法律领域重点关注对象.我国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公平、合理和规范的低碳经济制度已经迫在眉睫.文章提出了界定"公民基础碳排放权"的概念,并以此作为低碳经济制度安排的法理基础.提出这样的法理基础概念并以此理念设计中国与发展低碳经济有关的国内碳交易制度和碳税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在碳排放的社会公平问题,使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应对"后哥本哈根"时代"低碳经济"问题的国际博弈问题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的视角,结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特点,梳理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态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提出了有色金属行业生态低碳发展制度导向,应进一步细化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有色金属行业生态低碳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我国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和交易机制.充分发挥碳汇和碳金融机制的作用,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低碳经济技术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山 《科技和产业》2015,15(2):39-44
碳交易市场涉及多个参与主体,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保证其良好运行。由于碳交易对象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复杂性,容易出现较高的市场风险,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碳排放信息的监测和核定是碳交易监管体系运行的核心。规范化、标准化的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体系,保证了碳交易机制的正常运转。为避免碳交易价格的剧烈波动,有必要通过排放权储备、抵消项目等手段对价格进行监管。对于不合规行为,采取行政或经济措施予以惩罚。同时,应及早采取措施防范碳泄漏。  相似文献   

7.
卞勇  刘宇 《开放导报》2021,(5):14-20
当前我国碳减排政策在统计核算、目标管理、碳交易等领域还不完善,限制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效果,对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挑战.应从数据、目标、市场三方面发力,通过不断完善统计核算工作机制、丰富数字化管理手段、明确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路径、建立地区和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探索碳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落实"双碳"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2012年五省二市碳交易试点的正式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探索碳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对于我国碳交易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对比国际上现存4种碳资产价格形成模式(C&T、碳税、B&C及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和碳资产定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印度碳市场构建对我国谋求碳交易定价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华  张宏艳 《特区经济》2011,(11):122-123
本文先从交易价格、交易主体、交易领域和交易平台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碳交易和碳市场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印度在碳交易和碳市场建设上所采取的对策分析,对我国谋求碳定价权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都非常大,是全国碳减排重点区域和潜力区域,挑战与机遇并存.为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建议江苏省在加快产业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科技研发、构建碳交易平台、建立完善低碳发展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黄晓  吴欣 《中国经贸》2009,(16):1-2
碳金融作为环保节能领域的新型融资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观的收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碳交易发展现状的介绍,指出我国当前碳交易存在着缺乏公众认知度、政策性风险较大、项目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碳金融交易所、发展优先领域项目、提高审批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背景,简述了我国碳交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由于国际碳交易市场以及国内碳交易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当前CDM发展中的凸显问题以及隐含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探索适合中国的碳交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所突显出的信用本位制下无约束的货币泛滥,碳货币既是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具有国际意义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事关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则从全球碳交易体系的货币视角提出了"碳货币"本位的全新货币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2013年陆续启动了7个碳交易试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市场计划于2017年启动。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6个碳试点的碳权价格与能源价格、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试点的碳权价格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提出实行具有地方差异性的能源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地区环境质量监管、提高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政府参与配额交易,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我国是原始CDM市场中最大的卖家,但处于全球碳金融产业链的最底端,并不具备话语权.文章通过分析国外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实践,结合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从碳交易平台及交易制度建设、多样化碳基金的设立、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宽、碳金融中介服务功能的完善、碳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建立碳交易市场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2011年11月通过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自愿减排交易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获得议价权,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我国必须完善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国内和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从市场和碳税为出发点提出了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议,分析完善的碳交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后京都时期来临使国际碳交易市场进入发展方向转型、交易规则调整的关键期.本文认为未来5~10年内,自愿市场的场内交易与CDM项目市场的场外交易将共同成为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形式.文章从整合交易平台、完善制度设计、制定交易标准、丰富项目品种、突破关键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提出了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气候急剧恶化,中国提出争取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但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面临能源结构不合理、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碳中和过渡期短等问题,未来需要深入挖掘可再生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碳税及碳交易等一系列措施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20.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为国际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也积极加入了国际碳交易活动。本文从CDM项目的批准、注册、签发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国CDM项目的现状,进而据此分析了CDM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对CDM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