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70年代以后,香港工业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和经营管理方法。香港引进技术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香港根据工业轻纺为主。企业以中小为主、产品销售以海外市场为主的特点,在引进技术时将重点放在配合市场需求,吸收、应用和革新适用的外来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然后再逐渐向高科技过渡。1.不失时机引进技术。从70年代初开始,欧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致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逐渐淘汰劳动密集型工业,香港厂商根据自身实力和具体情况,抓紧由此造成的某些产品市场空缺的机会,引进轻工…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日本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如丰田、索尼、松下、新日铁都是制造业企业,很多享誉世界的日本名牌也大都与制造业有关。近来,日本制造业遇到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挑战,大有衰落趋势,然而,日本不但没有产生放弃发展制造业的念头,反而是重振制造业的呼声越来越高。日本经济界  相似文献   

3.
《商贸与会计》2004,(12):1-4
我们辽宁商业代表团一行50余人,随省政府经贸代表团来到香港,我们的使命是专门向香港的同仁推介辽宁的商贸服务业、专门推介辽宁广阔的市场。提起辽宁,大家可能都知道,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香港上海协作关系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到 1998年 ,我在香港高级公务员中国课程班讲课时 ,学员质疑频率最高的问题是香港和上海的关系。几乎每堂课都有人提问 :上海发展了是不是会替代香港的功能 ?是不是意味香港的衰落 ?30年代 ,上海的经济实力确在香港之上。近年上海学界不少论著提出要重振 30年代上海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雄风。这个观点的扩散 ,加深了香港学员的疑惑。对于新世纪港沪两市的关系 ,答案是明确的 :香港和上海各有相对优势 ,未来两地是互补关系 ,双赢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这个观点。   一、30年代上海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30年代上…  相似文献   

5.
刘宝华 《经营者》2012,(12):70-72
许敏:电动汽车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要脚踏实地,否则真正走向产业化,会有很多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去香港,和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一起吃饭,感触颇多。 李先生是华人世界的财富状元.也是我的偶像。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会怎么样?一般重量级人物都会等大家到齐,坐好,然后才会现身,讲那么几句话。如果要吃饭,他一定坐在主桌。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机床业是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可以说机床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尤其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机床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现在建立起了较大的规模、较完整的机床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床业也会朝着高速化、高精度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展创业辅导,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看,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迅猛,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一方面有资金积累和创业能力的社会阶层的收入急剧上升,另一方面城乡就业与再就业人口大量增加。在这个阶段,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贫困人口和就业、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有70%左右的企业在创立之初得到过美国小企业局的资助和辅导,在香港有七成以上企业接受过政府的创业辅导和援助,德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家中小企业部门对创业者在培训、咨询、资金、场地等方面都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扶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科技的梦想1995年国家统计局做了一次工业普查,当时,国内工业的主要装备达到厨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只占26.1%,还有12.8%的装备属于落后需要淘汰的。其它的装备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加工能力的总规模,不亚于日本、德国,但是技术水平较低,如数控机床的比重,日本、德国都在80%以上,而我国不足5%。在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产品结构必然是落后的。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2%,无论从数量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都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远远落后…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的工业发展到一个高峰期。但由于受到香港土地少、劳动力不足等因素限制,当时的工业要进一步发展和扩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好配合了香港工业进~步发展和扩大的需要,香港的厂商陆续把厂房和生产线迁移到大陆,在毗邻香港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香港的工业生产基地。利用当地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迅速扩大生产、减低成本,大大提高了香港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这个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港的工业又发展到了~个新的高峰,而香港…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而90年代后半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尤为剧烈。其变化的趋向是集中发展高新技术。日元升值后,日本基础产业出口停滞,发展放慢,而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据电通审议会预测,到2010年,日本将铺设全国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发展,各国情报机构窃取情报的重点已由军事政治转移到高科技为中心的经济情报方面来。这一点在日本尤为突出,日本情报机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为经济的繁荣竭力服务,日本商社的口号就是“情报就是生命,情报就是金钱”。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日本情报机构搜集到的情报中,大约有85%甚至90%都能有助于改进日本的工业产品和提高其竞争力。在日本从事工业情报活动的挂牌机构约有  相似文献   

13.
提到日本的电子产品,如松下、东芝等牌子的电器,提到日本的汽车,如本田,丰田等牌子的汽车,这些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日本的电子产品无论从质量方面说还是从性能方面讲,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可以这么说,日本企业都是世界电子制造业的最高水平.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拥有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和极为匮乏的自然资源,却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上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向来被全世界誉为"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实力是经济发达与否的直接决定因素.也就是说日本如此发达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科技来支撑的.日本从战后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如此发达的高科技,是什么样的科技发展轨迹呢?研究此变化轨迹,以及此过程中的一些科技政策,其中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6%来自中小企业,城镇就业的75%由中小型企业提供,出口总额的60%以上是中小企业完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为重要。如何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香港有28万家中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目的98%,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建立协调、服务机构。香港为中…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成为深圳的优势,不但在国内甚至在全球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香港有科技信息、科技融资与实验设备的优势,更有自由港的优势,如果与深圳的科技转化、科技产业、科技人才优势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原有产业水平,并在新兴产业上,如生物工程、新科技等领域,共同占领制高点。而且香港发达的金融市场及其已经开设的创业板都将对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雁行理论     
在去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让我们以北京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阔的天空"等词语广受瞩目。与此相关的"雁行理论",也再次引起关注。"雁行理论"(或称"雁型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状况,针对日本经济如何在战后重振,于1932年提  相似文献   

17.
香港制造业一直以来的优势,在于本港的企业家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出质量相当的产品,满足中档层次的国际市场需要。而香港制造业厂商的长处是懂得利用各国现有的科技配件,再运用本身巧妙的设计,互相结合,生产出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并成功在国际市场开拓出一条中档路线。这是香港工业原来的优势所在,特区政府在制订香港未来工业发展政策时,必须顾及到这方面的特点。其实,自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经济转型以来,香港制造业是没有走下坡的。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制造业是机部分生产工序转移到中国大陆,利用内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扩张香港…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企业家,比如奠基IBM的沃森父子,重振IBM雄风的郭士纳,不断开拓创新的GE总裁韦尔奇,以及我国著名的海尔总裁张瑞敏、联想集团前总裁柳传志等。与此同时,优秀企业家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投入,任何高科技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然而,近些年来,内外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我国人才外流严重,削弱了我国高科技的研究力量,影响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遏制我国人才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东南置业》2007,(9):42-42
谈到房价这个敏感的问题,杨少锋否定了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他说道:“不少专家认为房价不会下跌,他们无非下述几个理由:其一,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那么请问日本的土地稀缺不稀缺?香港的土地资源稀缺不稀缺?其二,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在提高。那么请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不是也在发展?国民收入是不是也在提高?日本(房价)降了,香港(房价)降了,中国(房价)会不会降,我认为有这种可能!由此看来,所有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