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以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和理论为主,分析了该理论在我国适用性。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高失业率使得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受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因此只靠城市根本无法吸纳,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24):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路远 《商场现代化》2006,(8X):341-343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如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相应政策,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改变不合理的城乡就业分割制度、提高农民素质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笔者主要从江苏和宁夏两省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江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宁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敬涛 《市场论坛》2006,(2):182-183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契机,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市场共同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并持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反过来又是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直接原因,要推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必须依靠政府行为的力量,积极发展“民办型”农村服务体系,加速城镇化建设,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8.
狄前防  原梦  马海畅 《商》2012,(5):147-147
根据刘易斯理论和托达罗模型,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农村劳动力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直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二元结构消失为止。但是,我国从2004年即开始出现民工荒,2009年下半年再次出现民工荒,而城乡收入差距仍然高达3:1,农村未转移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人,仅仅用人口红利消失、民工工资低并不足以充分解释这一矛盾现象。本文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用工荒"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导致"用工荒"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原因——企业就业制度改革的滞后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增加,探讨了企业就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途径,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跨部门流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并为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发现,是“二元经济理论”或“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学说”。这一学说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很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商业部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的陈述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的分析,发现二元结构及强化这一结构的一系列制度是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城市就业”的制度改进和促进农村“就地转移”的措施改进的两条途径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托达罗模型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证明:托达罗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的问题;也没有看到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时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托达罗提出的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模型,只是控制了城市人口不会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增长趋势,把城市中的失业问题转移到了农村,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托达罗模型自身的理论缺陷,不仅不能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反而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是一国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西方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经典理论作一综述,然后梳理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向一元经济结构的初步转换过程,最后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改造传统农业两个方面入手,对破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翠红 《商场现代化》2007,(32):392-39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仅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这种转移面临内在跟外在的制约,即使成功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工作中往往也面临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须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自身预期和自身条件,进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翠红 《商场现代化》2007,(11Z):392-393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翠红 《中国市场》2007,(41):48-50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物流发展的角度来谈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子俊 《商场现代化》2006,(10):201-202
本文调查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成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5个原则,提出了加快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将经济结构进行转换使二元经济实现一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经济规模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对立分割,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不足,农业自身发展能力偏弱等方面的原因延缓了二元结构的转换过程,因此可通过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等途径来消除削弱对立分割的状况,以实现二元结构的一元转换。  相似文献   

20.
伦关臣  高彦 《商场现代化》2008,(10):309-310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同时党的十六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即我们要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化、农村现代化来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