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报业,是由外国人占掀起的,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以前几乎为外国人垄断。本文试图分析近代外报在中国兴起的缘由,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跨度以及背景原因,注重分析近代外报在近代报业发展历程上。特别是外报在报刊的采访采访、写作、编辑、刊印、发行方面,很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报业的发展,一些有利的地方,在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必然要承接中国的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出版事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出版人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中国出版业在一步步中慢慢成长。在近代,中国的出版业遭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侵略,出版业的发展在晚清新政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使近代出版业不得不重新改制改革,改变生产状况。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营出版业开始缓慢地向前发展。而在中国出版业整个发展过程中,对近代民营出版业的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后期的不断发现和再整理。研究近代民营出版业对于整体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的迅速成长,有利于中国社会文化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本土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历史课题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国门打开之后。在“救亡压倒启蒙”的主旋律下,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坎坎坷坷,任重道远。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西方”与“传统”之间徘徊,恰恰构成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谋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两难困境,而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就是要试图摆脱这种困境,这一现代化过程同时构成了近代政治文化本土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但是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却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稀缺资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发现,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相当疏离,其原因何在?中国近代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筹集渠道有什么特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去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应有的注意,但是研究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却具有难以忽视的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稀缺资源,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可以发现,中国近代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相当疏离,其原因何在?中国近代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筹集渠道有什么特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演变又具有什么独特的性质?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去认真研究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日俄饿战争中俄国的失败与日本的胜利,震惊了中国的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他们看到了立宪国家所进发的强大国力,纷纷疾呼学习日本.其学习的内容包括了政治、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师日"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学界关于企业发展和企业制度的讨论也逐步深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企业自身的历史和特征,2004年10月在北京香山,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联合主办了题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的近30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难题"提出了这样令人困扰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胜过欧洲,而近代科学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发生?该难题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这两种相反变化的原因何在?本文基于全球视角,对"李约瑟难题"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比较中西科技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来揭开中西科技发展速率差异之谜,从而发现中国科技发展研究问题应取新的切入点--基于全球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角度与西方的不一样。加上古代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有制和私有财产,法制不健全,文化失去了活力,最后才导致了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李江  顾保国 《南方经济》2002,(9):48-50,68
早在三个世纪以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最终却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文明。作为这个萌芽的承载者,中国企业家也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本文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企业家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探析促进和抑制中国近代企业家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尝试以权利、财产、地位及发展顺序为标准,对中国近代企业家作出层次上的区分,希望能够给中国现当代企业的发展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教育在经历新旧体制嬗变的过程中,在华传教士因“基督征服中国”之需.选择教育作为突破口。但他们面临的阻力是中国以科举取仕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和理念,所以“基督化”的首要任务是改革中国旧有教育。而这一任务的首要内容是诊断出中国旧教育顽疾,其次便是开出“根治”这些顽疾的“药方”。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社会的剧烈动荡必然引起社会思潮的激进和变迁,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和进程。本文对近代中国社会若干思潮的演进过程、自身特点予以探析,并对由此得出的相关启示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西方影响与中国资产阶级组织形态的近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有一个从传统商人阶级向近代资产阶级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他们经营活动的资本主义化和个人素质的资产阶级化,而且包括他们组织程度的普及化、扩大化和社会联系的世界化。本文从中国资产阶级的组织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下,从行会→商会→商联会→国际商会的变化发展过程入手,考察它在组织和社会联系方面的近代化进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大学生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要在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引领下,在实干中圆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家韩邦庆对以四马路为中心的"洋场"叙述和以"一笠园"为中心的"园林"叙述,来考察作家对中国近代早期转型期的上海城市的复杂矛盾的态度,以及其对西方文明来势汹汹的忧虑、对中国传统文化迅速失势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王坚 《开发研究》2006,(6):116-119
本文以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金融业的产生、发展为背景,运用较丰富的历史资料,考察我国西北地区旧式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论述西北近代金融业的发端和嬗变,总结了西北近代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  相似文献   

17.
珠海近现代历史名人与珠海人精神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珠海涌现出大批知名人士,这些名人开风气之先,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为近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他们留下的优良历史传统塑造了近代以来珠海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开放包容、爱国爱家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派"是在近代中华民族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承继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尚力主义思潮及吸收近代西方文化观念,以关注人类文化命运并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规律及其走向为宗旨的学术集合体.其在史学革命和文化重建构想中极富理论个性,本文拟就其史学思想,展开探讨和反思,寻求其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邢大川 《黑河学刊》2012,(12):24-25
中国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模仿、借鉴、融合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并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而在近代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深受美国的影响。分析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导入的途径可以为现代国际化背帚下大学交流和我国大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西学东渐中的民主法治思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近代教育体制对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北京政府在审计上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一套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而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机构和审计法规,出现了审计人员职业化和民间审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近代审计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