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2年7月第一批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至今,江苏省泰州市几乎所有食品都纳入了QS体系。QS市场准入制度的执行,带来了该市食品行业的分化,加速了食品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2.
魏莉娟 《质量跟踪》2003,14(11):44-44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举办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师资培训班,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进行了宣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划,分步实施安排,在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又纳入了新十类食品实施“QS”,这些食品是: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质监局开展五类食品市场准入执法检查.从今年1月1日起,质监部门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五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执法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2066人次,检查企业1070家,立案查处32起,查获伪造和冒用QS标志的产品货值21.55万元.执法中发现:一些企业伪造和冒用他人QS标志及许可证号;部分企业未按规定使用已取得的QS标志及证号,擅自扩大或在五类食品以外的食品上串用QS标志;个别已取证的企业没有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一些五类食品生产企业无证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几年来,安徽省已初步建立了从源头抓食品质量安全的新体制,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批主要食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名优企业和产品得到了政府扶持,一些产品档次高、质量好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一批小企业的生产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通过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和引导一批原来食品质量低劣的小企业按标准生产,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同时,还严厉惩处了一批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对一批不具备条件的作坊式企业实行了强制性关闭。目前已有500多家5类食品企业停产、转产或关闭。通过4年的努力,已在全省基本形成了商场无“QS”不进货、消费者无“QS”不购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16日,上海市质技监局向本市获得国家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家食品生产企业颁发证书,同时这12家企业生产的16种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投放上海市场,为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质量安全的五类食品.  相似文献   

7.
我区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已近一年,通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辛勤努力和严格审查,截止到10月27日,全疆已有380家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条件的这五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加贴了“QS”标志的五类食品也已投放全疆市场。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节前夕,首批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质量安全)标志的米、面、油、酱油和醋5类食品投放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资料显示,首批获得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共有1323家。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获证企业有8家。国家质检总局从2001年开始对国内生产销售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企业进行专项调查,抽查结果表明5类食品的平均合格率不足60%;而且在所调查的60085家生产企业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家庭作坊式厂点,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生产规模在10人以下。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食品安全准入制…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5,(1):A010-A011
国家质检总局从今年1月1日起对包括肉制品、奶制品、方便食品、散装速冻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饮料等10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届时,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未经检验合格并加贴QS标准的食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为了更好地贯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本刊选择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知识以问答形式刊登于后,以便企业学习贯彻.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是直接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五类常用食品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获证企业可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和代表质量安全的“QS”标志。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将对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产生重要作用。按照质检总局的部署,到2003年12月31日止,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将全面完成。2004年1月1日以后,质检总局将对全国范围内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组织无证查处。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老5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基础上,从去年9月开始又正式启动了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新10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时制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糕点、豆制品、蜂产品、果冻、挂面、鸡精、酱类产品实施市场准入管理(以下简称QS新7类),为了配合QS新7类食品市场准入,针对中小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工作中咨询较多的必备检验设备选配问题,笔者依据QS新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食品相关标准,以及中小企业的特点,重点介绍必备检验设备选配原则、要点及型号,供有关申证企业选择必备检验设备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在分步实施28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依法予以认真查处,最近,国家质检总局连续多次向社会发布公告,注销了65家企业的7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在分步实施28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证后监管工作,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企业,依法予以认真查处。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向社会发布公告,注销了126家企业的153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被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4,(3):D002-D002
经企业申报、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审查组严格审查,国家质检总局审定,北京市肉制品等十类食品首批有22家食品生产企业符合规定的条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将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6.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亦即QS制度后,按照规定,28类食品生产企业取不到证照的,必须关闭取缔。但是,对于农村现存的量大面广、既直接关系农民生计,又存在食品安全重大隐患的小作坊,是保留还是取缔,成为方方面面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经过几番的修改。食品小作坊监管方案终于揭开了面纱。最近国家质监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从几个方面对小作坊监管做出了规定。纵观该《意见》,具有几个特色。  相似文献   

17.
《广东质量》2003,(3):82-83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有关规定,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食醋等五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制度,在2003年7月31日前,上述五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加工食品;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在出厂销售前,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人(0S)标志。现将我省首批符合规定条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上述5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名单通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我国对28类525种食品实施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目前,28类食品申请取证工作已全面展开,国家已经对其中的15类无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开展严肃查处。按照总局的要求,对无证食品生产企业要坚决取缔关闭。  相似文献   

19.
无情的法则     
“这是一次大‘洗牌’。”南宁市一家大型食品企业老总对准入制发表评论时,掩饰不住满脸兴奋之情。 “5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启动,对大企业来说绝对是件扶优扶强的大好事!”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黎旭晖说,她要举双手欢呼这项制度  相似文献   

20.
9月16日—17日,南宁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会议在横县召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南宁市质监局与7个县质监局的领导、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从事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均经检验合格,并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后,方可出厂销售。根据质监部门透露,目前全区共有生产加工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的企业3122家,其中家庭作坊式等小型企业达3106家,94%的企业还不具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