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又一次飞跃,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特定使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后,就其性质而言,是以提高自身效益为目的,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为准则的。然而,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尚未实行商业银行特有的方针政策,从而不同程度地困扰着银行自身效益的实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韩玉  李景斌 《辽宁经济》1998,(10):29-30
工商银行作为国有银行的最大行,在实行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全面过渡中,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着最实在的管理意义,因为这既是商业银行实现其自身管理目标和经营方针的最佳管理方法,也是工商行在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我平衡、健康发展的最佳契机。然而,由...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国的专业银行,尤其是建设银行,由于长期以来承担政策性贷款任务,难以把盈利目标放在首位,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相对淡薄,走的是一条片面追求资产负债总量扩张的与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相背的粗放式经营路子。如今,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建设银行走商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道路更是势在必行。一、确立以资金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方针确立"筹集资金讲成本,资金运用讲效益"的经营思想,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以存款为中心的观念,进一步理顺存款与效益的关系,树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经营方针,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1、科学地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在不断扩大资金、负债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资产、负债质量的提高,不能再继续走单纯扩大规模、增加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专业银行的效益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1994年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利润最大化已是专业银行的目标选择。对此,我们就工商银行锦西市支行效益情况作了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一、效益下降的特征 锦西市工商银行效益下降突出表现在三大特征: (一)效益下降较大,且与贷款增长相错位。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几年的金融改革,专业银行在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面已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专业银行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致使专业银行政企不分、产权界限不清、与政府关系不顺,银行业务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信贷资金缺乏风险约束机制,资金效益不高。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办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商业银行已势在必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塑造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笔者认为,要抓好以  相似文献   

6.
转轨时期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规避管论张玺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专业银行必须要向商业银行转变,建立和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应当看到,在体制转轨时期,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要...  相似文献   

7.
国有专业银行转化为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后,有利于银行将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自我经营、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994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实践一直是把专业银行的转制作为构建商业银行体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然而由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内外部条件尚未成熟,致使改革成效甚微。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首先必须依赖两大外部前提——一是国有企业转制的基本完成,即国有企业通过改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二是国家彻底改换经济客观调控手段,即主  相似文献   

9.
当前,工商银行正处于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求现有银行在管理模式、经营策略、管理方法等方面要有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金砂作刎改革的主经s标,符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这一转化,对我国的金融改革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因这一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转化C程中难免浇田上.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顺利进行、对于过些问阳,据们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促进这一转化过程的尽快完成。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兵比过愿中存在的矛盾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要求遵彻自中?2:.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原则,要求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  相似文献   

11.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侯振宇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沏底改变过去专业银行只讲服务,只讲社会效益而忽视了自身效益,致使银行资产质量不高,沉淀比重加大,资金流动速度减慢,挂帐利息越来越多,专业银行亏损成为必然结果。对企业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不断转化和发展,专业银行要与众多的国有商业银行、非金融机构乃至外国商业银行进行干等的市场竞争,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能适应同业激烈竞争的需要。特别是目前银行收益率下降,严重的制约着专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如何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已成为金融界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拓展中间业务是工商银行提高效益,提高信誉,提高地位的良好之策。一、工商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原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外,在不涉及资产与负债变动的情况下,代客户管理、经营和处理一定资财…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新的金融管理体制,增强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改进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方式,保证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总行已于1994年开始,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因此在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如何探索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已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业务存在的问题。1.资产形式单一,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总资产中,各项贷款占80%以上,其他投资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小,而且在贷款资产中,中长期风险性较大的信用放款所占比例又很大,风险较小的抵押放款等比例较小,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巾场经济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必然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改专业银行为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改革,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专业银行运行机制转变问题,左这个转变过程中.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明确经营目标及追求自身效益问题。国外的商业银行都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商业银行一般不无偿经营政策性亏损的业务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四大生业银行没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时至今日,也是在这个问题上回而避之。时而把专业进行的经营国际定…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商业银行营运效益的途径张国学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千方百计提高营运效益是十分紧迫的课题。一、加大存款力度,千方百计优化“负债”结构笔者认为,从近几年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实际效果看,银行要提高经营效益,优化负债结构是前提,必须从“入...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面,其在转化过程中将面临诸多困难,切不可一哄而起,欲速则不达。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困难重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专业银行经过了几十年的营运,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经营观念已形成固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盈利性目标 专业银行要成为商业银行必须以盈利为目标,而实现盈利的前提则是银行职能归位和业务的合理分离。其主要内容包括 1.宏观职能与徽观职能相分离。专业银行商业化后必须把现行属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业务分离出去,如行政监管、规模管理和产业政策调控等,只经营属于商业银行的微观性业务活动。2.财政职能与银行职能相分离。作为商业银行应只从事有偿性的盈利信贷业务,而非盈利性的贷款业务、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投资贷款等无偿性以财政活动,应由财政去进行。3.社会保障职能与信贷投资职能相分离。即把现行国有专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亏报企业贷款、安定团结贷款、救济贷款等分离出去,这些业务有的属于财政,有些则属于社会保障范围,只能按有关规定,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8.
陶璐 《辽宁经济》1997,(9):43-44
对建设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思考●陶璐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商业银行法》的出台,原有的各家专业银行积极地以商业银行经营原则、范围、核算方式规范各自的经营行为,不断地向商业银行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经营效益差成为问题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各级、各类银行相继试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普遍建立了“以组织存款为核心,以负债制约资产为原则,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为手段,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为目标”的资金运营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一管理体制还处于与旧的管理体制接轨的阶段,很多关系还未理顺,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用的发挥,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后,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盈利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银行经营的盈利性与其要达到的社会主义效益性目标,两者是相容的,银行经营的盈利性是银行实现盈利的必要前提.目前,一部份企业经营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效益的实现,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益,因此,探讨银企效益的统一及实现途径已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