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0):45-47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2.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2):40-42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3.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1):52-54
编者按: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正式签订以前,出卖方大都会与认购方签订定金合同,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约束,该定金合同一般表现为商品房认购书,出卖方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会有保护自身的认购书。认购方签下该认购书后,一旦以后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签订下来,出卖方往往不退还定金,由此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法规     
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建住房[2000]2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近几年来商品房买卖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1995年印发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现将《示范文本》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推行《示范文本》的意义,大力推广使用《示范文本》。近年来,消费者对商品房投诉较多,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广告虚假、一房多售、面积缩水、质量低劣、延期交房、产权纠纷等。出现这些问题,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合同不规范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将影响到住房消费热点的形成。推行《示范文本》,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合同缺款少项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不确切,而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有利于减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促进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利于调动消费者的购房热情,促进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各地要以推行新的《示范文本》为契机,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切实...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已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虽然目的在于依法保护商品房买卖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但对购房者来说,《解释》不是万能的,如果能够认真研读,正确面对和运用《解释》来增强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才能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预见纠纷,避免无谓浪费金钱和精力去打官司。  相似文献   

7.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老百姓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日益增多,因此而带来的商品房买 卖纠纷也有所增加。有关资料显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广告虚假、一房多售、面 积缩水、质量低劣、延期交房及产权纠纷等方面。出现这些问题,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 位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品房买卖合同不完善、不规范,当事人对有关事项没有约 定或约定明显有失公平,购房人的权益不能得到合同的有力保障。   为了解决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规范的问题,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同法》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对 1995…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正式签订以前,出卖方大都会与认购方签订定金合同,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约束。该定金合同一般表现为商品房认购书,认购方签下该认购书后,一旦以后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签订下来,出卖方往往不退还定金,由此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四川省建设厅与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规范商品房的认购环节,联合出台了《四川省商品房认购书》,该商品房认购书中的相关条款妥当与否,要从法理上逐一考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纠纷经常发生,购房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把握好商品房的购买关,在选购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查看证件:出售商品房必需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它还要查看《土地使用权证书》、开发商的《法人营业执照》等,这些证件都应该要求出示原件,决不能轻信复印件,以免吃亏上当。   二、购房前慎重考查,尽可能全面调查了解与自己购房相关的情况,千万不能轻信广告,应亲自到楼盘现场考查,并尽可能聘请一位懂房地产业务的律师参与陪你去购房。   三、签好书面合同。购买者在签订书面合同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商品房买卖活动日益频繁。如何保护商品房预售中消费者的权利,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如何有效防止由商品房预售而引起的纠纷,是摆在人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公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从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商品房买卖在实际中发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能否适用双倍赔偿的问题上,学术界意见不一致,各地人民法院在办理具体案件时,结论也往往各不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作出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商品房买卖纠纷中以下五种情况适用双倍赔偿: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三、订立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四、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日益增多,200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公布,并于6月1日起施行,为解决这类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房产管理部门,应该怎样充分发挥我们的职能优势,减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笔者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商品房买卖合同常见纠纷及成因1.面积缩水商品房面积误差主要是商品房预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其主要原因一是商品房预售许可与初始登记两个环节各自独立;二是大多数城市商品房预售、销售环节不分,预售时即签…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将从今年6月1日起实施。司法解释对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商品房销售广告、拆迁补偿安置、房屋面积缩水、商品房的交付使用及风险承担、商品房质量、商品房包销、商品房担保贷款(按揭)等方面如何具体适用法律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买受人利益的恶意违约、欺诈等行为,明确规定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说,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只是房地产纠纷中的一类案件。由于我国的不动…  相似文献   

14.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商品房交易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商品房买卖双方交付房屋、支付价款、追究违约责任的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签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所购商品房的实际状况,而且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直接影响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签好商品房买卖合同对于买卖双方来讲都意义重大。但相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来讲,在  相似文献   

15.
商品房买卖纠纷,大多是由定金,质量,面积,交房期限,房产证等引起。购房者与开发商所签订的合同,一般也是以建设部规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依据。但是,就是这又长又规范的文本,只要开发商对合同中关键条款或条款下面的选项做适当改动,就会让购房者陷入投诉无门,起诉无望的困境。现根据本人的经验列出有关问题,供购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05,(22):31-31
关键词:新购房合同 起因:商品房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一些开发商利用强势地位。在合同中单方加入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一步破坏了买卖双方之间平等的交易关系。 时间:2005年2月 聚焦:今年2月。北京市率先制订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标准文本。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新购房合同范本。7月。《广州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也郑重面世并付诸实施。 影响力:买卖双方更加平等。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在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房地产开发商采取商品房定制模式与买房人签订的合同,会遇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商品房预售条件的限制,又会面临《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合同无效的风险。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能否提供商品房定制模式的合法性通道呢?  相似文献   

18.
一、预售合同备案与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预售合同备案登记只是将办理登记备案作为预售人的一项强制性义务,而不是作为预购人为保护其不动产变动之债权请求权所享有的一种权利。登记本身既不产生新的债权债务,也不产生物权效力,因而对于预购人的保护相当有限,登记备案保护的似乎是商品房预售的一种管理秩序,而非合同当事人依约享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请求权。其次,对于商品房预售备案的法律效力,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北京房地产》2008,(4):I0010-I0015
各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工商分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自《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北京市商品房现房买卖合同》、《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推行以来,对维护买卖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文件等的不断完善以及近几年合同示范文本推行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市建委和市工商局对其进行了修订。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己实现网上签约,但目前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是形式上的“网上签约”,实质的合同生效依赖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的签字确认,尚处于电子交易的前阶段。200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对现今商品房买卖合同尚未全面网络自动化是一个很好的诠释,该法第3条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