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工业基地建设的新纪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把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项目中的7个项目安排在了洛阳,使洛阳和哈尔滨、长春、成都、西安等城市一起迅速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工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为洛阳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时至今日,这些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它们正如世界上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规律那样,也有一个开发、鼎盛、衰退、振兴的过程。到上世纪90年代,洛阳的工业开始衰落,严重制约着洛阳甚至是河南省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为全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近年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但是,近两年工业经济运行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近两年上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少量新投产企业或少数技改增量投入企业经营状况扭转的结果,并非全市工业企业经营全面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为全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近年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但是,近两年工业经济运行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近两年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少量新投产企业或少数技改增量投入企业经营状况扭转的结果,并非全市工业企业经营全面复苏的迹象。为了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心将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攻  相似文献   

4.
洛阳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虽然近年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但工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洛阳工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步丧失,大型企业在全国及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优势行业的经营优势在逐步丧失,中小型工业企业和大型企业同构性矛盾依旧,多数仍在困境中挣扎或在无序的竞争环境中艰难爬行,民企与乡企的总体状况是"铺天盖地不够,顶天立地没有";产品结构调整有待向深度发展,争创名牌的意识亟待提高,重复建设现象不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可持续发展受到干扰等等.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为洛阳工业再创辉煌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明收缩与我国老工业基地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收缩是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欧美国家为应对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问题,形成了以精简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经济转型策略,这为我国重新认识老工业基地演变趋势,制定社会经济转型规划提供了政策启示。对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现象与治理策略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衰退现状和精明收缩的意义,探讨了老工业基地精明收缩的目标、思路和限制因素,并为实现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精明收缩形成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郭辉 《辽宁经济统计》2004,(10):15-15,34
正在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布局,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宏观发展战略同时,应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在10到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四个中心、三条产业链、两个示范区和一条经济带。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定位是: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型产业基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对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燕南 《活力》2005,(5):60-6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会有助于经济发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决定,给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步骤。而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造及振兴,关键是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城市化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将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举措。哈尔滨市作为东北重要城市,可以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化发展的代表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振兴沈阳铁西工业区的路径选择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又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作为经济合理布局的战略重点.沈阳市铁西工业区在中央和省、市两级政府全力支持下,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采取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改造新方式,走上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和培育人才则成为振兴东北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分析,阐述了制定东北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依据"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协调东北地区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装备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也是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和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以及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成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转轨、国企改革带来的挑战,黑龙江省以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宽松优厚的政策环境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块热土.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合作进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续产业培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环节,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旅游产业区位熵、弹性系数和集中系数等相关指标,揭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又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轮的对外开放,以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重点,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开放型经济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机遇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日趋显现,一些地区和产业甚至出现衰退.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成为我国不良贷款情况比较严重和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以其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显示出竞争优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至关重要。文章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入手,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进而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化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一、财政政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论支持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也曾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创下过辉煌的业绩.但长期在国家的保护伞下生存和发展,受到的约束和管制过于严格,削弱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社会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相似文献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怎样在调整中加速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是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从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格局出发,分析和把握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趋势,提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私营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抉择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离不开私营经济的发展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李春迎 《企业活力》2008,(10):28-29
<正>根据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的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开封等五地市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优惠政策,这为这些地市的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20.
"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被写入十六大报告.东北已成为全国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辽宁曾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借此东风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成为倍加关注的问题.我省提出大力吸引投资,重振我省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对投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找出优劣,改善不足,才能更好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