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东单附近的于谦祠,终于被保护下来了,此前的几十年来,京城的一些历史古迹,包括北京的城墙和许多胡同在城市建设中被毁。东单这里施工,因为于谦祠的存在而停了下来,这该说是一件幸事。于谦,绝非一般人物。他是15世纪使北京免遭一次屠城血洗灾难的关键角色,也是保卫北京,延续北京作为都城历史的一代名臣。说起于谦,有关他的许多史实本就是不必加工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2.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本书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水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坚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等。  相似文献   

3.
茶语     
《宁波通讯》2013,(4):76-77
央视蛇年春晚落幕啦!宋祖英与席琳·迪翁混搭演唱《茉莉花》惊艳全场:蔡明大妈神吐槽引膜拜;郭德纲于谦首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相声笑料足;刘谦与李云迪合作魔术,当众调侃“找力宏”,春晚官方则回应称这是刘谦现场发挥……而各大卫视的春晚,也颇有看头。  相似文献   

4.
春晚经济的中国神话一直在演绎,名气一日千里、身价瞬间暴增的例子早被小沈阳、刘谦等证明。而这一次的神话,最有可能是"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近日,郭德纲参加央视春晚节目终审的消息让"纲丝"没异常兴奋。据知情人透露,郭德纲与搭档于谦被央视春晚剧组安排说了一段有关理想的话题。尽管从观众反馈上看,当晚郭德纲与于谦的相声包袱抖得没有以前"响",但显然秉承着开放办春晚的哈文并不打算放弃他。  相似文献   

5.
刘重日 《中国经贸》2004,(10):86-87
史书记载,在明朝永历二十一年间。在明朝的各国使节和商人计有1200人之多。可谓盛况空前。但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偃旗息鼓。“万国来朝”的局面嘎然而止。  相似文献   

6.
远山的呼唤     
明初爱国者于谦不但有抒写忠贞节操的《石灰吟》,还为“藏蓄阳和”的煤炭唱出了高亢激越的礼赞:“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  相似文献   

7.
明朝初期,当一个新生的政权面对着一个混乱凋敝的国度,统治者采取了重典治国的策略。重典治国的本质沿袭了封建社会重刑治国的传统,而明朝的重典治国异于以往封建政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重典治吏制度的扩张。本文试图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重典治吏制度做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兴风作浪。倭寇来自当时群雄割据、战乱不断的日本,主要是一些战场上下来的散兵游勇,根本谈不上什么组织。然而,正是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在危害最为猖獗的时候,在中国沿海地区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曾以30人胜中国千余人的武装力量。倭寇是如何打败明朝正规军的呢?武器的特别,是他们获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田勇 《魅力中国》2012,(32):4-4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是一个王朝的根本所在。自古以来,不管是王朝还是政权都以营建都城为一国之头等大事,所以历代王朝无不重视建都问题。在此问题上,明朝表现的甚为突出,首先是开国之初面临建都选址的犹豫不决,其次是定都之后又面临迁都问题,最后建都选择却引起了一场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大争论。  相似文献   

10.
刘建国 《魅力中国》2013,(28):92-93
明朝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当时涌现出一大批集大成的科学家和许多不朽的科技名著。明朝时期也是西方科技理论大发展的阶段。欧洲学者在文艺复兴基础上掀起了一场科学革命,并建立了改变整个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的近代科学。中西方在当时的科学发展上各有千秋,中西科技交流进入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处于世界历史植变的前夜,这时期中西科技交流的兴盛也有极其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刘运 《黑河学刊》2010,(4):20-20,23
明朝能在王朝日益腐败的情况下生存了近三百年,固然缘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有数位明朝贤良后妃的功劳。她们体贴夫君、聪慧贤达、补阙匡过、真心辅助多位明朝皇帝创业守国,堪称贤良。  相似文献   

12.
《万历十五年》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平淡的描写,剖析了中国明朝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状况和特点,暴露出明朝帝国内部的千疮百孔,并且指出了明朝衰亡的基因。这使现代在治理、建设国家时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伟 《魅力中国》2009,(31):20-20
明朝无论反腐体制、反腐规定都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相对健全的,尤其是明朝对腐败官员的惩罚措施,严厉到了骇人听闻的底部。但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官场积弊,吏治腐败仍然非常严重,最后王朝终因腐败而覆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反复廉政建设中"泛道德化"偏差极为突出。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明朝的"泛道德化"偏差值得我们今天在反腐廉政建设中警惕和防止。  相似文献   

14.
起源于明朝年间设立的孔府酒坊的“孔府家”曾经辉煌一时.但秦池勾兑酒事件很快将其拖入泥潭,并从此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5.
海天雄镇     
一知 《宁波通讯》2011,(22):50-51
地处东海之滨的宁波,自明朝开始,不断受到倭寇骚扰,海防战争频繁。抵御倭寇侵扰的烽火台几乎曾遍及宁波海岸线,在滚滚的狼烟之中,宁波人民用血肉之躯,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的赞歌。  相似文献   

16.
<正>导读: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然而自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而始至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景山而终,明朝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那么闻名天下的明十三陵中"缺席"的三位皇帝去了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从这个疑问出发,回顾一下明朝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在朋友推荐下,购得<明朝那些事儿>一套,利用几天时间通读了这套书.<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非常鲜活现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明朝从建立到兴旺到衰亡的过程.读完这套书.虽然没有刻意的去记着什么,但也对明朝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分析这套书"畅销"和"火"的原因,给我的启示颇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05,(7):2-5
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人类航海先河,做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这18幅连环画集中表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动人场面,刘重日文,金刚山、王铁成、郭军琪画《中国经贸》杂志社策划。  相似文献   

19.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区西南渝川结合地带,是巴渝有名的历史文化小镇,早在2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繁衍,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关于明成祖五出漠北利弊得失争论的背景,概述了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对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梳理,认为朱棣五出漠北最起码解决了明朝前期的北方问题。经过朱棣的北征战争,明朝成了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从此,明朝不再承认蒙元政权,这在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朱棣北征虽然存在种种弊端,但是瑕不掩瑜,在整体上应该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